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面板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798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面板固定装置,面壳的底壁开有显示窗口,显示窗口的边缘的周边设有围框筋骨,显示窗口的边缘上设有闭环平台;一体化TFT屏的底面的中间设有显示区域;一体化TFT屏安装于围框筋骨内,显示区域对准显示窗口;屏支架的折弯片的底面的外侧固定于围框筋骨的上方,折弯片的底面的内侧的凸台向下压住一体化TFT屏的顶面边缘,屏支架的顶面开有连接窗口,连接窗口的边缘设有向下折弯再向内折弯形成的支撑平台,TFT板固定于支撑平台上;连接窗口边缘设有向上弯折的固定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屏支架上设置支撑平台、固定片,TFT板外露于面板表面,提高了检修的便利程度、减少了零部件的使用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面板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影音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车载面板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车载行业,大屏机的面板结构,其TFT屏由一个或两个五金支架固定,面板与主机联接使用面板前支架固定。因此现有面板的固定顺序依次为:面壳、触模屏组件(包含缓冲垫)、TFT屏组件(包含缓冲垫)、第一屏固定支架、第二屏固定支架、TFT板组件、面板前支架,结构固定可靠。但存在如下缺点:1、由于TFT板组件安装于面板内部,因此在拆机维修TFT板组件时,在面板与主机分离后,需要先拆卸面板上的面板前支架上多颗螺丝,接着将面板前支架拆卸下来,进而对TFT板组件进行维修,但这繁杂的步骤将使得售后及生产检修不方便;2、同时因装配零部件多,在窄边框大屏机为市场趋势下,往往因空间不够而无法实现;3、车载面板成本压力越来越大,紧迫需要推出满足市场低成本的结构架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面板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面板中检修不方便、零件多、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车载面板固定装置,包括面壳、一体化TFT屏、屏支架、TFT板,所述面壳的底壁开有显示窗口,所述底壁的上侧面在所述显示窗口的边缘的周边设有围框筋骨,所述底壁的上侧面在所述显示窗口的边缘上设有闭环平台,所述围框筋骨与所述闭环平台之间形成过渡槽,所述过渡槽内设有支撑筋骨;所述一体化TFT屏的底面边缘设有缓冲垫,所述一体化TFT屏的底面的中间设有显示区域;所述一体化TFT屏安装于所述围框筋骨内,所述缓冲垫与所述支撑筋骨进行接触配合,所述显示区域对准所述显示窗口;所述屏支架的底面边缘的内侧设有凸台;所述屏支架的底面边缘的外侧分别固定于所述围框筋骨的上方,所述凸台向下压住所述一体化TFT屏的顶面边缘;所述屏支架的顶面开有连接窗口,所述连接窗口的边缘设有向下的支撑平台,所述TFT板固定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连接窗口的左右两个边缘分别设有向上的固定片,在所述屏支架与主机固定时,所述连接窗口对位于所述主机内,所述固定片与所述主机连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面壳为顶部开口的壳体;所述围框筋骨的上表面高于所述闭环平台的上表面;所述支撑筋骨的上表面与所述闭环平台的上表面齐平;所述一体化TFT屏包括触摸屏与TFT屏;所述缓冲垫为泡棉;所述屏支架的边缘分别向下进行折弯形成折弯板,所述折弯板分别向所述屏支架的外侧进行折弯形成折弯片,所述折弯片的底面的外侧分别固定于所述围框筋骨的上方,所述凸台位于所述折弯片的底面的内侧。进一步地,所述围框筋骨的内侧面设有小细筋骨,所述支撑筋骨围绕所述闭环平台进行阵列分布于所述过渡槽内;所述屏支架的前后两侧的折弯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向内折弯形成小折弯部,所述小折弯部的外侧设有法兰边凸台,所述屏支架的左右两侧的折弯板分别设有铆接孔,所述法兰边凸台穿过所述铆接孔进行铆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过渡槽的外部设有定位柱、固定柱;所述折弯片的外侧设有定位孔、第一固定孔;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进行定位配合,所述固定柱与所述第一固定孔进行固定配合,以实现对所述屏支架定位与固定;所述定位柱的数量为三个,所述过渡槽的前端的外部设有所述定位柱,所述过渡槽的后端的外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定位柱,使所述定位柱呈三角形分布;所述定位孔包括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为圆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为椭圆孔,以防止累积公差造成无法装配。