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轧制油泥无害化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8217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锈钢轧制油泥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不锈钢轧制油泥经过过滤搅拌后形成流动液体;2)一次分离:流动液体经泥浆泵输送至卧式离心机进行固液初步分离;3)二次分离:将一次分离后的轧制混合油输送至蝶式离心机内进行固液再次分离;4)三次分离:将二次分离后的轧制油输送至管式离心机内进行固液分离;5)过滤:将三次分离后的轧制油进行过滤提纯后待用。由上述处理方法所得到的轧制油的油品洁净度高而能被重复使用,且整个处理过程绿色、环保且无“三废”排放,达到了无害化处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轧制油泥无害化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不锈钢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废物处理及回收再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轧制油泥无害化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冷轧不锈钢带对表面要求较高,因此不锈钢带冷轧广泛采用矿物油进行冷却润滑。轧制油在冷却润滑过程中,同时带走了不锈钢表面铁屑。轧制油回收再利用过程中先要经过一次、二次过滤,一次、二次过滤滤芯的反冲洗,反冲洗的油进残渣油箱三级沉淀,沉淀下为固液混合物(油泥)排放至淤泥箱。该油泥呈黑色黏稠态,金属含量高、颗粒直径小(微米级)、成分复杂,自然状态下很难沉降,车间回用率仅10%。传统意义上的油泥或含油污泥,如石油石化、原油和炼油工业的“三泥”(浮渣、剩余活性污泥、隔油池底泥)具有机械分离、超声波处理、焚烧、燃料或建材利用、填埋等处理和处置途径。而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传统意义的处理方法存在污染环境、浪费资源、污染转移隐患待储多问题。又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废钢轧制油的回收利用方法》,其专利申请号为CN201910079158.5(申请公开号为CN109807187A)公开了一种废钢轧制油的回收利用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废钢轧制油与无机酸混合反应,然后将所得反应混合物分层,分离出上层油相和下层含盐水相;(2)将所述油相进行蒸馏,分离出沸点为500℃以下的馏分;(3)将所述含盐水相冷却结晶,分离出铁盐;剩余的油相通过蒸馏提取出制备轧制油的原料,轧制油采用蒸馏提取的方式,极大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且提取的轧制油的油品洁净度较低。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不锈钢轧制油泥无害化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轧制油颗粒粒径小且油品洁净度高的不锈钢轧制油泥无害化的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不锈钢轧制油泥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不锈钢轧制油泥经过过滤搅拌后形成流动液体;2)一次分离:流动液体经泥浆泵输送至卧式离心机进行固液初步分离;3)二次分离:将一次分离后的轧制混合油输送至蝶式离心机内进行固液再次分离;4)三次分离:将二次分离后的轧制油输送至管式离心机内进行固液分离;5)过滤:将三次分离后的轧制油进行过滤提纯后待用。优选地,所述泥浆泵以每小时500~1000升的流量输送并将流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破碎到粒径为1mm。优选地,在步骤3)中分离出的液态油泥输送至步骤2)中进行固液分离,步骤2)分离出的轧制混合油输送至步骤3)中的蝶式离心机中进行固液分离。如此,能够对分离出的液态油泥进行轧制油。为了使得轧制油的颗粒粒径更小,优选地,所述卧式离心机的转速为5000r/min,所述蝶式离心机的转速为10000r/min,所述管式离心机的转速为14000r/min。具体地,经一次分离后的轧制混合油的固体颗粒粒径为5~10um。具体地,经二次分离后的轧制油的含渣量<1%。