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刀头一体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852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刀头一体铣刀,包括本体,刀头和通孔,所述本体为四棱柱,所述本体的底面为非正方形的菱形,所述本体的侧棱形成所述刀头,所述本体内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本体的底面和顶面,所述本体的材质为超微纳米硬质合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通孔,在方便安装铣刀的同时提高了铣刀的散热性;通过使用超微纳米硬质合金制造一体化的铣刀,有效提高了铣刀的耐用性,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刀头一体铣刀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多刀头一体铣刀。
技术介绍
在车床的机械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对产品进行多角度的加工。铣刀刀头在产品加工的过程中受到摩擦而发热,刀片容易受到损坏,而双刀头的铣刀刀具容易出现一侧受损导致另一侧因受力不均而发生加工偏差,因此现有的铣刀刀具大都为单刀头设计,在刀具受损后即进行替换,但是单刀头的铣刀一次只能加工一个零件,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多刀头一体化且耐磨的多刀头一体铣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刀头一体铣刀,包括本体,刀头和通孔,所述本体为四棱柱,所述本体的底面为非正方形的菱形,所述本体的侧棱形成所述刀头,所述本体内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本体的底面和顶面,所述本体的材质为超微纳米硬质合金。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通孔互相平行。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平行于所述本体的侧棱。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本体的底面菱形的长对角线上。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底面菱形的内夹角分别为60°和120°。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高度为10mm~600mm,所述本体的底面菱形的边长为5mm~300mm,所述通孔的半径为1mm~60mm。进一步地,所述超微纳米硬质合金为微纳米碳化钨或微纳米硼化钨。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侧面设有耐磨涂层。进一步地,所述耐磨涂层的材质为氮碳化钛、氮化钛、氮铝化钛、碳氮化铝钛或氮化铬。进一步地,所述耐磨涂层的厚度为0~800μ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多刀头一体铣刀通过设置通孔,在方便安装铣刀的同时提高了铣刀的散热性;通过使用超微纳米硬质合金制造一体化的铣刀,有效提高了铣刀的耐用性,提高了加工效率。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本体,11、底面,12、侧棱,13、顶面,14、菱形的长对角线,2、刀头,3、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此外,术语“包括”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参照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多刀头一体铣刀的实施例,包括本体1,刀头2和通孔3,所述本体1为四棱柱,所述本体1的底面11为非正方形的菱形,所述本体1的侧棱12形成所述刀头2,所述本体1内设有多个通孔3,所述通孔3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本体1的底面11和顶面13,所述本体1的材质为超微纳米硬质合金。本体1底面为非正方形,可以使侧面的四条棱形成四个刀头2,超微纳米硬质合金可以大大提高铣刀的耐磨性,同时通过一体化的刀头设计,在制造铣刀本体时在侧面预留多个刀头,有效降低铣刀在使用过程中的损坏,适合制造多刀头铣刀。多刀头同时工作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同时一体化的铣刀设计也简化了铣刀的安装流程,提高装拆效率。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通孔3互相平行,所述通孔3平行于所述本体1的侧棱12。通过将通孔3插入车床上的安装轴实现多刀头一体铣刀的安装固定,同时通孔3也可以用来散热,有效减少铣刀受摩擦产生的热量延长铣刀的使用寿命。设置多个通孔3可以防止铣刀发生转动起到固定的作用,通孔3设置的过多也会使铣刀的结构不稳,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两个通孔3。所述通孔3均匀分布在所述本体1的底面菱形的长对角线上。本实施例中,两个通孔3位于底面菱形的长对角线14上的三等分点上,可以提高铣刀安装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的底面菱形的内夹角α和β分别为60°和120°。底面非正方形可以使四棱柱的侧面形成角度不同的刀片,实现不同产品的加工需要。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的高度为10mm~600mm,本体底面11菱形的边长为5mm~300mm,通孔3的半径为1mm~60mm。通过将铣刀和通孔3的大小控制在该尺寸,或将铣刀和通孔3大小的比例控制在该尺寸情况下的比例,可以使铣刀在使用过程中整体的受力达到均衡,增加铣刀的耐用性。本实施例中,所述超微纳米硬质合金为微纳米碳化钨或微纳米硼化钨。微纳米碳化钨或微纳米硼化钨的晶粒度为0nm-500nm,使用微纳米碳化钨或微纳米硼化钨制造铣刀可以提高耐磨性。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的侧面,即刀头2表面设有耐磨涂层。所述耐磨涂层的材质为氮碳化钛(TiCN)、氮化钛(TiN)、氮铝化钛(TiAlN)、碳氮化铝钛(TiAlCN)或氮化铬(CrN)。所述耐磨涂层的厚度为0~800μm。通过在刀头2表面镀耐磨层,进一步提高刀头的耐磨性。铣刀使用超微纳米硬质合金压制成型,烧结后对外形进行精磨,之后通过CVD(化学气相沉积)、PE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或PVD(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刀头表面进行镀层,得到铣刀成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多刀头一体铣刀通过设置通孔,在方便安装铣刀的同时提高了铣刀的散热性;通过使用超微纳米硬质合金制造一体化的铣刀,有效提高了铣刀的耐用性,提高了加工效率。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刀头一体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刀头和通孔,/n所述本体为四棱柱,所述本体的底面为非正方形的菱形,所述本体的侧棱形成所述刀头,所述本体内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本体的底面和顶面,所述本体的材质为超微纳米硬质合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刀头一体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刀头和通孔,
所述本体为四棱柱,所述本体的底面为非正方形的菱形,所述本体的侧棱形成所述刀头,所述本体内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本体的底面和顶面,所述本体的材质为超微纳米硬质合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刀头一体铣刀,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互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刀头一体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平行于所述本体的侧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刀头一体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本体的底面菱形的长对角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刀头一体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底面菱形的内夹角分别为60°和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琼孙波金墉赵风兰胡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汉尼威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