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混凝土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0560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沥青混凝土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改性沥青14%~20%、水泥5%~13%、集料60%~70%、热固性塑料5%~6%、石棉碎布3%~5%;改性沥青包括基质沥青和改性剂,改性剂选用SBS改性剂;集料包括矿粉、花岗岩、石英岩、玄武岩和建筑骨料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热固性塑料选用聚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增强粘固性目的,在沥青混凝土中添加石棉布的碎布,增强了沥青混凝土的粘粘性,可更为有效防止沥青混凝土路面分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混凝土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混凝土制备
,具体是指一种沥青混凝土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沥青混凝土俗称沥青砼,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常见用沥青混凝土铺设的沥青路面在经过超载、过载时,由于其沥青混凝土的粘固性较差,容易在道路使用寿命期间出现裂缝,不利于沥青路面的继续使用。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增强粘固性的沥青混凝土。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沥青混凝土及其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可实现增强粘固性目的,在沥青混凝土中添加石棉布的碎布,增强了沥青混凝土的粘粘性,可更为有效防止沥青混凝土路面分裂。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改性沥青14%~20%、水泥5%~13%、集料60%~70%、热固性塑料5%~6%、石棉碎布3%~5%;改性沥青包括基质沥青和改性剂,改性剂选用SBS改性剂;集料包括矿粉、花岗岩、石英岩、玄武岩和建筑骨料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热固性塑料选用聚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改性沥青、水泥、集料、热固性塑料和石棉碎布为原料,各原料组分相互配合,可使得用本专利技术的沥青混凝土制得的路面减少开裂的效果。在改性沥青中加入石棉碎布,石棉碎布为纤维制品且具有耐热性,石棉碎布在改性沥青的作用下相互粘粘,有利于在沥青混凝土的路面受压的情况下防止路面开裂,实现增强粘性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可实现增强粘性目的,在沥青混凝土中添加石棉布的碎布,增强了沥青混凝土的粘粘性,可更为有效防止沥青混凝土路面分裂。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SBS改性剂占沥青混凝土总量的1.5%~2.8%,SBS改性剂属于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在众多的沥青改性剂中,SBS能够同时改善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及感温性能,温差较大的地区有很好的耐高温、抗低温能力,有较好的抗车辙能力,其弹性和韧性好,.提高了路面的抗疲劳能力,特别是在大流量、超载严重的公路上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可减少路面的永久变形,粘结能力特别强,能明显改善路面遇水后的抗拉能力,并极大地改善了沥青的水稳定性,提高了路面的抗滑能力,增强了路面的承载能力,减少路面因紫外线辐射而导致的沥青老化现象.减少因车辆渗漏柴油、机油和汽油而造成的破坏,由于拥有众多优点,因此选用SBS改性剂。在改性沥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泥后,泥水化合物和改性沥青裹砂形成的立体网络,从而提高了沥青混凝土的稳定性,且沥青和水泥结合,其刚度和强度比普通沥青混合料高,但比水泥混凝土低,使得沥青混凝土以柔性为主,具有刚性,可缓冲车辆荷载,具有一定的减震等作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集料包括矿粉、花岗岩、石英岩、玄武岩和建筑骨料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作为一种优选方式,集料为矿粉、玄武岩和建筑骨科,矿粉为石灰石矿粉,石灰石矿粉、玄武岩和建筑骨料分别占沥青混凝土总量的13~18%、9~11%和38~41%。矿粉是矿石粉碎加工后的产物,改善沥青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离析和泌水,减少温差变化及内应力,抑制温差而产生裂纹。石灰石是一种主要由方解石组成的矿物,资源丰富,因此选用石灰石作为添加到沥青混凝土内的矿粉。花岗岩、石英岩、玄武岩和建筑骨料常作为沥青混凝土的原料,增加了改性沥青的表面积,使得改性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合面积而增大,且集料表面存在各种形状、各种取向、各种大小的空隙和微裂缝,由于吸附与毛细作用,改性沥青在高温下渗入空隙与裂缝之间,增加了集料与改性沥青之间的总内表面积,从而提高两者之间的粘接力,可有效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开裂。