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微纳米水刀砂管的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刀砂管,尤其涉及一种超微纳米水刀砂管的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当前,国内外水刀砂管因产品主体材质(基本全部为碳化钨)的材料属性,加工工艺为:对一定长度的实芯碳化钨圆柱体棒材进行其中一端的外倒角加工(出水口)和外圆柱表面的精磨加工,再对实芯碳化钨棒材的另一端采用电火花放电工艺加工出锥形微内腔体喇叭口(进水混砂口)结构,然后通过打孔机从微内腔体底部向实芯碳化钨棒材另一端进行微通孔打孔(打穿)加工,形成内部贯穿的微小通孔,最后通过慢走丝工艺进行扩大内通孔的加工。此加工方法费时费力(主要是锥形微内腔体喇叭口的电火花放电加工和内贯穿的微通孔加工极其费时费工),且成本相当高昂,生产效率低下。而且,此加工方法的实施过程中的整体尺寸精准度(尤其是内通孔与水刀砂管外圆柱的同心度)控制方面难度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微纳米水刀砂管的制造工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微纳米水刀砂管的制造工艺,所述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微纳米水刀砂管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nS1、填料:提供第一套模具组件,所述的第一套模具组件包括模具外套和芯棒,所述的模具外套中设置有多个上下贯通的填料孔,将棒芯插入填料孔中,将微纳米碳化钨或微纳米硼化钨造粒料装入所述模具外套和芯棒之间的空间中,在填料孔的上下两端分别塞入第一塞头和第二塞头,所述的第一塞头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二塞头上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的棒芯的上下两端分别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nS2、第一次冷等静压压制:将S1中完成填料的第一套模具组件放入等静压装置中压制,形成初始料胚;/nS3、第二次冷等静压压制:提供第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微纳米水刀砂管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填料:提供第一套模具组件,所述的第一套模具组件包括模具外套和芯棒,所述的模具外套中设置有多个上下贯通的填料孔,将棒芯插入填料孔中,将微纳米碳化钨或微纳米硼化钨造粒料装入所述模具外套和芯棒之间的空间中,在填料孔的上下两端分别塞入第一塞头和第二塞头,所述的第一塞头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二塞头上设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的棒芯的上下两端分别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S2、第一次冷等静压压制:将S1中完成填料的第一套模具组件放入等静压装置中压制,形成初始料胚;
S3、第二次冷等静压压制:提供第二套模具组件,所述的第二套模具组件包括上下两侧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相对应地设置有多对贯穿孔,一对贯穿孔之间连接有软管,所述的两个支撑板之间还设置有多个螺杆,所述的螺杆的一端固定在上侧支撑板上,所述的螺杆的另一端穿过下侧支撑板,所述的螺杆的下端还螺纹连接有一螺母,将初始料胚从支撑板的贯穿孔装入软管中,将棒芯插入初始料胚中,软管的上下两侧分别塞上第一塞头和第二塞头,拧动螺母,调节上下两侧支撑板之间的距离,使上下两侧支撑板之间的距离等于初始料胚的长度,将装有初始料胚的第二套模具中放入等静压装置中压制,形成第二次料胚;
S4、将压制成型的第二次料胚进行烧结,获得水刀砂管毛胚;
S5、对水刀砂管毛胚进行外圆磨加工、端面磨加工以及倒角加工;
S6、对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琼,陈松,李佳,金墉,张铁邦,吴万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汉尼威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