进一步地,所述一体化TFT屏的顶面的左侧设有TFT排线,所述TFT板的顶面的左后方设有第三TFT板插座,所述TFT板在位于所述第三TFT板插座的左侧向下开设有避让口,所述连接窗口内的左后侧边缘设有过渡折弯边,使所述TFT排线经过渡折弯边、避让口与所述第三TFT板插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平台的形状为“L”型,所述支撑平台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设有螺丝法兰边孔,至少两个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向上折弯形成的定位片;所述TFT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片进行定位配合的第四定位孔,所述TFT板上设有与所述螺丝法兰边孔进行固定配合的第二固定孔,以对所述TFT板进行定位与固定。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窗口的前端设有沉台,所述沉台内的左右两侧设有对称的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连接窗口连通为一体,所述沉台的底面高于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所述TFT板的主体固定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TFT板的前端的两个分体分别卡入所述缺口处,且所述TFT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沉台的底面齐平,所述沉台上盖有遮掩片。进一步地,所述遮掩片上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三定位孔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沉台的底面设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定位凸台位于所述缺口之间,所述定位凸台与所述第三定位孔进行定位配合。进一步地,所述主机包括主机框体,所述主机框体的前面设有主机盖;所述连接窗口的前边缘设有向上折弯形成的前导向片,所述连接窗口的后边缘设有向上折弯形成的后导向片;所述前导向片对所述主机盖进行夹紧,所述后导向片对所述主机框体进行夹紧。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片的前方设有弧形片,所述弧形片用于加强所述固定片的强度;所述固定片进入所述主机框体内的底部进行连接固定,所述固定片的外侧面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冲孔凸台,所述冲孔凸台之间设有拉伸凸台、撕裂凸台;所述主机框体的左右两侧的底部分别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前方设有方口,所述开口的前后两边分别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冲孔凸台与所述第一通孔通过第三螺丝进行固定,所述拉伸凸台与所述开口进行定位配合,所述撕裂凸台与所述方口进行预固定配合。综上所述,运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将屏支架与面壳进行安装配合,从而将一体化TFT屏安装固定于围框筋骨内,同时在屏支架的顶面设置连接窗口,连接窗口内设置支撑平台,将TFT板固定于支撑平台上,且通过在连接窗口的左右两个边缘分别设有向上的固定片,该固定片用于与主机进行连接固定,避免了面板前支架的安装,使TFT板外露于面板表面,因此在对TFT板进行检修时,将面板与主机进行分离后,即可以对TFT板直接进行检修,而无需再拆卸面板前支架,进而提高了售后以及生产检修的便利程度;通过屏支架与面壳、一体化TFT屏、TFT板之间相互配合形成的车载面板固定装置,使用的支架由现有面板中的第一屏固定支架、第二屏固定支架、面板前支架等三个支架变为一个屏支架,进而减少了零部件的使用数量,降低了对安装空间的需求,符合窄边框大屏机的市场趋势,同时零部件使用的减少也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车载面板固定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车载面板固定装置的面壳的俯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车载面板固定装置的一体化TFT屏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车载面板固定装置的一体化TFT屏的仰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车载面板固定装置的屏支架的仰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图6中C部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