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模剂自动化再回收节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045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脱模剂自动化再回收节能设备,包括用于脱模剂的前处理装置、后处理装置、配比收集装置和成品储存装置。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圆罐体结构,不易滋生菌体,便于清洗;使用斜管式沉淀池,沉淀效率高,效果好;脱模剂废液经过磁化器,减少结蜡现象;使用远传控制功能,实时检测设备状态;采用整体式结构,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设备美观;不仅实现了脱模剂废液回收再利用,也可与新脱模剂配比混合使用;机组全自动运行,安全可靠,维修使用更简单;核心部件源于进口,故障率更低,产品使用周期更长;配比实时监控,自动配比可调;运用大数据记录,方便条用,成本可靠,从而获得更高的运行效率。

Energy saving equipment for automatic recycling of release ag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脱模剂自动化再回收节能设备
该技术涉及一种脱模剂再回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脱模剂自动化再回收节能设备,用于解决在脱模剂废液回收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介绍
传统脱模剂回收工艺设备得到的脱模剂处理品质量较低,产品品质不高,从根本上无法有效分离,实现脱模剂灭菌,防止脱模剂结蜡。现有的设备多为分体式,结构不够紧凑,占地面积大,使用能耗高,故障维修不便,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脱模剂自动化再回收节能工艺装置,运用多级分离技术,臭氧与紫外线相结合的灭菌技术,在线浊度检测技术,强磁水处理手段,实现脱模剂有效分离和防止结蜡现象、分离多相结合凝聚态,减小设备管道腐蚀,去除脱模剂臭味,净化后的脱模剂进行自动配比,全自动化不间断供液,达到脱模剂废液的净化回收再利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脱模剂自动化再回收节能设备,包括用于脱模剂的前处理装置、后处理装置、配比收集装置和成品储存装置,其中所述前处理装置位于切削加工机械台下方,且与后处理装置相连,所述后处理装置与配比收集装置相连,所述配比收集装置与成品储存装置相连,所述前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由中间溢流板将箱体的内部分隔为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两部分,其中所述一级沉淀池上部设有过滤网,所述前处理装置上端开设有废液入口,且过滤网与废液入口相连接,所述过滤网下部设有臭氧发生器,且在一级沉淀池的内腔上部设有沉淀斜板,所沉淀斜板出口与二级沉淀池相连接,所述沉淀池的进口下方设有臭氧发生器,所述二级沉淀池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带式刮油机,所述二级沉淀池背离臭氧发生器的一端上方固定设有废液出口管,且废液出口管延伸至二级沉淀池内,所述二级沉淀池上端设有液位计,且液位计测量端延伸至二级沉淀池其底部,所述后处理装置,包括废液进口、第一隔膜泵、第二隔膜泵、第三隔膜泵、纸带过滤机、中间水箱、强磁水处理器、保安精密过滤器,所述废液进口与前处理装置中废液出口管相连接,且废液进口设于第一隔膜泵进口处,所述第一隔膜泵出口与设在上方的纸带过滤机进口相连接,所述纸带过滤机与下方设有的中间水箱相连接,所述中间水箱所设有的出水管与强磁水处理器相连接,所述强磁水处理器与下方设有的第二隔膜泵进口相连接,且出口与上方设有的保安精密过滤器相连接,所述配比收集装置包括脱模剂处理液进口、配料进口、第三隔膜泵、配比罐、第一电动搅拌装置、自动控制阀体、第一离心泵、第二离心泵、配比泵、液位检测仪和浓度检测装置和蠕动泵,所述脱模剂处理液进口与保安精密过滤器相连接,所述脱模剂处理液进口与上方所设有的配比罐相连接,所述配比罐与第三隔膜泵进口相连,且出口处通过管道分别于下方所设有的第一离心泵体和第二离心泵相连,原液经过蠕动泵与配比罐相连,所述配比罐上端设有液位检测仪,且内部设有浓度检测装置,所述脱模剂处理液进口、配料进口位于配比罐侧壁上方,所述第一电动搅拌装置设置于配比罐顶部,且其输出端延伸至配比罐内部底端,所述成品储存装置,包括脱模剂成品液进口、成品罐、脱模剂成品液出口、第二电动搅拌装置、以及液位装置,所述成品罐内部顶端设有液位装置,所述脱模剂成品液进口设置于成品罐侧壁上方,所述第二电动搅拌装置位于成品罐顶部,所述臭氧发生装置与成品罐相连,所述成品罐通过管道与脱模剂成品液出口相连,且所述管道上设置有阀门。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沉淀斜板设于一级沉淀池的内腔上部,且背斜向脱模剂的流动方向。