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淑彦专利>正文

一种隔热型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951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热型混凝土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的具体步骤包括:称取重量份为:水泥10‑20重量份、砂子8‑24重量份、粗集料12‑23重量份、细集料13‑15重量份、水13‑18重量份和玻璃纤维短切丝2‑8重量份备用;将水泥、砂子、粗集料、细集料、水放置在加工设备的第一储存空间内,将玻璃纤维短切丝放置在加工设备的第二储存空间内;位于第一储存空间上方的第一液压杆工作通过固定杆带动挡料板的移动,当挡料板向上移动时,挡料板位于储存空间内,从而便于储存空间内的水泥、砂子、粗集料、细集料、水通过出料框流入混料桶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对物料的混合均匀,同时使混凝土还具有隔热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热型混凝土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热混凝土
,具体是一种隔热型混凝土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然而现有的混凝土一般不具有隔热的作用,因此保温隔热的效果差,在用混凝土浇筑建筑物时一般为了使其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作用,需要在凝固后混凝土的表面再铺设一层保温隔热材料,因此增加了劳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型混凝土的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一般不具有隔热作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热型混凝土的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的具体步骤包括:称取重量份为:水泥10-20重量份、砂子8-24重量份、粗集料12-23重量份、细集料13-15重量份、水13-18重量份和玻璃纤维短切丝2-8重量份备用;将水泥、砂子、粗集料、细集料、水放置在加工设备的第一储存空间内,将玻璃纤维短切丝放置在加工设备的第二储存空间内;位于第一储存空间上方的第一液压杆工作通过固定杆带动挡料板的移动,当挡料板向上移动时,挡料板位于储存空间内,从而便于储存空间内的水泥、砂子、粗集料、细集料、水通过出料框流入混料桶内;驱动电机工作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的配合作用实现两个混料桶的转动作用,从而实现对混料桶内的水泥、砂子、粗集料、细集料、水进行混合;之后使位于第一储存空间上方的第一液压杆工作通过固定杆带动挡料板的移动,当挡料板向上移动时,挡料板位于储存空间内,从而便于储存空间内的玻璃纤维短切丝通过出料框流入混料桶内;驱动电机工作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的配合作用实现两个混料桶的转动作用,从而实现对混料桶内的水泥、砂子、粗集料、细集料、水和玻璃纤维短切丝进行混合;第二液压杆工作实现第一弧形板向混料桶上的圆形挡块移动,之后双轴电机工作实现两块滑板相对移动,在两块滑板相向移动的过程中实现插杆的一端插设在圆形挡块的插孔内,之后电机工作实现圆形挡块转动,并配合第二液压杆作用实现将圆形挡块从混料桶内脱离,从而使混料桶内混合后的物料流入装料盒内,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凝土。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该加工设备包括底板以及在底板上方设置的混料桶,所述混料桶的开口处螺纹连接有圆形挡块;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通过翻转机构转动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混料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转动板上,且混料桶的圆周外侧壁与转动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转动板的顶端面朝下开设有与混料桶连通的进料孔,且转动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混料桶的驱动机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相对混料桶的侧壁上伸缩式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转动连接有U形转板,所述U形转板的内侧壁上对称活动连接有滑板,位于所述U形转板外侧的滑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插杆,所述圆形挡块的圆周外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插杆插设的插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上表面的翻转电机,所述翻转电机的驱动轴固定连接在转动板的底端。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板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混料桶端部转动连接的圆形槽,所述混料桶的圆周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环,所述圆形槽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圆周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转动密封环,所述转动密封环转动连接在第二密封环的内侧壁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盒,所述进料盒的底端连通有出料框,所述出料框和进料盒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进料盒的内部通过隔板分割形成储存空间,所述储存空间的顶端开设有放料孔,所述出料框内设置控料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料机构包括与出料框活动配合连接的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端穿过进料盒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固定连接在进料盒的顶端。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混料桶相配合的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位于混料桶的上方,所述第二弧形板内开设有用于储存冷却液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上固定连接有导热杆,所述导热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耐磨环,所述耐磨环上开设有透风孔;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内部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与混料桶外侧壁相贴合的清理毛刷。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转动板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连接在转动板上,所述第二齿轮的左右两端均啮合有第三齿轮;所述混料桶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穿过转动板并与第三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上开设有用于转轴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转轴活动配合连接的密封圈。