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无筋架四季豆断根栽培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6 阅读:9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无筋架四季豆在具有豆荚长、无筋、耐老化等优点的同时,却同时存在幼苗抗根腐病能力差、幼苗瘦长易倒伏、植株结荚期短的缺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筋架四季豆断根栽培法,通过切除其幼苗的根部等措施,可同时消除前述三大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筋架四季豆的栽培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将发芽后的无筋架四季豆的根部切除后再移栽的技术。
技术介绍
无筋架四季豆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一个新品种,它的优点是豆荚长、无筋、耐老化。但是它同时存在三大缺点其一是幼苗抗根腐病能力极差,以致造成大量的缺窝;其二是幼苗特别瘦长,其第一对真叶距地面可长达30cm,从而造成幼苗倒伏;其三是植株结荚期短。由于以上缺陷是与生俱来,所以通过常规的栽培技术难以克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筋架四季豆断根栽培法,以同时消除其上述的三大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先对无筋架四季豆常规育苗,当第一对真叶散开时及时将苗起出,以子叶为基准对齐,20~30苗一束,用橡皮筋栓住,用消毒后的利刀自子叶下方5cm处切断,抛弃根颈及以下的根部,5分钟内将伤口先浸沾0.1%高锰酸钾溶液10秒再浸沾0.5%的硼酸溶液5秒,浸沾深度为5cm,然后将其立于刚烧制的、温度已降至50℃以下的草木灰中30~40分钟再定植,定植的深度以子叶刚露出地面为度,然后浇灌清水,3天后再浇以淡肥。采用以上方案,可收到如下显著效果1、按通常的思维,无筋架四季豆幼苗的根甚至相当长的一段茎被切除,肯定栽不活,然而事实与人们预料的相反,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断根栽培技术,成活率为100%。经分析,原因在于幼苗初期生长的营养来源主要依靠子叶中贮存的营养,根部主要起吸收水分的作用,断根后,子叶下方的嫩茎同样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这两点是其断根栽培能达到高成活率的重要基础,加上本方案的浸蘸高锰酸钾-硼酸溶液、草木灰处理措施,使幼苗伤口能得到妥善的消毒、保护并刺激嫩茎尽快生根,这又为幼苗的成活提供了保障。2、由于四季豆根腐病病菌侵害的特定部位是根颈处,而本方案不仅切除了根,还同时切除了根颈上方5cm以上的长度,从而消除了根腐病隐患。3、本法可使幼苗的高度大幅度降低,从而彻底消除了倒伏的问题,减少了田间管理。4、通过本方案将幼苗由原来的直根系转化为须根系,这一生理变化使其根系十分发达,这为以后的高产奠定了重要基础。5、通过对比试验,断根栽培法可使无筋架四季豆的结荚高峰期比常规栽培法延长7~10天,从而提高了产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筋架四季豆断根栽培法,其特征是:先对无筋架四季豆常规育苗,当第一对真叶散开时及时将苗起出,以子叶为基准对齐,20~30苗一束,用橡皮筋栓住,用消毒后的利刀自子叶下方5cm处切断,抛弃根颈及以下的根部,5分钟内将伤口先浸沾0.1%高锰酸钾溶液10秒再浸沾0.5%的硼酸溶液5秒,浸沾深度为5cm,然后将其立于刚烧制的、温度已降至50℃以下的草木灰中30~40分钟再定植,定植的深度以子叶刚露出地面为度,然后浇灌清水,3天后再浇以淡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筋架四季豆断根栽培法,其特征是先对无筋架四季豆常规育苗,当第一对真叶散开时及时将苗起出,以子叶为基准对齐,20~30苗一束,用橡皮筋栓住,用消毒后的利刀自子叶下方5cm处切断,抛弃根颈及以下的根部,5分钟内将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德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