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废气回收净化处理的缓冲罐,包括罐体,罐体的内部设置内罐,且内罐和罐体内壁之间具有间隔,罐体的外壁上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与出气口直接与内罐连通,罐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冷却进口和冷却出口,冷却进口和冷却出口直接与内罐和罐体内壁之间的间隙连通,在内罐内设置气体引流板,且气体引流板向下倾斜,内罐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污口。设置缓冲罐可以实现对生产设备生产的废气初步的释放压力,防止废气在生产设备内的累积,一旦生产设备为密封设备时,高压废气的存在,将导致生产设备的损坏;对废气进行初步的降温,在对废气初步降温的同时,实现对杂质的初步冷凝,方便并提高后续的回收净化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废气回收净化处理的缓冲罐
本技术涉及废气回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的用于废气回收净化处理的缓冲罐。
技术介绍
废气是一种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如果将其直接排放至大气中,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是一个极大的危害,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工业垃圾的处理,而废气的处理一直是一个难题,一般废气处理的难点在于废气的温度较高、且极易造成压力过高损坏设备。因此本技术专利技术人,针对废气的温度较高、极易造成压力过高损坏设备的问题,旨在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废气回收净化处理的缓冲罐。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废气回收净化处理的缓冲罐。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废气回收净化处理的缓冲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内罐,且所述内罐和罐体内壁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罐体的外壁上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直接与内罐连通,同时所述罐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冷却进口和冷却出口,所述冷却进口和冷却出口直接与内罐和罐体内壁之间的间隙连通,同时在所述内罐内设置气体引流板,且所述气体引流板向下倾斜,所述内罐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污口。优选地,所述气体引流板设置多个,且交错分布在所述内罐的两侧,且同侧设置的所述气体引流板平行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气体引流板的自由端部分重叠。交错分布,即一左一右的设计,配合部分重叠,能保证废气充分的经气体引流板引流,实现在引流板之间的引流,保证对废气进行初步地处理,主要是进行降温和初步冷凝,防止废气的高温对后续回收净化装置造成不必要的损害。优选地,所述气体引流板由两块互相交叉呈一定角度的板组成,且相交的部分固定连接。安装气体引流板时将角度朝上设置,保证在气体引流板上的冷却凝结的液滴,能及时的汇合形成大液滴,进而经倾斜的气体引流板实现引流,落入内罐的底部,经排污口实现排放。优选地,所述进气口的位置低于所述出气口,且所述气体引流板的高度位于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废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内罐,并经过引流板引流,继而从出气口排出,达到缓冲的效果,防止废气在生产设备内的积压,导致生产设备内的压力过高。优选地,所述冷却进口低于所述冷却出口,且所述冷却进口位于罐体的下端,所述冷却出口位于所述罐体的上端,冷媒从所述冷却进口通入,从所述冷却出口排出。将冷却进口与冷却出口联入换热装置,换热装置的冷媒从冷却进口通入,继而从冷却出口排出,在罐体内发生换热,对内罐中的废气进行冷却,使废气温度降低的同时,也能对废气中的部分物质进行冷凝。优选地,所述排污口的位置还设置自动排污组件,所述自动排污组件设置在内罐内壁,且所述自动排污组件包括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与内罐内壁铰接,且所述三角支架的自由端还设置有浮漂和密封塞,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密封塞自由下落,能密封所述排污口,在所述内罐内部具有废气凝结的废液时,当废液积累至能将所述浮漂飘起,所述浮漂能通过三角支架将密封塞与排污口分离。实现自动的排污,将冷却之后的液体及时的排出,实现对废气的初步处理,方便后续的回收净化,此时保证整个三脚架是处于竖直位置的,还需要保证浮漂位于密封塞上方,同时保证浮漂提供的浮力能将密封塞与排污口实现分离。