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的活动端固定连接在移动板上;所述移动板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轴穿过移动板并固定连接在U形转板上;所述U形转板上对称开设有用于滑板端部滑动连接的滑槽,所述U形转板上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螺纹旋向相反设置,所述螺纹杆与滑板螺纹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上表面放置有装料盒,所述装料盒向上设置的开口位于混料桶和圆形挡块连接处的正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水泥、砂子、粗集料、细集料、水中加入玻璃纤维短切丝,玻璃纤维隔热效果显著,使得制备的混凝土具有隔热的作用。通过在固定连接在底板上表面的翻转电机,翻转电机的驱动轴固定连接在转动板的底端,便于调整混料桶的角度,翻转电机工作实现转动板的转动,从而调整了混料桶的角度,当混料桶为水平状态时便于加工物料,当混料桶为垂直状态时,便于实现对混料桶的清理作用。通过在出料框内设置控料机构,便于控制物料进入混料桶内,第一液压杆工作通过固定杆带动挡料板的移动,当挡料板向上移动时,挡料板位于储存空间内,从而便于储存空间内的物料通过出料框流入混料桶内;挡料板向下移动过程中挡料板位于出料框内阻止了物料流入混料桶内。通过在第二弧形板的内部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与混料桶外侧壁相贴合的清理毛刷,,当混料桶的外侧壁上附着有需要清理的污渍时,混料桶在转动的过程中与清理毛刷作用,实现了对混料桶外侧壁的清污作用;同时通过固定螺栓的作用便于实现固定块在第二弧形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热型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生产工艺的具体步骤包括:/n称取重量份为:水泥10-20重量份、砂子8-24重量份、粗集料12-23重量份、细集料13-15重量份、水13-18重量份和玻璃纤维短切丝2-8重量份备用;/n将水泥、砂子、粗集料、细集料、水放置在加工设备的第一储存空间(20)内,将玻璃纤维短切丝放置在加工设备的第二储存空间(20)内;/n位于第一储存空间(20)上方的第一液压杆(24)工作通过固定杆(23)带动挡料板(22)的移动,当挡料板(22)向上移动时,挡料板(22)位于储存空间(20)内,从而便于储存空间(20)内的水泥、砂子、粗集料、细集料、水通过出料框(18)流入混料桶(2)内;/n驱动电机(33)工作通过第一齿轮(34)、第二齿轮(43)和第三齿轮(36)的配合作用实现两个混料桶(2)的转动作用,从而实现对混料桶(2)内的水泥、砂子、粗集料、细集料、水进行混合;/n之后使位于第一储存空间(20)上方的第一液压杆(24)工作通过固定杆(23)带动挡料板(22)的移动,当挡料板(22)向上移动时,挡料板(22)位于储存空间(20)内,从而便于储存空间(20)内的玻璃纤维短切丝通过出料框(18)流入混料桶(2)内;/n驱动电机(33)工作通过第一齿轮(34)、第二齿轮(43)和第三齿轮(36)的配合作用实现两个混料桶(2)的转动作用,从而实现对混料桶(2)内的水泥、砂子、粗集料、细集料、水和玻璃纤维短切丝进行混合;/n第二液压杆(35)工作实现第一弧形板(9)向混料桶(2)上的圆形挡块(11)移动,之后双轴电机(40)工作实现两块滑板(8)相对移动,在两块滑板(8)相向移动的过程中实现插杆(10)的一端插设在圆形挡块(11)的插孔(12)内,之后电机(10)工作实现圆形挡块(11)转动,并配合第二液压杆(35)作用实现将圆形挡块(11)从混料桶(2)内脱离,从而使混料桶(2)内混合后的物料流入装料盒(42)内,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凝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型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生产工艺的具体步骤包括:
称取重量份为:水泥10-20重量份、砂子8-24重量份、粗集料12-23重量份、细集料13-15重量份、水13-18重量份和玻璃纤维短切丝2-8重量份备用;
将水泥、砂子、粗集料、细集料、水放置在加工设备的第一储存空间(20)内,将玻璃纤维短切丝放置在加工设备的第二储存空间(20)内;
位于第一储存空间(20)上方的第一液压杆(24)工作通过固定杆(23)带动挡料板(22)的移动,当挡料板(22)向上移动时,挡料板(22)位于储存空间(20)内,从而便于储存空间(20)内的水泥、砂子、粗集料、细集料、水通过出料框(18)流入混料桶(2)内;
驱动电机(33)工作通过第一齿轮(34)、第二齿轮(43)和第三齿轮(36)的配合作用实现两个混料桶(2)的转动作用,从而实现对混料桶(2)内的水泥、砂子、粗集料、细集料、水进行混合;
之后使位于第一储存空间(20)上方的第一液压杆(24)工作通过固定杆(23)带动挡料板(22)的移动,当挡料板(22)向上移动时,挡料板(22)位于储存空间(20)内,从而便于储存空间(20)内的玻璃纤维短切丝通过出料框(18)流入混料桶(2)内;
驱动电机(33)工作通过第一齿轮(34)、第二齿轮(43)和第三齿轮(36)的配合作用实现两个混料桶(2)的转动作用,从而实现对混料桶(2)内的水泥、砂子、粗集料、细集料、水和玻璃纤维短切丝进行混合;
第二液压杆(35)工作实现第一弧形板(9)向混料桶(2)上的圆形挡块(11)移动,之后双轴电机(40)工作实现两块滑板(8)相对移动,在两块滑板(8)相向移动的过程中实现插杆(10)的一端插设在圆形挡块(11)的插孔(12)内,之后电机(10)工作实现圆形挡块(11)转动,并配合第二液压杆(35)作用实现将圆形挡块(11)从混料桶(2)内脱离,从而使混料桶(2)内混合后的物料流入装料盒(42)内,得到混合均匀的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型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加工设备包括底板(1)以及在底板(1)上方设置的混料桶(2),所述混料桶(2)的开口处螺纹连接有圆形挡块(11);
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转动板(3),所述转动板(3)通过翻转机构转动连接在底板(1)的上表面;
所述混料桶(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转动板(3)上,且混料桶(2)的圆周外侧壁与转动板(3)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转动板(3)的顶端面朝下开设有与混料桶(2)连通的进料孔(4),且转动板(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混料桶(2)的驱动机构;
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侧板(5),所述侧板(5)相对混料桶(2)的侧壁上伸缩式连接有移动板(6),所述移动板(6)上转动连接有U形转板(7),所述U形转板(7)的内侧壁上对称活动连接有滑板(8),位于所述U形转板(7)外侧的滑板(8)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9),所述第一弧形板(9)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插杆(10),所述圆形挡块(11)的圆周外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插杆(10)插设的插孔(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热型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表面的翻转电机(13),所述翻转电机(13)的驱动轴固定连接在转动板(3)的底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热型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淑彦
申请(专利权)人:王淑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