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传热部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8659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制造传热部件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使用多个的冲压成型装置将被加工的薄金属板的拉长的材料连续进行冲压成型以使传热面各自形成规定形状,同时将材料按照规定的与材料纵向平行的给进方向传送;和使用焊接装置焊接两块已冲压成型的材料,将所述拉长的材料焊接在一起以形成具有管状形状的传热部件,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使用每一个所述冲压成型装置在所述两个将被加工材料沿着纵向延伸的相对边部分各自形成具有规定宽度的扁平部分,以便与沿长度延伸的中心部分相比有一个高度差;将两块材料放置成一块放在另一块上面,以便使两块材料的扁平部分相互接触,同时夹持两块已经放置成一块放在另一块上面而没有引起传热面偏移的材料的所述扁平部分,并使用传送装置传送至设置在所述冲压成型装置后面的下一步骤;和在已经放置成一块放在另一块上面的两块材料上的多个位置上临时固定扁平部分,然后,使用所述焊接装置在扁平部分的内侧相对临时固定位置的横向实施连续的沿纵向的缝焊将两块材料连接在一起,由此形成具有管状形状并在纵向具有相对开口端的传热部件。(*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将多个被加工材料冲压成型,然后焊接的方式制造换热器传热部件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通过以连续地将被加工材料进行冲压成型和焊接的方式高效地。
技术介绍
一般使用这样一种方法通常是由金属板形成的热交换器的传热部件,通过冲压成型形成规定的形状,并根据具体要求(occasion demand)进行焊接以提供一个最终产品。至于制造传热部件所使用的冲压成型装置,通常使用一套金属铸模。而且,将被加工的金属夹持在模具之间。将模相互靠近的移动动作会在被加工的作为传热面的金属薄板上形成不规则图案。冲压成型后,经常使用例如缝焊装置这样的焊接装置,通过实施焊接的方式制造传热部件。被焊接的材料的部分经过焊接形成传热部件,同时使用焊接装置夹持材料。一般来说传热部件是通过这种方式制造完成。如果要将传热部件制成管状形状,该管状形状的传热部件是通过将两个将被加工的材料的边缘部分相对边焊接得到的,在焊接之前需加入了一个步骤把被加工的两块材料放置成一块放在另一块上面。在这样一个步骤中,两块已被冲压成型的被加工材料放置成一个放在另一个上面,可以使得互相面对的表面有相同的形状。接着,两块被加工的材料以上述状态传送到焊接装置。当包括把两块被加工材料放置成一块放在另一块上面的步骤时,在被加工材料的传热面上将要冲压成型的部分很可能会相互偏移。倘若将被加工材料变得更大的话,将使以恰当的状态把被加工材料准确地放置成一块放在另一块上面变得困难。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在常规的制造大尺寸传热部件的方法中,还没有建立自动完成把两块被加工材料传送到冲压成型装置,以准确的方式把材料放置成一块放在另一块上面,然后传送到焊接步骤的一系列步骤。因此不可能使制造传热部件的操作效率得到提高,这也引出了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这种方法能对被加工的已冲压成型的拉长的材料进行位置调整,并在其上进行适当的焊接以便高效率地制造大尺寸的传热部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包括下述步骤使用多个冲压成型装置将被加工的薄金属板材的拉长的材料连续进行冲压成型以使传热面各自形成规定的形状,同时将材料按照规定的与材料纵向平行的给进方向传送;和使用焊接装置将两块已冲压成型的所述拉长的材料焊接在一起以形成具有大体管状形状的传热部件,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使用每一个所述冲压成型装置使所述两个被加工材料沿着纵方延伸的相对两边部分各自形成具有规定宽度的扁平部分(flat member),以便与其沿纵向延伸的中心部分相比有一个高度(level)差;将两块材料放置成一块放在另一块上面,以便使两块材料的扁平部分相互接触,同时夹持两块材料的所述扁平部分,并使用设置在所述冲压成型装置后面的传送装置将两块已经放置成一块放在另一块上的材料传送至下一步骤而不应使传热面偏移;和在多个位置上临时固定已经放置成一块放在另一块上面的两块材料的扁平部分,然后,使用所述焊接装置在扁平部分的内侧相对临时固定位置在横向进行连续的沿纵向的焊接将两块材料连接在一起,由此形成具有管状形状并沿着纵向具有相对的开口端的传热部件。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冲压成型装置在沿着被加工的拉长的材料的纵向延伸的中心部分上实施冲压成型,同时在材料沿着纵向延伸的相对边部分上形成扁平部分。传送装置夹持两块已经进行冲压成型的材料的扁平部分,并将其传送到焊接装置,同时以适当的方式将材料放置成一块放在另一块上面。两块材料的扁平部分然后被焊接装置焊接,以形成传热部件。对被加工材料实施的从冲压形成步骤到焊接步骤的一系列连续步骤使得自动地连续地制造传热部件成为可能,这样显著地提高了制造传热部件的效率,减少了的制造成本。此外,即使当将被加工的拉伸的材料尺寸很大时,也能以可靠的方式将材料传送到焊接装置。