本技术一种用于废气回收净化处理的缓冲罐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缓冲罐可以实现三个目的,第一,对生产设备生产的废气初步的释放压力,防止废气在生产设备内的累积,一旦生产设备为密封设备时,高压废气的存在,将导致生产设备的损坏;第二,对废气进行初步的降温,由于生产设备产出的废气具有高温,会对后续的回收净化设备造成损坏;第三,废气中的杂质太多,在对废气初步降温的同时,实现对杂质的初步冷凝,方便并提高后续的回收净化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废气回收净化处理的缓冲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气体引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自动排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2-内罐;3-气体引流板;4-排污口;5-自动排污组件;11-冷却进口;12-冷却出口;21-进气口;22-出气口;51-三角支架;52-浮漂;53-密封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附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废气回收净化处理的缓冲罐,包括罐体1,罐体1的内部设置内罐2,且内罐2和罐体1内壁之间具有间隔,罐体1的外壁上设置进气口21和出气口22,进气口21与出气口22直接与内罐2连通,同时罐体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冷却进口11和冷却出口12,冷却进口11和冷却出口12直接与内罐2和罐体1内壁之间的间隙连通,同时在内罐2内设置气体引流板3,且气体引流板3向下倾斜,内罐2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污口4。气体引流板3设置多个,且交错分布在内罐2的两侧,且同侧设置的气体引流板3平行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气体引流板3的自由端部分重叠。交错分布,即一左一右的设计,配合部分重叠,能保证废气充分的经气体引流板3引流,实现在引流板之间的引流,保证对废气进行初步地处理,主要是进行降温和初步冷凝,防止废气的高温对后续回收净化装置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参见附图2,气体引流板3由两块互相交叉呈一定角度的板组成,且相交的部分固定连接。安装气体引流板3时将角度朝上设置,保证在气体引流板3上的冷却凝结的液滴,能及时的汇合形成大液滴,进而经倾斜的气体引流板3实现引流,落入内罐2的底部,经排污口4实现排放。进气口21的位置低于出气口22,且气体引流板3的高度位于进气口21与出气口22之间。废气通过进气口21进入内罐2,并经过引流板引流,继而从出气口22排出,达到缓冲的效果,防止废气在生产设备内的积压,导致生产设备内的压力过高。冷却进口11低于冷却出口12,且冷却进口11位于罐体1的下端,冷却出口12位于罐体1的上端,冷却进口11内通入冷媒。将冷却进口11与冷却出口12联入换热装置,换热装置经冷媒从冷却进口11通入,继而从冷却出口12排出,在罐体1内发生换热,对内罐2中的废气进行冷却,使废气温度降低的同时,也能对废气中的部分物质进行冷凝。参见附图3,排污口4的位置还设置自动排污组件5,自动排污组件5设置在内罐2内壁,且自动排污组件5包括三角支架51,三角支架51与内罐2内壁铰接,且三角支架51的自由端还设置有浮漂52和密封塞53,在自然状态下,密封塞53自由下落,能密封排污口4,在内罐2内部具有废气凝结的废液时,当废液积累至能将浮漂52飘起,浮漂52能通过三角支架51将密封塞53与排污口4分离。实现自动的排污,将冷却之后的液体及时的排出,实现对废气的初步处理,方便后续的回收净化,此时保证整个三脚架是处于竖直位置的,还需要保证浮漂52位于密封塞53上方,同时保证浮漂52提供的浮力能将密封塞53与排污口4实现分离。用于废气回收净化处理的缓冲罐的有益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废气回收净化处理的缓冲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内部设置内罐(2),且所述内罐(2)和罐体(1)内壁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罐体(1)的外壁上设置进气口(21)和出气口(22),所述进气口(21)与出气口(22)直接与内罐(2)连通,同时所述罐体(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冷却进口(11)和冷却出口(12),所述冷却进口(11)和冷却出口(12)直接与内罐(2)和罐体(1)内壁之间的间隙连通,同时在所述内罐(2)内设置气体引流板(3),且所述气体引流板(3)向下倾斜,所述内罐(2)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污口(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废气回收净化处理的缓冲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内部设置内罐(2),且所述内罐(2)和罐体(1)内壁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罐体(1)的外壁上设置进气口(21)和出气口(22),所述进气口(21)与出气口(22)直接与内罐(2)连通,同时所述罐体(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冷却进口(11)和冷却出口(12),所述冷却进口(11)和冷却出口(12)直接与内罐(2)和罐体(1)内壁之间的间隙连通,同时在所述内罐(2)内设置气体引流板(3),且所述气体引流板(3)向下倾斜,所述内罐(2)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污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废气回收净化处理的缓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引流板(3)设置多个,且交错分布在所述内罐(2)的两侧,且同侧设置的所述气体引流板(3)平行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气体引流板(3)的自由端部分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废气回收净化处理的缓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引流板(3)由两块互相交叉呈一定角度的板组成,且相交的部分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忠,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朗道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