一种全逆流热交换两段式铸造废砂焙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06870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全逆流热交换两段式铸造废砂焙烧炉,包括上段炉体和下段炉体、设在上段炉体顶部的加砂装置、设在上段炉体与下段炉体交接处的集砂斗、设在下段炉体上的燃烧机和燃烧器及进风口、设在下段炉体底部的下集砂斗及出砂口;一气力分砂器设在上段炉体的上部,一炉内换热装置设在下段炉体的下部内,在下段炉体上设有温度感应器,或者在上段炉体和下段炉体上分别设有温度感应器,感应数据输出端与炉外连接的数据处理控制系统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处理废砂范围更广,生产效率高;焙烧炉温适中,再生砂质量更好且稳定;炉内体系间热交换效率高,废砂有机质和碳素燃烧热利用好,有利于资源和环境保护。(*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焙烧炉,具体涉及一种全逆流热交换两段式铸造废砂焙烧炉
技术介绍
铸造行业的铸造废砂的再利用被世界各国所重视,但由于铸造废砂的种类繁多, 因而使其再生技术面临很大的挑战。铸造废砂是含有石英砂或多种陶粒砂和多种无机物, 还含有多种金属氧化物、金属合金粉尘和集块、有机粘结剂和其他有机添加物(主要是各种树脂、固化剂、固化促进剂、增塑剂,等等)、单质碳素、无机粘结剂(主要是铝-硅系元素的无机物及其改性物,如铝矾土、高岭土、凹凸棒土,等等)的混合物。这种物性多样的混合物具有的多样物理化学特性,因此,要求铸造废砂的再生处理技术具有广泛性和适应性。热法处理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法,它基本能够满足树脂型铸造废砂的再生处理。但是现有的焙烧炉普遍存在能源消耗高,焙烧质量难于控制,产品质量不稳定,处理能力较小,不能适应繁多的废砂种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环境较差等缺陷。因此,在改善铸造用砂质量和降低再生成本的前提下,如何利用铸造废砂所含有机质和碳素在焙烧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问题、如何节约铸造废砂焙烧过程中外需的能源问题、如何减小铸造废砂再生过程对环境影响的问题,等等,是当今铸造行业的重大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正是在这种技术需求下,提供一种全逆流热交换两段式铸造废砂焙烧炉,它具有火焰废气阻断燃烧层,能满足各种铸造废砂(各种树脂覆膜砂、或粘土砂或者不同比例的树脂砂和黏土砂的混合砂)的再生处理,生产效率高,操控容易,再生砂质量好,并能充分利用废砂所中的有机质和碳素在焙烧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节省焙烧过程中的外需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全逆流热交换两段式铸造废砂焙烧炉,包括定位连接在钢架上的上段炉体和定位连接在底座上的下段炉体、设在上段炉体顶部的排气口和加砂装置及加砂管、设在上段炉体与下段炉体交接处的集砂斗、设在下段炉体上部的燃烧机、设在下段炉体中上部的燃烧器、设在下段炉体下部的进风口、设在下段炉体底部的下集砂斗及与其连接的送砂冷却管和出砂口,其特征在于一气力分砂器设在上段炉体的上部内并正对加砂装置,该气力分砂器与设在上段炉体上的进风管相连接;一炉内换热装置设在下段炉体的下部内,该炉内换热装置由风室,多支下端与风室的上隔板连接并与风室相通的换热管,多支上端与风室的上隔板连接并与下段炉体内腔相通、下端穿过风室的下隔板并与下集砂斗对应的出砂管组成;风室与风机相通,换热管和出砂管相间布置,每支换热管的上端设有锥形风帽,每支出砂管的下端均与设在下集砂斗之上的放砂装置对应;在下段炉体上设有温度感应器,或者在上段炉体和下段炉体上分别设有温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的感应端处于炉内,感应数据输出端与炉外连接的数据处理控制系统相连。所述的一种全逆流热交换两段式铸造废砂焙烧炉,在所述的上段炉体内至少设有一组集/分砂装置且位于气力分砂器的下方;集/分砂装置由一个呈漏斗型的集砂器和一个与集砂器下口正对的锥形分砂器组成。所述的一种全逆流热交换两段式铸造废砂焙烧炉,其所述的上段炉体和下段炉体的炉壁从外到里均由钢板、保温纤维、耐火砖构成、或者从外到里均由钢板、保温纤维、耐热不锈钢板构成。所述的一种全逆流热交换两段式铸造废砂焙烧炉,其所述的上段炉体的直径大于下段炉体的直径,或者上段炉体的直径与下段炉体的直径相等。所述的一种全逆流热交换两段式铸造废砂焙烧炉,其所述的上段炉体和下段炉体直接连接为一体,或者通过柔性结构相连接。所述的一种全逆流热交换两段式铸造废砂焙烧炉,其所述的柔性结构为迷宫式的密封结构,即上段炉体下端具有的凸凹结构与下段炉体上端具有相对应的凹凸结构相互嵌合形成的结构。