从而,可以实现容易地制造具有大传热部件以提高传热效率的传热器。将被加工材料暂时相互固定,接着使用焊接装置焊接。这样能防止被焊接位置发生偏移,完成准确的焊接,从而提高焊接后传热部件的形状精确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根据具体要求,所述传送装置可以从冲压成型装置传送已用冲压成型装置冲压成型的材料,将其暂时保持在某一位置,传送使用所述冲压成型装置冲压成型的一块新材料,然后将暂时保持的材料和新材料放置成一块放在另一块上面的形式,使材料的扁平部分相互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特征,由相同的冲压成型装置冲压成型的两块材料运送到传送装置,然后将一块放置在另一块上面,当作一套被加工的材料将被焊接在一起以形成传热部件。从而,可以使用单个冲压成型装置和单个传送装置的组合。因此,没不必使用多个冲压成型装置,这样可以减少制造成本。使用两块经过相同冲压成型装置冲压成型的材料使得被加工材料的形状差别显著减小,这样可以提高制造传热部件形状精确性。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中,根据具体要求,利用一个翻转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可以将暂时夹持的材料和新材料中的任意一块翻转,并且然后在两块材料其中之一翻转的情况下将两块材料放置成一块放在另一块上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特征,两块已经被相同冲压成型装置冲压成型并然后被传送到传送装置的材料中任何一块,使用翻转装置将材料翻转以形成相对面的相反关系(inverse relationship),以这样的状态平行地送到能放置在另一块材料上的位置。然后两块材料中的一块放置在另一块上。这样可以使得两块材料一块放置在另一块上面而不会改变另一块材料的面对方向,这样能简化把被加工材料一块放置在另一块上面的机构的结构。当另一块材料冲压成型并被传送的时候与此同时被临时夹持的材料翻转,这样能减少将一块材料放置在另一块材料上面所需要的时间。所以,能够减少材料从冲压装置传送到焊接装置所需要的传送时间,这样能在一个短的期间内制造传热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中,根据具体要求,可以采用这样一个特征在使用冲压成型装置对材料冲压成型之前,作标记装置在材料扁平部分上规定区域的至少一个规定的位置上设置一个规定的标记以便对每块材料上一部分提供相对位置关系,该部分是施加冲压成型的部分;并且所述传送装置具有成像组件,对两块已经被传送装置放置成一块放在另一块上的材料的相对的外表面成像,所述传送装置使所述成像组件对两块已经放置成一块放在另一块上面的材料成像,对每块材料进行位置调整,同时得到所述标记的位置,在不引起传热面偏移的情况下将两块材料一块放置在另一块上面,以便使材料上的所述标记的位置与两个规定的标准位置相吻合,这两个规定的标准位置是为了使两块材料相对于传送装置的传送通道中心线对称而预先设定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特征,作标记装置在使用冲压成型装置对材料冲压成型之前将标记设置在材料扁平部分规定的位置上。传送装置的成像组件对两块已经被传送装置放置成一块在另一块上面的材料进行成像,以获得关于标记位置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的位置调整使得标记的位置与预先设置的标准位置相吻合。从而,能在不引起传热面偏移的情况下将两块材料一块放置在另一块上面。也就是,在从冲压成型装置向焊接装置传送材料的过程中,能使得将两块放置成一块在另一块上面且具有适当的位置关系。因为能将这样放置的材料传送到焊接装置上以便实施适当的焊接操作,这样能提高传热部件形状的准确性。另外,能仅仅通过让标记的位置与标准位置相吻合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传热部件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利用多个冲压成型装置将被加工的薄金属板的拉长了的材料连续进行冲压成型以使形成各具有规定形状的传热面,同时在与材料纵向平行的规定的进给方向传送该材料;和使用焊接装置焊接两块已冲压成型的材料,将所述 拉长了的材料焊接在一起以形成具有基本为管状形状的传热部件,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使用每一个所述冲压成型装置在所述两个被加工材料沿着纵向延伸的相对边部分各自形成具有规定宽度的扁平部分,以便与沿纵向延伸的中心部分相比有一个高度差 ;将两块材料放置成一块放置在另一块上面,以便使两块材料的扁平部分相互接触,同时使用传送装置夹持两块已经放置成一块放在另一块上面而没有引起传热面偏移的材料的所述扁平部分,并传送至设置在所述冲压成型装置后面的下一步骤;和在已经放置成一块 放在另一块上面的两块材料的多个位置上临时固定该扁平部分,然后,利用所述焊接装置在扁平部分的内侧相对临时固定位置的横向实施连续的沿纵向的缝焊将两块材料连接在一起,由此形成具有管状形状并在纵向具有相对开口端的传热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崎丰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聚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