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桥面使用的冷再生沥青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再生沥青的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桥面使用的冷再生沥青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其中煤焦沥青是炼焦的副产品,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天然沥青则是储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矿层或在地壳表面堆积。沥青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随着我国桥面事业的发展,每年新建的桥面里程日渐增多,因此需要的沥青量也日渐增多,其中包括冷再生沥青的用量,冷再生沥青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旧沥青混合料的“剩余价值”,促进旧路面材料和桥面材料等的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同时也将半刚性路面结构和桥面结构等转为半柔性结构,延长了道路和桥面沥青的使用寿命。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冷再生沥青质量不够好,从而使铺设在桥面上的沥青时间一长后就容易产生开裂现象。因此,我们迫切的需要一种质量更好的冷再生沥青。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桥面使用的冷再生沥青及其生产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再生沥青的质量不够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向冷再生沥青的组分中加入改性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的加入可以极大的提高冷再生沥青的质量,从而可以减少桥面的开裂现象,提高桥面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桥面使用的冷再生沥青及其生产方法,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改性乳化沥青:4.5份;r>集料:86份;水泥:1.5份;矿粉:3.5份;水:4.5份;冷再生沥青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改性乳化沥青;步骤2:将改性乳化沥青、集料、水泥和矿粉按照上述比例加入搅拌装置中;步骤3:再向步骤2中的搅拌装置中加入上述比例的水,并将上述组分搅拌均匀即可制得冷再生沥青。工作原理:事先将改性乳化沥青制备好,将集料收集并制备好,然后将改性乳化沥青、集料、水泥和矿粉按照各自对应的比例加入搅拌装置中,其中搅拌装置是常规的装置,再按照对应比例计算出所需水的量,向搅拌装置中加入水,再通过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组分加入搅拌装置中可以不分先后顺序。搅拌均匀后将制得的冷再生沥青运输到施工现场,然后将冷再生沥青摊铺、碾压即可。本申请中的冷再生沥青加入有改性乳化沥,从而可以极大的提高冷再生沥青的质量,进而可以减少桥面或路面的开裂现象,提高桥面或路面的使用寿命。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集料为经过破碎和筛分后形成三种粒径规格的铣刨料,三种规格的铣刨料如下:0-5:32份;5-10:21份;10-20:33份。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所述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称取基质沥青、乳化剂、水、添加剂和SBS改性剂,将基质沥青加热到155~165℃,然后将SBS改性剂、乳化剂、水和添加剂在搅拌下缓慢加入到基质沥青内,在165~170℃下加热30~45min,即可制得改性乳化沥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向冷再生沥青的组分中加入改性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的加入可以极大的提高冷再生沥青的质量,从而可以减少桥面的开裂现象,提高桥面的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中改性乳化沥青由基质沥青和SBS改性剂制成,其制造工艺较为简便,成本较低。(3)本专利技术的集料为旧路面的铣刨料,如此能够充分发挥旧沥青混合料的“剩余价值”,进行二次使用,从而促进了旧路面材料和桥面材料等的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减少了资源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桥面使用的冷再生沥青及其生产方法以方法,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改性乳化沥青:4.5份;集料:86份;水泥:1.5份;矿粉:3.5份;水:4.5份;冷再生沥青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备改性乳化沥青;步骤2:将改性乳化沥青、集料、水泥和矿粉按照上述比例加入搅拌装置中;步骤3:再向步骤2中的搅拌装置中加入上述比例的水,并将上述组分搅拌均匀即可制得冷再生沥青。工作原理:事先将改性乳化沥青制备好,将集料收集并制备好,然后将改性乳化沥青、集料、水泥和矿粉按照各自对应的比例加入搅拌装置中,其中搅拌装置是常规的装置,再按照对应比例计算出所需水的量,向搅拌装置中加入水,再通过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组分加入搅拌装置中可以不分先后顺序。搅拌均匀后将制得的冷再生沥青运输到施工现场,然后将冷再生沥青摊铺、碾压即可。本申请中的冷再生沥青加入有改性乳化沥,从而可以极大的提高冷再生沥青的质量,进而可以减少桥面或路面的开裂现象,提高桥面或路面的使用寿命。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给出了集料的一种优选组分,即集料为经过破碎和筛分后形成三种粒径规格的铣刨料,三种规格的铣刨料如下:0-5:32份;5-10:21份;10-20:33份。集料经过旧路面或桥面材料的铣刨而得到,并且在集料的粒径规格上有一定的要求,具体要求是,粒径规格0-5的为32份,粒径规格5-10的为21份,粒径规格10-20的为33份,上述三种粒径规格的集料总和为86份。如此能够充分发挥旧沥青混合料的“剩余价值”,进行二次使用,从而促进了旧路面材料和桥面材料等的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在此不作赘述。实施例3: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给出了改性乳化沥青的一种优选制备方法,即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称取基质沥青、乳化剂、水、添加剂和SBS改性剂,将基质沥青加热到155~165℃,然后将SBS改性剂、乳化剂、水和添加剂在搅拌下缓慢加入到基质沥青内,在165~170℃下加热30~45min,即可制得改性乳化沥青。这里对上述原料的加热装置是常规的装置,该改性乳化沥青由基质沥青和SBS改性剂制成,其制造工艺较为简便,成本较低,并且对冷再生沥青的性能和质量有着较大的改观。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故在此不作赘述。如上即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专利技术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桥面使用的冷再生沥青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n改性乳化沥青:4.5份;/n集料:86份;/n水泥:1.5份;/n矿粉:3.5份;/n水:4.5份;/n冷再生沥青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制备改性乳化沥青;/n步骤2:将改性乳化沥青、集料、水泥和矿粉按照上述比例加入搅拌装置中;/n步骤3:再向步骤2中的搅拌装置中加入上述比例的水,并将上述组分搅拌均匀即可制得冷再生沥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桥面使用的冷再生沥青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改性乳化沥青:4.5份;
集料:86份;
水泥:1.5份;
矿粉:3.5份;
水:4.5份;
冷再生沥青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改性乳化沥青;
步骤2:将改性乳化沥青、集料、水泥和矿粉按照上述比例加入搅拌装置中;
步骤3:再向步骤2中的搅拌装置中加入上述比例的水,并将上述组分搅拌均匀即可制得冷再生沥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桥面使用的冷再生沥青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安,孙庆平,徐立冲,张书宏,李扬,常晓珂,丁晓磊,吴亨源,崔卫海,白霜,张骞,陈启永,李国斌,王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征远沥青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