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扣与卡座的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870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卡扣与卡座的装配结构,包括卡扣本体和卡座本体,卡扣本体包括卡扣底座,卡扣底座上设有卡接口,卡接口上方跨设有卡接架,卡接架上正对设置有两个夹紧板,卡座本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卡座底座,两个卡座底座之间连接有卡接板,卡接板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卡紧位,两个卡紧位之间的间距为D,两个夹紧板之间间距最小处为卡扣位,两个夹紧板的卡扣位之间的间距为L,L:D=0.65‑0.9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卡扣位和卡紧位之间的比例关系被重新调整,卡扣本体和卡扣本体卡结时的干涉量更合理,装配更顺畅,安装后稳定性更好,且产品的损坏率大大降低,几乎为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卡扣与卡座的装配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卡扣与卡座的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汽车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代步工具。转向支撑架是汽车上重要的总装部件,其支撑着汽车转向柱总成、方向盘总成、仪表板总成系统总成以及线束等零部件,其中,仪表板总成、转向支撑架以及前风窗下横梁可以总称为仪表台总成,现有技术中,在进行三者装配时经常会用到卡扣结构进行连接,当然汽车其他处的零部件间连接也多有使用卡扣结构的。传统的铁卡卡扣和对应的卡座是通过类似过盈配合的关系,即具有一定的干涉量从而实现卡紧连接的,但是目前二者的配合关系往往导致卡扣安装困难,装配不到位,甚至会破坏卡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装配的卡扣与卡座的装配结构。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卡扣与卡座的装配结构,包括卡扣本体和卡座本体,其中卡扣本体包括卡扣底座,该卡扣底座上设有卡接口,所述卡接口上方跨设有卡接架,该卡接架与所述卡扣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卡接架上正对设置有两个夹紧板;所述卡座本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卡座底座,两个卡座底座之间连接有卡接板,该卡接板伸入两个所述夹紧板之间,其关键在于:两个所述夹紧板之间间距最小处为卡扣位,所述卡接板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卡紧位,所述卡扣位扣紧在对应的卡紧位上,两个夹紧板的卡扣位之间的间距为L,两个卡紧位之间的间距为D,所述L:D=0.65-0.9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扣位和卡紧位之间的比例关系被重新调整,卡扣本体和卡扣本体卡结时的干涉量更合理,装配更顺畅,安装后稳定性更好,且产品的损坏率大大降低。作为进一步优选:上述L:D=0.856。上述夹紧板包括竖直的延伸部和“S”形的夹紧部,所述延伸部的上端与所述卡接架固定连接,所述延伸部下端与所述夹紧部的上部连接,所述夹紧部的上自由端抵紧在所述卡接板上,所述夹紧部的下自由端远离所述卡接板,两个夹紧部的上自由端之间的间距即为所述L。上述卡接板的两侧侧面从下往上逐渐相互靠近,所述卡接板的两侧面之间的夹角为α,0°<α<2°。α=1°。上述卡接板的顶部设有导向倒角。上述D=1.25mm,L=1.07mm,所述卡紧位距所述导向倒角顶部的距离为3.64mm,所述导向倒角的高度为1.55mm。上述卡接板其中一个侧面的下部朝另一个侧面凹陷形成让位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卡扣位和卡紧位之间的比例关系被重新调整,卡扣本体和卡扣本体卡结时的干涉量更合理,装配更顺畅,安装后稳定性更好,且产品的损坏率大大降低,传统的卡扣和卡座装配时,卡座的破损率约为30%,而采用本技术提供的装配结构,卡座的破损率几乎为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卡座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卡扣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卡扣与卡座的装配结构,包括卡扣本体1和卡座本体2,卡扣本体1为铁类金属件,卡座本体2为塑料件,其中卡扣本体1包括卡扣底座101,该卡扣底座101上设有卡接口,所述卡接口上方跨设有卡接架102,该卡接架102与所述卡扣底座101固定连接,所述卡接架102上正对设置有两个夹紧板103;所述卡座本体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卡座底座201,两个卡座底座201之间连接有卡接板202,所述卡座底座201和卡接板202穿过所述卡接口,且所述卡接板202伸入两个所述夹紧板103之间,两个所述卡座底座201分别位于所述卡接架102两端,两个所述夹紧板103之间间距最小处为卡扣位,所述卡接板202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卡紧位,所述卡扣位扣紧在对应的卡紧位上,两个夹紧板103的卡扣位之间的间距为L,两个卡紧位之间的间距为D,所述L:D=0.65-0.90,本实施例中,所述L:D=0.856。