一种沥青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一种沥青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集料粉碎成规格为3~8mm的细集料和规格为8~17mm的粗集料;步骤二:单个石棉碎布的大小为1225~2500mm2;步骤三:按一定比例称取各组分原料,将称量好的改性沥青加热到183~190℃,备用;步骤四:将步骤一和步骤二中的细集料、粗集料、石棉碎布与水泥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步骤五:将步骤三中加热后的改性沥青加入到步骤四中得到的混合料内,在180~190℃下搅拌2~3min,即可得到沥青混凝土。改性沥青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按设定比例称取基质沥青和SBS改性剂,将基质沥青加热到170~180℃,然后将SBS改性剂在搅拌下缓慢加入到基质沥青内,在180~190℃下加热30~45min,即可制得改性沥青。在本专利技术中,配置好细集料、粗集料和石棉碎布后,将基质沥青加热到170~180℃,再将SBS改性剂加入到基质沥青中,并在180~190℃的温度下加热30~45min,从而使基质沥青和SBS改性剂均匀混合得到改性沥青,将改性沥青保持温度到183~190℃,在将细集料、粗集料和石棉碎布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再将改性沥青加入到混合料内搅拌均匀,石棉碎布和细集料与粗集料一起搅拌均匀,有利于使改性沥青和石棉碎布混合均匀,实现增强粘性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可实现增强粘性目的,在沥青混凝土中添加石棉布的碎布,增强了沥青混凝土的粘粘性,可更为有效防止沥青混凝土路面分裂。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对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增加沥青混凝土的粘固性;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开裂;改善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抗裂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改性沥青14kg、水泥5kg、集料60kg、热固性塑料5kg、石棉碎布3kg;所述改性沥青包括基质沥青和改性剂,改性剂选用SBS改性剂。集料包括矿粉、花岗岩、石英岩、玄武岩和建筑骨料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热固性塑料选用聚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作为优选,SBS改性剂占沥青混凝土总量的1.5kg。作为优选,所述集料为矿粉、玄武岩和建筑骨科,所述矿粉为石灰石矿粉,所述石灰石矿粉、玄武岩和建筑骨料分别占沥青混凝土总量的13kg、9kg和38kg。实施例2:一种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改性沥青17kg、水泥9kg、集料65kg、热固性塑料5.5kg、石棉碎布4kg;所述改性沥青包括基质沥青和改性剂,改性剂选用SBS改性剂。集料包括矿粉、花岗岩、石英岩、玄武岩和建筑骨料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热固性塑料选用聚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作为优选,SBS改性剂占沥青混凝土总量的2.15kg。作为优选,所述集料为矿粉、玄武岩和建筑骨科,所述矿粉为石灰石矿粉,所述石灰石矿粉、玄武岩和建筑骨料分别占沥青混凝土总量的15.5kg、10kg和39.5kg。实施例3:一种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改性沥青20kg、水泥13kg、集料70kg、热固性塑料6kg、石棉碎布5kg;所述改性沥青包括基质沥青和改性剂,改性剂选用SB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凝土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改性沥青14%~20%、水泥5%~13%、集料60%~70%、热固性塑料5%~6%、石棉碎布3%~5%;/n所述改性沥青包括基质沥青和改性剂,所述改性剂选用SBS改性剂;/n所述集料包括矿粉、花岗岩、石英岩、玄武岩和建筑骨料的任意一种或多种;/n所述热固性塑料选用聚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凝土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改性沥青14%~20%、水泥5%~13%、集料60%~70%、热固性塑料5%~6%、石棉碎布3%~5%;
所述改性沥青包括基质沥青和改性剂,所述改性剂选用SBS改性剂;
所述集料包括矿粉、花岗岩、石英岩、玄武岩和建筑骨料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热固性塑料选用聚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SBS改性剂占沥青混凝土总量的1.5%~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为矿粉、玄武岩和建筑骨科,所述矿粉为石灰石矿粉,所述石灰石矿粉、玄武岩和建筑骨料分别占沥青混凝土总量的13~18%、9~11%和38~41%。


4.权利要求1~3所述沥青混凝土的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安孙庆平李扬张书宏徐立冲常晓珂丁晓磊白霜张骞陈启永李国斌王果吴亨源李万军崔卫海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征远沥青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