采用这种迷宫式密封结构,具有的气密性密封,一方面保证炉内砂粒不流出,炉内压力能保证,还能够使因为上、下段炉体直径不同安装相接的结构应力,使整个炉体不会在炉温不断变化中产生新的结构性应力,从而保证了炉体更加稳定。所述的一种全逆流热交换两段式铸造废砂焙烧炉,在下段炉体的上部至少设有一台燃烧机,在下段炉体的中上部至少有三个燃烧器。所述的一种全逆流热交换两段式铸造废砂焙烧炉,其所述的加砂装置包括定位连接在上段炉体顶部的变速机构、与变速机构配合连接的驱动电机,变速机构的输出轴伸入炉内与联动加料斗机构的联动轴的上端连接,联动轴的下端与加料斗连接。所述的一种全逆流热交换两段式铸造废砂焙烧炉,其所述的气力分砂器包括穿过上段炉体炉壁的进风管、与进风管相通的汇气室、设在汇气室上并位于加料斗下方的分砂圆锥面,设在分砂圆锥面上的多个风帽与设在汇气室的上面的多个出气管一一对应。从进风管进入的压缩气体经汇气室的一个各个小气室,通过安装在上面的多个出风管,再从出风管上面的风帽而四散喷出,作用在下落的铸造废砂上,使其分散并缓慢下落。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处理废砂范围更广,生产效率高;焙烧炉温适中,再生砂质量更好且稳定;炉内体系间热交换效率高,废砂有机质和碳素燃烧热利用好,使吨铸造废砂的能源消耗比一般的铸造废砂热法再生处理系统低1 3倍;有利于资源和环境保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上段炉体和下段炉体连接处的迷宫式密封结构示意图;图3是上段炉体和下段炉体直径相等的技术的示意图;图4是加砂装置的示意图;图5是气力分砂器的示意图;图6是炉内换热装置的换热管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和图6所示的一种全逆流热交换两段式铸造废砂焙烧炉,包括定位连接在钢架4上的上段炉体3和定位连接在底座10上的下段炉体6、设在上段炉体顶部的排气口 2和加砂装置21及加砂管1、设在上段炉体与下段炉体交接处的集砂斗 22、设在下段炉体上部的三台燃烧机18、设在下段炉体中上部的三个燃烧器7、设在下段炉体下部的进风口 17、设在下段炉体底部的下集砂斗13及与其连接的送砂冷却管16和出砂 Π 14 ;一气力分砂器20设在上段炉体3的上部内并正对加砂装置21,该气力分砂器与设在上段炉体上的进风管20 - 1相连接;—炉内换热装置设在下段炉体6的下部内,该炉内换热装置由风室9,多支下端与风室的上隔板连接并与风室相通的换热管8,多支上端与风室的上隔板连接并与下段炉体内腔相通、下端穿过风室的下隔板并与下集砂斗13对应的出砂管11组成;风室9与风机相通,换热管和出砂管相间布置,每支换热管8的上端设有锥形风帽23,每支出砂管11的下端均与设在下集砂斗13之上的放砂装置12对应;在下段炉体上设有温度感应器24,温度感应器的感应端处于炉内,感应数据输出端与炉外连接的数据处理控制系统相连;在所述的上段炉体3内至少设有两组集/分砂装置且位于气力分砂器20的下方, 集/分砂装置由一个呈漏斗型的集砂器19和一个与集砂器下口正对的锥形分砂器25组成;本例的上段炉体3和下段炉体6的炉壁从外到里均由钢板、保温纤维、耐火砖构成,上段炉体的直径大于下段炉体的直径。所述的上段炉体和下段炉体通过柔性结构5相连接;所述的柔性结构为迷宫式的密封结构,即上段炉体下端具有的凸凹结构与下段炉体上端具有相对应的凹凸结构相互嵌合形成的结构。参见图4所示的加砂装置21包括定位连接在上段炉体顶部的变速机构21 — 2、与变速机构配合连接的驱动电机2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逆流热交换两段式铸造废砂焙烧炉,包括定位连接在钢架(4)上的上段炉体(3)和定位连接在底座(10)上的下段炉体(6)、设在上段炉体顶部的排气口(2)和加砂装置(21)及加砂管(1)、设在上段炉体与下段炉体交接处的集砂斗(22)、设在下段炉体上部的燃烧机(18)、设在下段炉体中上部的燃烧器(7)、设在下段炉体下部的进风口(17)、设在下段炉体底部的下集砂斗(13)及与其连接的送砂冷却管(16)和出砂口(14),其特征在于:一气力分砂器(20)设在上段炉体(3)的上部内并正对加砂装置(21),该气力分砂器与设在上段炉体上的进风管相连接;一炉内换热装置设在下段炉体(6)的下部内,该炉内换热装置由风室(9),多支下端与风室的上隔板连接并与风室相通的换热管(8),多支上端与风室的上隔板连接并与下段炉体内腔相通、下端穿过风室的下隔板并与下集砂斗(13)对应的出砂管(11)组成;风室(9)与风机相通,换热管和出砂管相间布置,每支换热管(8)的上端设有锥形风帽(23),每支出砂管(11)的下端均与设在下集砂斗(13)之上的放砂装置(12)对应;在下段炉体上设有温度感应器(24),或者在上段炉体和下段炉体上分别设有温度感应器(24),温度感应器的感应端处于炉内,感应数据输出端与炉外连接的数据处理控制系统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江造型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