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箱体内的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底部分别设有对应的排污管。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中间水箱内设有紫外线灯管,所述隔膜泵入口处设置球阀。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中间水箱、保安精密过滤器、配比罐与成品罐均为封头罐体结构。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三隔膜泵入口处设置手动球阀,用于控制配比收集装置与所述成品储存装置。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过滤网上固定连接有废液进管,且所述废液进管和所述废液出口管上均设有通过气动控制的气动角座阀。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还包括用于控制前处理装置、后处理装置、配比收集装置以及成品储存装置的PLC控制器、用于控制电路的继电器和通过继电器来控制多段速运转的变频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技术采用圆罐体结构,不易滋生菌体,便于清洗;使用斜管式沉淀池,沉淀效率高,效果好;脱模剂废液经过磁化器,减少结蜡现象;使用远传控制功能,实时检测设备状态;采用整体式结构,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设备美观;不仅实现了脱模剂废液回收再利用,也可与新脱模剂配比混合使用;机组全自动运行,安全可靠,维修使用更简单;核心部件源于进口,故障率更低,产品使用周期更长;配比实时监控,自动配比可调;运用大数据记录,方便条用,成本可靠,从而获得更高的运行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处理系统流程图。图中:1—前处理装置;1-1—箱体;1-2—中间溢流板;1-3—一级沉淀池;1-4—二级沉淀池;1-5—臭氧发生器;1-6—沉淀斜板;1-7—带式刮油机;1-8—废液出口管;1-9—液位计;1-10—过滤网;2—后处理装置;2-1—废液进口;Ⅰ—第一隔膜泵;Ⅱ—第二隔膜泵;Ⅲ—第三隔膜泵;2-2—纸带过滤机;2-3中间水箱;2-4—强磁水处理器;2-5—保安精密过滤器;2-6—处理液出口;3—配比收集装置;3-1—处理液进口;3-2—配料进口;3-3—配比罐;3-4—第一电动搅拌装置;3-5—自动控制阀体;ⅰ—第一离心泵;ⅱ—第二离心泵;3-6—配比泵;3-7—液位检测仪;3-8—浓度检测装置;3-9—臭氧发生装置;3-10—蠕动泵;4—成品储存装置;4-1—脱模剂成品液进口;4-2—成品罐;4-3—脱模剂成品液出口;4-4—第二电动搅拌装置;4-5—液位装置;5—自动控制装置;5-1—液位开关设备启停按钮;5-2—液位传感器压力变送器;5-3—在线检测仪;5-4—数字信号模块;5-5—模拟信号模块;5-6—通讯模块;5-7—触摸屏上位机;5-8—模拟模块;5-9—输入接口;5-10—PLC中央处理器;5-11—输出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脱模剂自动化再回收节能设备,包括用于脱模剂的前处理装置1、后处理装置2、配比收集装置3和成品储存装置4,其中前处理装置1位于切削加工机械台下方,且与后处理装置2相连,后处理装置2与配比收集装置3相连,配比收集装置3与成品储存装置4相连,前处理装置1包括箱体1-1,箱体1-1由中间溢流板1-2将箱体1-1的内部分隔为一级沉淀池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脱模剂自动化再回收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脱模剂的前处理装置(1)、后处理装置(2)、配比收集装置(3)和成品储存装置(4),其中所述前处理装置(1)位于切削加工机械台下方,且与后处理装置(2)相连,所述后处理装置(2)与配比收集装置(3)相连,所述配比收集装置(3)与成品储存装置(4)相连,/n所述前处理装置(1)包括箱体(1-1),所述箱体(1-1)由中间溢流板(1-2)将箱体(1-1)的内部分隔为一级沉淀池(1-3)和二级沉淀池(1-4)两部分,其中所述一级沉淀池(1-3)上部设有过滤网(1-10),所述前处理装置(1)上端开设有废液入口,且过滤网(1-10)与废液入口相连接,所述过滤网(1-10)下部设有臭氧发生器(1-5),且在一级沉淀池(1-3)的内腔上部设有沉淀斜板(1-6),所沉淀斜板(1-6)出口与二级沉淀池(1-4)相连接,所述沉淀池(1-4)的进口下方设有臭氧发生器(1-5),所述二级沉淀池(1-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带式刮油机(1-7),所述二级沉淀池(1-4)背离臭氧发生器(1-5)的一端上方固定设有废液出口管(1-8),且废液出口管(1-8)延伸至二级沉淀池(1-4)内,所述二级沉淀池(1-4)上端设有液位计(1-9),且液位计(1-9)测量端延伸至二级沉淀池(1-4)其