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机器人自动充电对接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充电的对接机构。
技术介绍
在机器人通过导航系统进入充电对接区域以后,充电系统必须有机构和电气上的连接才能实现对机器人进行充电的功能。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机器人的设计制造精度、传感器安装位置误差和地面打滑等因素的影响以及机器人导航精度的限制,机器人的实际运动轨迹会与所规划的轨迹产生一定的位移偏差和角度偏差,这个偏差对于机器人对接充电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需要具有消除位移误差和角度误差功能的对接机构,来确保机器人充电系统实现安全有效的对接。现有的移动机器人自动充电多是采用普通的插头和插座对接,由于插头和插座分别牢固安装在机器人和充电桩上,没有位置调整机构,要实现准确的对接充电完全依靠导航系统引导机器人准确定位,以此造成了对导航定位精度要求极高,成功对接的概率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移动机器人自动充电的对接机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机器人自动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机器人自动充电对接机构,包括引导锥和对接杆,其特征在于:/n所述引导锥安装在充电座上,并连接充电电源,所述对接杆安装在移动机器人车体上,通过连接引导锥内的充电电源完成对车内电池的充电;/n所述引导锥包括喇叭形椎体(1)、滑道(11)、第一弹簧(12)、第二弹簧(15)、固定板(13)、第二转动轴(14)、充电电极板(10)和环状金属(9);/n所述喇叭形椎体(1)的半张角为45度,喇叭形椎体(1)的底部连接固定板(13),固定板(13)通过第二转动轴(14)连接到充电座,第二转动轴(14)的两侧安装第二弹簧(15),固定板(13)围绕第二转动轴(14)进行转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机器人自动充电对接机构,包括引导锥和对接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锥安装在充电座上,并连接充电电源,所述对接杆安装在移动机器人车体上,通过连接引导锥内的充电电源完成对车内电池的充电;
所述引导锥包括喇叭形椎体(1)、滑道(11)、第一弹簧(12)、第二弹簧(15)、固定板(13)、第二转动轴(14)、充电电极板(10)和环状金属(9);
所述喇叭形椎体(1)的半张角为45度,喇叭形椎体(1)的底部连接固定板(13),固定板(13)通过第二转动轴(14)连接到充电座,第二转动轴(14)的两侧安装第二弹簧(15),固定板(13)围绕第二转动轴(14)进行转动,在喇叭形椎体(1)的底部设有第一弹簧(12),充电电极板(10)安装在弹簧(12)上,在充电电极板(10)中设有滑道(11),电极板(10)可沿着滑道(11)滑动,电极板(10)滑动从而压缩第一弹簧(12),充电座上的充电电源正极连接引导锥内中心位置的充电电极板(10),作为正极的充电电极板,充电电极板(10)的外缘设有环状金属(9),环状金属(9)连接充电电源的负极;
所述对接杆包括锥体(2)、锥形前端(3)、第三弹簧(4)、第一转动轴(5)、走线槽(6)、电源正极(8)和电源负极(7);
锥体(2)的锥形前端(3)半锥角为45度,锥体(2)通过第一转动轴(5)连接移动机器人车体,第一转动轴(5)两侧设有第三弹簧(4),锥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卫兵,王硕,张云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