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耦合产戊二胺和丁二酸的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231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耦合产戊二胺和丁二酸的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经过突变改造后pH耐受性有所改善的赖氨酸脱羧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耦合产戊二胺和丁二酸的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戊二胺和丁二酸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耦合生产戊二胺和丁二酸的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5-戊二胺(1,5-pentanediamine),俗名1,5-二氨基戊烷,有类似氨气的恶臭的气味,简称尸胺。该物质易燃,高毒,具强刺激性。吸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的痉挛、炎症和水肿,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有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严重时将死亡。在细胞内,戊二胺是赖氨酸合成途径的延伸反应,是赖氨酸在赖氨酸脱羧酶的作用下脱羧产生的,作为一种肉毒胺存在于腐败物中,与鸟氨酸的脱羧产物腐胺一样都是生物尸体腐败产生的气味中的一种成分。这种二胺不仅与腐败作用有关,生物活体在生命代谢中也会产生少量的戊二胺,是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含氮碱。戊二胺在农业、医学和工业上均有广泛的应用。在农业上,外源施加戊二胺可以改善坐果和促进果实发育,提高果实的产量;在医学上,它可以作为一种有效治疗痢疾的药物;在工业上,戊二胺与二元酸进行聚合反应可合成优质的高分子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耦合产戊二胺和丁二酸的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其特征在于,将赖氨酸脱羧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耦合产戊二胺和丁二酸的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其特征在于,将赖氨酸脱羧酶EcCadA-M3构建到高产丁二酸生产菌株E.coliAFP111中,所述赖氨酸脱羧酶EcCadA-M3为经过突变改造后pH耐受性有所改善的酶,即得重组大肠杆菌SC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耦合产戊二胺和丁二酸的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其特征在于,将经过突变改造后pH耐受性有所改善的赖氨酸脱羧酶基因EcCadA-M3,与载体pCDFDuet-1连接,并转入克隆载体Trans1-T1,经过LB平板初筛后,挑点进行菌落PCR验证后测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耦合产戊二胺和丁二酸的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其特征在于:制备高产丁二酸生产菌株E.coliAFP111的化转感受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耦合产戊二胺和丁二酸的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其特征在于:将构建好的pCDFDuet-CadA-M3转化至E.coliAFP111的化转感受态中,得到E.coliSC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可泉冯娇王昕许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凯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