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线粒体分子标记鉴定茶尺蠖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88237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线粒体分子标记鉴定茶尺蠖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该分子标记包括以下引物:F:5’‑TGCTCACGGTGGAAGATCAG‑3’;R:5’‑AGCTGATGTAAAATAGGCCCGA‑3’;该线粒体分子标记具有稳定性好、多态性高、重复性好,并且经过扩增后的条带清晰易读,可有效应用于茶尺蠖鉴定、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评价与系统发育研究等领域,为茶尺蠖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新的工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线粒体分子标记鉴定茶尺蠖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生物学
,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线粒体分子标记鉴定茶尺蠖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茶尺蠖(EctropisobliquahypulinaWehrli)是属于鳞翅目尺蠖蛾科的一种昆虫。是茶园尺螃类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种类之一。茶尺蠖,幼虫体表较光滑,腹部只有第6腹节和臀节上具足,爬行时体躯一屈一伸,俗称拱背虫、量尺虫、造桥虫等。喜栖在叶片边缘,咬食嫩叶边缘呈网状半透膜斑;后期幼虫常将叶片咬食成较大而光滑的“C”形缺刻。茶尺蠖常见于长江流域以南各产茶省,尤以江、浙、皖、湘、四川等省发生严重。虽然茶尺蠖危害严重,但是目前采用的预防和防治方式主要是通过化学药剂进行处理,化学药剂的使用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长期使用容易造成化学药物残留,并且茶尺蠖还可能产生抗药性,目前为止没有很好的预防方式。生物预防病虫害是一种有效且环保的方式,但是一直以来对于茶尺蠖自身的遗传信息的研究却少有研究和报道,使得如何利用生物信息防治茶尺蠖的危害受到极大限制。>基于茶尺蠖严重危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鉴定茶尺蠖的线粒体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引物:/nF:5’-TGCTCACGGTGGAAGATCAG-3’;/nR:5’-AGCTGATGTAAAATAGGCCCGA-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鉴定茶尺蠖的线粒体分子标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引物:
F:5’-TGCTCACGGTGGAAGATCAG-3’;
R:5’-AGCTGATGTAAAATAGGCCCGA-3’。


2.一种利用线粒体分子标记鉴定茶尺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供试样品中的DNA;
(2)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粒体分子标记对供试样品的模板DNA进行PCR,获取PCR扩增产物;
(3)对所得PCR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对电泳检测结果通过分析基本核心SSR结果,确定供试样品的品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线粒体分子标记鉴定茶尺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试样品为来自于江苏、浙江、江西、四川不同地区的茶尺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线粒体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德强刘虹伶刘超伍兴隆肖科军陈宇罗曦毛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