面板固定装置,包括面壳(1)、一体化TFT屏(2)、屏支架(3)、TFT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1)的底壁开有显示窗口(101),所述底壁的上侧面在所述显示窗口(101)的边缘的周边设有围框筋骨(102),所述底壁的上侧面在所述显示窗口(101)的边缘上设有闭环平台(104),所述围框筋骨(102)与所述闭环平台(104)之间形成过渡槽,所述过渡槽内设有支撑筋骨(105);所述一体化TFT屏(2)的底面边缘设有缓冲垫(201),所述一体化TFT屏(2)的底面的中间设有显示区域;所述一体化TFT屏(2)安装于所述围框筋骨(102)内,所述缓冲垫(201)与所述支撑筋骨(105)进行接触配合,所述显示区域对准所述显示窗口(101);所述屏支架(3)的底面边缘的内侧设有凸台;所述屏支架(3)的底面边缘的外侧分别固定于所述围框筋骨(102)的上方,所述凸台向下压住所述一体化TFT屏(2)的顶面边缘;所述屏支架(3)的顶面开有连接窗口,所述连接窗口的边缘设有向下的支撑平台(308),所述TFT板(5)固定于所述支撑平台(308)上;所述连接窗口的左右两个边缘分别设有向上的固定片(317),在所述屏支架(3)与主机(6)固定时,所述连接窗口对位于所述主机(6)内,所述固定片(317)与所述主机(6)连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面板固定装置,包括面壳(1)、一体化TFT屏(2)、屏支架(3)、TFT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1)的底壁开有显示窗口(101),所述底壁的上侧面在所述显示窗口(101)的边缘的周边设有围框筋骨(102),所述底壁的上侧面在所述显示窗口(101)的边缘上设有闭环平台(104),所述围框筋骨(102)与所述闭环平台(104)之间形成过渡槽,所述过渡槽内设有支撑筋骨(105);所述一体化TFT屏(2)的底面边缘设有缓冲垫(201),所述一体化TFT屏(2)的底面的中间设有显示区域;所述一体化TFT屏(2)安装于所述围框筋骨(102)内,所述缓冲垫(201)与所述支撑筋骨(105)进行接触配合,所述显示区域对准所述显示窗口(101);所述屏支架(3)的底面边缘的内侧设有凸台;所述屏支架(3)的底面边缘的外侧分别固定于所述围框筋骨(102)的上方,所述凸台向下压住所述一体化TFT屏(2)的顶面边缘;所述屏支架(3)的顶面开有连接窗口,所述连接窗口的边缘设有向下的支撑平台(308),所述TFT板(5)固定于所述支撑平台(308)上;所述连接窗口的左右两个边缘分别设有向上的固定片(317),在所述屏支架(3)与主机(6)固定时,所述连接窗口对位于所述主机(6)内,所述固定片(317)与所述主机(6)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载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1)为顶部开口的壳体;所述围框筋骨(102)的上表面高于所述闭环平台(104)的上表面;所述支撑筋骨(105)的上表面与所述闭环平台(104)的上表面齐平;所述一体化TFT屏(2)包括触摸屏与TFT屏;所述缓冲垫(201)为泡棉;所述屏支架(3)的边缘分别向下进行折弯形成折弯板(325),所述折弯板(325)分别向所述屏支架(3)的外侧进行折弯形成折弯片(303),所述折弯片(303)的底面的外侧分别固定于所述围框筋骨(102)的上方,所述凸台位于所述折弯片(303)的底面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车载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框筋骨(102)的内侧面设有小细筋骨(103),所述支撑筋骨(105)围绕所述闭环平台(104)进行阵列分布于所述过渡槽内;所述屏支架(3)的前后两侧的折弯板(325)的左右两端分别向内折弯形成小折弯部,所述小折弯部的外侧设有法兰边凸台,所述屏支架(3)的左右两侧的折弯板(325)分别设有铆接孔(324),所述法兰边凸台穿过所述铆接孔(324)进行铆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车载面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槽的外部设有定位柱(106)、固定柱(107);所述折弯片(303)的外侧设有定位孔、第一固定孔(306);所述定位柱(106)与所述定位孔进行定位配合,所述固定柱(107)与所述第一固定孔(306)进行固定配合,以实现对所述屏支架(3)定位与固定;所述定位柱(106)的数量为三个,所述过渡槽的前端的外部设有所述定位柱(106),所述过渡槽的后端的外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定位柱(106),使所述定位柱(106)呈三角形分布;所述定位孔包括第一定位孔(301)、第二定位孔(302),所述第一定位孔(301)为圆孔,所述第二定位孔(302)为椭圆孔,以防止累积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洪林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