所述卡接架102包括两个门架状的支架,该支架的腿上端朝远离卡接板202方向弯折后又朝下弯折并与所述卡扣底座101固定连接,两个支架的顶部连接有顶板,两个支架之间形成形变让位空间,卡接架102的形状方便与卡接板202对接,对其无干涉影响;所述夹紧板103包括竖直的延伸部103a和“S”形的夹紧部103b,所述延伸部103a的上端与所述卡接架102的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延伸部103a下端与所述夹紧部103b的上部连接,所述夹紧部103b的上自由端抵紧在所述卡接板202上,所述夹紧部103b的下自由端远离所述卡接板202,两个夹紧部103b的上自由端之间的间距即为所述L。所述卡接板202其中一个侧面的下部朝另一个侧面凹陷形成让位空间204,从而方便与其他零部件的装配。所述卡接板202的两侧侧面从下往上逐渐相互靠近,所述卡接板202的两侧面之间的夹角为α,0°<α<2°,本实施例中,α=1°,所述卡接板202的顶部设有导向倒角203,所述D=1.25mm,L=1.07mm,所述卡紧位距所述导向倒角203顶部的距离为3.64mm,所述导向倒角203的高度为1.55mm,采用这种设置不仅能保证卡座本体非常顺畅的卡入卡扣本体内,且二者之间装配到位性也得到有效保证,装配时几乎不会损坏塑料的卡座本体,为企业节省了成本,且还能有效保证二者能顺畅拆分开来。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技术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扣与卡座的装配结构,包括卡扣本体(1)和卡座本体(2),其中卡扣本体(1)包括卡扣底座(101),该卡扣底座(101)上设有卡接口,所述卡接口上方跨设有卡接架(102),该卡接架(102)与所述卡扣底座(101)固定连接,所述卡接架(102)上正对设置有两个夹紧板(103);/n所述卡座本体(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卡座底座(201),两个卡座底座(201)之间连接有卡接板(202),该卡接板(202)伸入两个所述夹紧板(103)之间,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紧板(103)之间间距最小处为卡扣位,所述卡接板(202)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卡紧位,所述卡扣位扣紧在对应的卡紧位上,两个夹紧板(103)的卡扣位之间的间距为L,两个卡紧位之间的间距为D,所述L:D=0.65-0.9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扣与卡座的装配结构,包括卡扣本体(1)和卡座本体(2),其中卡扣本体(1)包括卡扣底座(101),该卡扣底座(101)上设有卡接口,所述卡接口上方跨设有卡接架(102),该卡接架(102)与所述卡扣底座(101)固定连接,所述卡接架(102)上正对设置有两个夹紧板(103);
所述卡座本体(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卡座底座(201),两个卡座底座(201)之间连接有卡接板(202),该卡接板(202)伸入两个所述夹紧板(103)之间,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紧板(103)之间间距最小处为卡扣位,所述卡接板(202)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卡紧位,所述卡扣位扣紧在对应的卡紧位上,两个夹紧板(103)的卡扣位之间的间距为L,两个卡紧位之间的间距为D,所述L:D=0.65-0.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扣与卡座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D=0.85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卡扣与卡座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板(103)包括竖直的延伸部(103a)和“S”形的夹紧部(103b),所述延伸部(103a)的上端与所述卡接架(102)固定连接,所述延伸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胜周建军高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平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