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再生茄培育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9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春栽茄到了结果后期可以通过再生培育出新的植株。然而目前公知的再生茄培育都是将原植株剪掉仅留一桩,使其萌发新梢,这种方法对茄的根系将产生重创,使其新梢生长缓慢,而且还会造成一个结果的断档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调节茄植株生长素分布的方法,在不剪断原植株的情况下使新梢生长迅速,结果期提前,而且不会出现结果的断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茄的栽培技术,特别是涉及再生茄的培育技术。
技术介绍
春栽茄过了结果高峰后,都会逐渐衰老,为延长茄子的结果期,人们常采用再生的方法使其恢复结果活力,目前公知的再生茄的培育都是将已经衰老的植株枝叶全部剪掉,仅留高度为10cm左右的桩,待桩上萌生新梢,再将新梢培育成新的植株,这种方法的确能收到再生的效果,但是这种方法对茄的根系将产生重创,使其新梢生长缓慢,同时,自剪去原有的老枝叶,到收获新梢上的茄这中间有30天左右的结果断档期,这不仅是产量上的损失,也是土地资源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新的再生茄培育技术,使再生茄的培育过程中不出现结果断档期,而且让再生茄新梢生长迅速,产量更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于春茄的栽培时间不一,所以当观察到茄的结果高峰已过,其日采摘量已出现下降趋势时,沿每行植株的同一方向在植株的根基刨一深度6~8cm、口部直径10~12cm的小坑,然后将植株向坑的一侧踩倒,再沿植株倒伏的方向、距植株根基部25~30cm处竖向插一50cm长的棍于土中,借助两段绳,让植株背靠棍重新直立,为避免植株弯曲时折断,植株与棍的下方绑缚点距地面高度控制在12~15cm,再摘去植株根基部与小棍下方绑缚点之间的老叶,若此段植株上尚存未够采摘龄的小茄,则在茄与地面之间垫一块塑料薄膜,原植株的根基部于5~7天后即可见萌出的新梢,待新梢上的茄开始采摘时,再自新梢基部去掉老梢。采用上述方案后可收到如下显著效果1、公知的为促进植株基部萌生新梢而剪去老梢全部枝叶的方法对植株的根部将产生重创,原因在于根部突然完全断绝了来自植株树冠的营养供应,使其大部分根系死去,从而造成新梢萌出后的生长速度缓慢,而本专利技术则保留了原植株的根部营养供应,所以新梢萌出后的生长速度十分迅速,平均第20天就开始结果。在这20天中,还可从原植株收获相当于总产量1/3以上的茄子,若截掉老梢,则会损失掉这部分产量。2、完全剪掉植株枝叶促使基部萌生新梢这是植株为延续生命而产生的一种应急反应,而本专利技术是让植株倒伏后,使其根基部的生长素浓度降低而产生出一种“顶端优势”,使植株的顶端优势发生转移,从而使新梢萌生早而且生长迅速。3、茄达到结果高峰后还要持续一月以上的结果期,所以过早剪去植株枝叶会损失产量,过晚又会错过最佳的再生时机。本专利技术在新梢的培育过程中,完全不影响原植株的结果,这就完全消除了公知的再生茄培育中的结果断档期,而且新梢的培育可以选择在最佳时机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再生茄培育法,其特征是:由于春茄的栽培时间不一,所以当观察到茄的结果高峰已过,其日采摘量已出现下降趋势时,沿每行植株的同一方向在植株的根基刨一深度6~8cm、口部直径10~12cm的坑,然后将植株向坑的一侧踩倒,再沿植株倒伏的方向、距植株根基部25~30cm处竖向插一50cm长的棍于土中,借助两段绳,让植株背靠棍重新直立,为避免植株弯曲时折断,植株与棍的下方绑缚点距地面高度控制在12~15cm,再摘去植株根基部与小棍下方绑缚点之间的老叶,若此段植株上尚存未够采摘龄的小茄,则在茄与地面之间垫一块塑料薄膜,待植株基部萌生的新梢上的茄开始采摘时,再自新梢基部去掉老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茄培育法,其特征是由于春茄的栽培时间不一,所以当观察到茄的结果高峰已过,其日采摘量已出现下降趋势时,沿每行植株的同一方向在植株的根基刨一深度6~8cm、口部直径10~12cm的坑,然后将植株向坑的一侧踩倒,再沿植株倒伏的方向、距植株根基部25~30cm处竖向插一50cm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德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