如此,轧制油的油品洁净度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不锈轧制油泥经过滤搅拌形成可流动液体,随后依次输送至卧式离心机、蝶式离心机及管式离心机中进行固液分离,随后经过滤提纯,从而得到了轧制油的油品洁净度高而能被重复使用,整个处理过程绿色、环保且无“三废”排放,达到了无害化处理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不锈钢轧制油泥无害化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不锈钢轧制油泥无害化的处理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在油泥收集器内将不锈钢轧制油泥进行过滤搅拌,待搅拌均匀后形成流动液体;2)一次分离:流动液体经泥浆泵以每小时500~1000升的流量输送过程中,流动液体内的固体颗粒能被破碎到粒径为1mm,破碎后的流动液体通过漏斗输送至卧式离心机中,卧式离心机的转速为5000r/min将流动液体进行固液初步分离,经一次分离后,流动液体减小了80%的颗粒物,如此,所得到的轧制混合油的固体颗粒粒径减小,且固体颗粒粒径为5~10um;此外,积聚在卧式离心机转鼓内的固体在离心机停机后拆开转鼓由人工清除,或通过排渣机构在不停机的情况下从转鼓中排出,废渣进入卧式离心机继续循环,油液进入下道工序;3)二次分离:将卧式离心机分离后的轧制混合油输送至蝶式离心机内,蝶式离心机以10000r/min的转速将轧制混合油进行固液再次分离,且经蝶式离心机分离后的轧制油的含渣量<1%;4)三次分离:将经蝶式离心机分离的轧制油输送至管式离心机内,管式离心机以14000r/min的转速将轧制油进行固液分离;5)过滤:将管式离心机分离后的轧制油经高精密滤芯的滤油器进行过滤提纯后待用。此外,在步骤3)中将二次分离后的液态油泥输送至步骤2)中的卧式分离机中进行固液分离,并依次执行步骤3)、步骤4及步骤5)。经上述处理方法处理后,再生后的轧制油的液体颗粒直径小于0.5μm,油品洁净度在NAS6~7级,整个处理过程采用物理处理方法,在确保油品理化指标达到在用油指标的前提下,分离出来的固废物(或固态泥),由于液相大大减少,在压榨机作用下,进一步减少油含量而形成饼状固态物,能被金属资源回收处理厂回收而实现金属资源回收利用。上述实施例的卧式离心机的工作原理:卧式离心机中的转鼓与螺旋以一定差速同向高速旋转,物料由进料管连续引入输料螺旋内筒经加速后进入转鼓,在离心力场作用下,较重的固相物沉积在转鼓壁上形成沉渣层;而输料螺旋将沉积的固相物连续不断地推至转鼓的锥端,经排渣口排出机外,较轻的液相物则形成内层液环,由转鼓大端溢流口连续溢出转鼓,经排液口排出机外。蝶式离心机工作原理:蝶式离心机的转鼓内有一组互相套叠在一起的碟形零件(即为碟片)。碟片与碟片之间留有很小的间隙;悬浮液(或乳浊液)由位于转鼓中心的进料管加入转鼓,当悬浮液(或乳浊液)流过碟片之间的间隙时,固体颗粒(或液滴)在离心机作用下沉降到碟片上形成沉渣(或液层);随后,沉渣沿碟片表面滑动而脱离碟片并积聚在转鼓内直径最大的部位,分离后的液体从出液口排出转鼓。上述碟片的作用是缩短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沉降距离、扩大转鼓的沉降面积,转鼓中由于安装了碟片而大大提高了分离机的生产能力。管式离心机工作原理:悬浮液从管式离心机的转鼓底部中心位置进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密度较大的固体迅速沉降在转鼓内侧形成固体层,澄清的液体则在转鼓中轴位置。本实施例中的卧式离心机、蝶式离心机机及管式离心机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对应的离心机,本申请中将不再详细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锈钢轧制油泥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n1)不锈钢轧制油泥经过过滤搅拌后形成流动液体;/n2)一次分离:流动液体经泥浆泵输送至卧式离心机进行固液初步分离;/n3)二次分离:将一次分离后的轧制混合油输送至蝶式离心机内进行固液再次分离;/n4)三次分离:将二次分离后的轧制油输送至管式离心机内进行固液分离;/n5)过滤:将三次分离后的轧制油进行过滤提纯后待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轧制油泥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不锈钢轧制油泥经过过滤搅拌后形成流动液体;
2)一次分离:流动液体经泥浆泵输送至卧式离心机进行固液初步分离;
3)二次分离:将一次分离后的轧制混合油输送至蝶式离心机内进行固液再次分离;
4)三次分离:将二次分离后的轧制油输送至管式离心机内进行固液分离;
5)过滤:将三次分离后的轧制油进行过滤提纯后待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泵以每小时500~1000升的流量输送并将流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破碎到粒径为1mm。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强吕孟静钱华舒强裘云杰秦飞陈铭滔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