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染河道修复的植生石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含量包括:河道淤泥30%‑35%、壤土30%‑35%、水泥15%‑20%、复合固化剂3%‑5%、改性剂5%‑1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河道淤泥、壤土、水泥、复合固化剂以及改性剂加入搅拌机内,对上述材料进行搅拌,使得上述材料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植生石内的水生植物种子萌发,植物生长,能够大量吸附吸收水中污染物质,植生石为种子萌发提供良好的附着环境,且河道淤泥会释放部分营养物质供给植物萌发与生长,利用河道淤泥为原材料,生态效益高,植生石强度大,较为稳定,植生石孔隙率高,可吸附水中污染物质,并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生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染河道修复的植生石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修复
,具体为一种用于污染河道修复的植生石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生态河道治理是指在河道陆域控制线内,在满足防洪、排涝及引水等河道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人工修复措施促进河道水生态系统恢复,构建健康、完整、稳定的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活动。现有的河道修复方法是直接种植水生植物,但由于环境突变,使得植物生长不稳定,死亡率高;腐败的植物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且直接投放种子,种子没有稳定的基质附着,不易萌发,影响修复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污染河道修复的植生石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染河道修复的植生石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污染河道修复的植生石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含量包括:河道淤泥30%-35%、壤土30%-35%、水泥15%-20%、复合固化剂3%-5%、改性剂5%-10%。优选的,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河道淤泥、壤土、水泥、复合固化剂以及改性剂加入搅拌机内,对上述材料进行搅拌,使得上述材料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S2、将改性后的水生植物种子加入搅拌机内,并与与混合物A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B;S3、将S2得到的混合物B取出进行静置;S4、然后将静置成型后的混合物B均匀投放于受污染的河道中。优选的,所述搅拌机为可变速搅拌机。优选的,所述S1中对河道淤泥、壤土、水泥、复合固化剂以及改性剂进行搅拌时搅拌12-28分钟,搅拌转速为90-150r/min。优选的,所述S2中对混合物A以及水生植物种子的搅拌时间为10-18分钟,搅拌转速为30-60r/min。优选的,所述S3中得到的混合物B静置时间至少0.3-0.7小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植生石内的水生植物种子萌发,植物生长,能够大量吸附吸收水中污染物质。2、植生石为种子萌发提供良好的附着环境,且河道淤泥会释放部分营养物质供给植物萌发与生长。3、利用河道淤泥为原材料,生态效益高。4、植生石强度大,较为稳定。5、植生石孔隙率高,可吸附水中污染物质,并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生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用于污染河道修复的植生石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含量包括:河道淤泥30%-35%、壤土30%-35%、水泥15%-20%、复合固化剂3%-5%、改性剂5%-1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河道淤泥、壤土、水泥、复合固化剂以及改性剂加入可变速的搅拌机内,对上述材料进行搅拌,使得上述材料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搅拌12分钟,搅拌转速为90r/min。S2、将改性后的水生植物种子加入搅拌机内,并与与混合物A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B,搅拌时间为10分钟,搅拌转速为30r/min。S3、将S2得到的混合物B取出进行静置,静置时间为0.3小时。S4、然后将静置成型后的混合物B均匀投放于受污染的河道中。实施例2一种用于污染河道修复的植生石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含量包括:河道淤泥30%-35%、壤土30%-35%、水泥15%-20%、复合固化剂3%-5%、改性剂5%-1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河道淤泥、壤土、水泥、复合固化剂以及改性剂加入可变速的搅拌机内,对上述材料进行搅拌,使得上述材料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搅拌28分钟,搅拌转速为150r/min。S2、将改性后的水生植物种子加入搅拌机内,并与与混合物A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B,搅拌时间为18分钟,搅拌转速为60r/min。S3、将S2得到的混合物B取出进行静置,静置时间为0.7小时。S4、然后将静置成型后的混合物B均匀投放于受污染的河道中。实施例3一种用于污染河道修复的植生石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含量包括:河道淤泥30%-35%、壤土30%-35%、水泥15%-20%、复合固化剂3%-5%、改性剂5%-1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河道淤泥、壤土、水泥、复合固化剂以及改性剂加入可变速的搅拌机内,对上述材料进行搅拌,使得上述材料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搅拌18分钟,搅拌转速为120r/min。S2、将改性后的水生植物种子加入搅拌机内,并与与混合物A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B,搅拌时间为15分钟,搅拌转速为45r/min。S3、将S2得到的混合物B取出进行静置,静置时间为0.5小时。S4、然后将静置成型后的混合物B均匀投放于受污染的河道中。实施例4一种用于污染河道修复的植生石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含量包括:河道淤泥30%-35%、壤土30%-35%、水泥15%-20%、复合固化剂3%-5%、改性剂5%-1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河道淤泥、壤土、水泥、复合固化剂以及改性剂加入可变速的搅拌机内,对上述材料进行搅拌,使得上述材料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搅拌23分钟,搅拌转速为140r/min。S2、将改性后的水生植物种子加入搅拌机内,并与与混合物A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B,搅拌时间为20分钟,搅拌转速为53r/min。S3、将S2得到的混合物B取出进行静置,静置时间为0.6小时。S4、然后将静置成型后的混合物B均匀投放于受污染的河道中。由上述实施例1-4制备的植生石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植生石内的水生植物种子萌发,植物生长,能够大量吸附吸收水中污染物质。2、植生石为种子萌发提供良好的附着环境,且河道淤泥会释放部分营养物质供给植物萌发与生长。3、利用河道淤泥为原材料,生态效益高。4、植生石强度大,较为稳定。5、植生石孔隙率高,可吸附水中污染物质,并为微生物提供良好生境。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污染河道修复的植生石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含量包括:河道淤泥30%-35%、壤土30%-35%、水泥15%-20%、复合固化剂3%-5%、改性剂5%-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染河道修复的植生石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含量包括:河道淤泥30%-35%、壤土30%-35%、水泥15%-20%、复合固化剂3%-5%、改性剂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染河道修复的植生石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河道淤泥、壤土、水泥、复合固化剂以及改性剂加入搅拌机内,对上述材料进行搅拌,使得上述材料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A;
S2、将改性后的水生植物种子加入搅拌机内,并与与混合物A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B;
S3、将S2得到的混合物B取出进行静置;
S4、然后将静置成型后的混合物B均匀投放于受污染的河道中。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勇,卢姣姣,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陆海生态科技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