底部,/n所述后处理装置(2),包括废液进口(2-1)、第一隔膜泵(Ⅰ)、第二隔膜泵(Ⅱ)、第三隔膜泵(Ⅲ)、纸带过滤机(2-2)、中间水箱(2-3)、强磁水处理器(2-4)、保安精密过滤器(2-5),所述废液进口(2-1)与前处理装置(1)中废液出口管(1-8)相连接,且废液进口(2-1)设于第一隔膜泵(Ⅰ)进口处,所述第一隔膜泵(Ⅰ)出口与设在上方的纸带过滤机(2-2)进口相连接,所述纸带过滤机(2-2)与下方设有的中间水箱(2-3)相连接,所述中间水箱(2-3)所设有的出水管与强磁水处理器(2-4)相连接,所述强磁水处理器(2-4)与下方设有的第二隔膜泵(Ⅱ)进口相连接,且出口与上方设有的保安精密过滤器(2-5)相连接,/n所述配比收集装置(3)包括脱模剂处理液进口(3-1)、配料进口(3-2)、第三隔膜泵(Ⅲ)、配比罐(3-3)、第一电动搅拌装置(3-4)、自动控制阀体(3-5)、第一离心泵(ⅰ)、第二离心泵(ⅱ)、配比泵(3-6)、液位检测仪(3-7)和浓度检测装置(3-8)和蠕动泵(3-10),所述脱模剂处理液进口(3-1)与保安精密过滤器(2-5)相连接,所述脱模剂处理液进口(3-1)与上方所设有的配比罐(3-3)相连接,所述配比罐(3-3)与第三隔膜泵(Ⅲ)进口相连,且出口处通过管道分别于下方所设有的第一离心泵体(ⅰ)和第二离心泵体(ⅱ)相连,原液经过蠕动泵(3-10)与配比罐(3-3)相连,所述配比罐(3-3)上端设有液位检测仪(3-7),且内部设有浓度检测装置(3-8),所述脱模剂处理液进口(3-1)、配料进口(3-2)位于配比罐(3-3)侧壁上方,所述第一电动搅拌装置(3-4)设置于配比罐(3-3)顶部,且其输出端延伸至配比罐(3-3)内部底端,/n所述成品储存装置(4),包括脱模剂成品液进口(4-1)、成品罐(4-2)、脱模剂成品液出口(4-3)、第二电动搅拌装置(4-4)、以及液位装置(4-5),所述成品罐(4-2)内部顶端设有液位装置(4-5),所述脱模剂成品液进口(4-1)设置于成品罐(4-2)侧壁上方,所述第二电动搅拌装置(4-4)位于成品罐(4-2)顶部,臭氧发生装置(3-9)与成品罐(4-2)相连,所述成品罐(4-2)通过管道与脱模剂成品液出口(4-3)相连,且所述管道上设置有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脱模剂自动化再回收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脱模剂的前处理装置(1)、后处理装置(2)、配比收集装置(3)和成品储存装置(4),其中所述前处理装置(1)位于切削加工机械台下方,且与后处理装置(2)相连,所述后处理装置(2)与配比收集装置(3)相连,所述配比收集装置(3)与成品储存装置(4)相连,
所述前处理装置(1)包括箱体(1-1),所述箱体(1-1)由中间溢流板(1-2)将箱体(1-1)的内部分隔为一级沉淀池(1-3)和二级沉淀池(1-4)两部分,其中所述一级沉淀池(1-3)上部设有过滤网(1-10),所述前处理装置(1)上端开设有废液入口,且过滤网(1-10)与废液入口相连接,所述过滤网(1-10)下部设有臭氧发生器(1-5),且在一级沉淀池(1-3)的内腔上部设有沉淀斜板(1-6),所沉淀斜板(1-6)出口与二级沉淀池(1-4)相连接,所述沉淀池(1-4)的进口下方设有臭氧发生器(1-5),所述二级沉淀池(1-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带式刮油机(1-7),所述二级沉淀池(1-4)背离臭氧发生器(1-5)的一端上方固定设有废液出口管(1-8),且废液出口管(1-8)延伸至二级沉淀池(1-4)内,所述二级沉淀池(1-4)上端设有液位计(1-9),且液位计(1-9)测量端延伸至二级沉淀池(1-4)其底部,
所述后处理装置(2),包括废液进口(2-1)、第一隔膜泵(Ⅰ)、第二隔膜泵(Ⅱ)、第三隔膜泵(Ⅲ)、纸带过滤机(2-2)、中间水箱(2-3)、强磁水处理器(2-4)、保安精密过滤器(2-5),所述废液进口(2-1)与前处理装置(1)中废液出口管(1-8)相连接,且废液进口(2-1)设于第一隔膜泵(Ⅰ)进口处,所述第一隔膜泵(Ⅰ)出口与设在上方的纸带过滤机(2-2)进口相连接,所述纸带过滤机(2-2)与下方设有的中间水箱(2-3)相连接,所述中间水箱(2-3)所设有的出水管与强磁水处理器(2-4)相连接,所述强磁水处理器(2-4)与下方设有的第二隔膜泵(Ⅱ)进口相连接,且出口与上方设有的保安精密过滤器(2-5)相连接,
所述配比收集装置(3)包括脱模剂处理液进口(3-1)、配料进口(3-2)、第三隔膜泵(Ⅲ)、配比罐(3-3)、第一电动搅拌装置(3-4)、自动控制阀体(3-5)、第一离心泵(ⅰ)、第二离心泵(ⅱ)、配比泵(3-6)、液位检测仪(3-7)和浓度检测装置(3-8)和蠕动泵(3-10),所述脱模剂处理液进口(3-1)与保安精密过滤器(2-5)相连接,所述脱模剂处理液进口(3-1)与上方所设有的配比罐(3-3)相连接,所述配比罐(3-3)与第三隔膜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志杰吕明新郝立群董震王金坤吴艳章赵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苏州润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