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缆机转盘托轮用自动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632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缆机转盘托轮用自动润滑装置,该装置包括托轮、托轮架本体,所述托轮架本体分别设置于转盘底部两侧,所述托轮架本体上均配合安装托轮,所述托轮均与所述转盘表面相互接触,所述托轮架本体上部设置润滑油涂抹机构,所述润滑油涂抹机构包括油箱,所述油箱上部设置油箱厚盖板,所述油箱一侧上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导油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避免目前成缆机转盘托轮为人工加油润滑,润滑油涂抹不均匀,不仅造成润滑油的浪费,而且使该区域润滑不足或润滑不当,会造成托轮的磨损,影响设备运行的平稳性,甚至造成设备停机及损坏,增加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和维修难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缆机转盘托轮用自动润滑装置
本技术涉及成缆机转盘托轮架
,特别涉及一种成缆机转盘托轮用自动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成缆机绝缘线芯绞合生产过程中,盘式成缆机的绞合部分有一个主轴承,空心轴的后端即在其中旋转,前后转盘均由托轮支撑;托轮与转盘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在转盘转动过程中,托轮与转盘发生相对运动,形成滑动摩擦副,该滑动摩擦副的特点为低速和重载。因此托轮表面与其对应位置的转盘之间的润滑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并需要定期润滑。目前,还没有发现专门针对成缆机转盘托轮进行润滑的装置,其润滑主要采用人工甩油的方式进行加油。采用人工方式加油润滑,每次加油量依靠操作人员估计,受经验等多种因数影响,加油时间不能固定,间隔时间较长,加油时也不能保证润滑油的均匀涂布,误差极大,不仅造成润滑油的浪费,而且使该区域润滑不足或润滑不当,会造成托轮的磨损,影响设备运行的平稳性,甚至造成设备停机及损坏,增加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和维修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成缆机转盘托轮用自动润滑装置,能够避免目前成缆机转盘托轮为人工加油润滑,润滑油涂抹不均匀,不仅造成润滑油的浪费,而且使该区域润滑不足或润滑不当,会造成托轮的磨损,影响设备运行的平稳性,甚至造成设备停机及损坏,增加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和维修难度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成缆机转盘托轮用自动润滑装置,包括托轮、托轮架本体,所述托轮架本体分别设置于转盘底部两侧,所述托轮架本体上均配合安装托轮,所述托轮均与所述转盘表面相互接触,所述托轮架本体上部设置润滑油涂抹机构,所述润滑油涂抹机构包括油箱,所述油箱上部设置油箱厚盖板,所述油箱一侧上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导油器,所述导油器的出油端与所述托轮表面相对应。所述托轮架本体通过六方螺钉Ⅲ固定设置在托轮底座上。所述托轮底座一端设置有垂直板,所述垂直板上横向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外侧设置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的螺纹孔与所述安装孔内壁相互对应,所述第二螺母上配合安装六方调节螺钉Ⅱ,所述六方调节螺钉Ⅱ的末端与所述托轮架本体一侧相互接触。所述导油器包括工业吸油毛毡,所述工业吸油毛毡一端通过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油箱内,所述工业吸油毛毡另一端与所述托轮表面相互接触。所述开口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上放置工业吸油毛毡。所述油箱底部设置油箱底座,所述油箱底座两侧设置键槽,所述油箱底座通过所述键槽和安装在所述键槽上的六方螺钉Ⅱ固定安装在所述托轮架本体上部。所述油箱一侧的开口宽度比所述工业吸油毛毡的宽度长0.2-0.3mm,所述油箱一侧的开口厚度比所述工业吸油毛毡的厚度长0.3-0.5mm。所述油箱厚盖板上部通过六方螺钉Ⅰ固定安装油箱薄盖板,所述油箱薄盖板末端设置压板,所述压板倾斜设置,所述压板末端压在所述工业吸油毛毡上部。所述油箱薄盖板上设置有顶紧安装孔,所述顶紧安装孔依次贯穿所述油箱薄盖板和所述油箱厚盖板,所述顶紧安装孔位于所述油箱薄盖板与所述压板连接处一侧,所述顶紧安装孔上设置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上配合安装六方调节螺钉Ⅰ。所述油箱薄盖板上设置有依次贯穿所述油箱薄盖板和所述油箱厚盖板的油口,所述油口上配合安装油盖,所述油箱一侧设置有油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润滑油涂抹机构将润滑油均匀涂抹在托轮上,解决了人工加油润滑,润滑油涂抹不均匀,造成润滑油的浪费,且润滑不足或润滑不当,会造成托轮的磨损,影响设备运行的平稳性,甚至造成设备停机及损坏,增加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和维修难度的问题,其中,为了提高工作稳定性,防止托轮架本体由于转盘转动带来的振动,使得托轮架本体也发生振动,而偏离工作位置,因此,在托轮架本体底部设置托轮底座,并通过六方螺钉Ⅲ固定,在托轮架本体放置在托轮底座上部之后,需要对托轮架本体的位置进行微调,保证托轮能够稳定支撑转盘,本技术在托轮底座一端设置垂直板,在垂直板上水平设置第二螺母和六方调节螺钉Ⅱ,在转动第二螺母时,可以使得六方调节螺钉Ⅱ向托轮架本体方向移动,来调整托轮与转盘之间的位置,润滑油涂抹机构包括油箱,油箱的开口上设置导油器,通过导油器将润滑油涂抹在托轮表面,完成托轮与转盘之间的润滑,导油器为工业吸油毛毡,工业吸油毛毡一端将油箱中的润滑油吸出后,渗透传递到托轮表面,随着托轮与转盘之间的相对转动,润滑油被均匀涂抹在托轮表面,由于工业吸油毛毡是采用羊毛制成,利用加工粘合而成,能迅速吸收本身重量数十倍的油污,而且不吸水,具有比重小,重量轻,浮于水面,吸油后不变形、不松散、不受温度影响、耐酸碱、不腐蚀、易于储存等特点,保油性能好,富有弹性,耐磨损,能反复使用,特适合吸附黏度比较高的油品等特性,因此,工业吸油毛毡能够持续不间断地将润滑油涂抹在托轮表面,为了方便工业吸油毛毡的取放,油箱一侧的开口宽度比工业吸油毛毡的宽度长0.2-0.3mm,油箱一侧的开口厚度比工业吸油毛毡的厚度长0.3-0.5mm,为了安装拆卸以及维护的方便,油箱底部设置油箱底座,油箱底座通过键槽和安装在键槽上的六方螺钉Ⅱ固定安装在托轮架本体上部,油箱厚盖板的宽度与油箱的宽度相同,油箱厚盖板的长度与油箱靠近转盘端有一凸台外端与油箱另一端长度相同,这样的尺寸设计会伸出的工业吸油毛毡水平方向上获得最大支撑,油箱薄盖板靠近转盘端有带一定斜度的压板,使工业吸油毛毡贴近托轮外端,油箱薄盖板和油箱厚盖板安装有油盖,便于CKD220极压型齿轮油的注入,安装在油箱薄盖板和油箱厚盖板上的六方调节螺钉Ⅰ便于调整工业吸油毛毡调整到一定位置后,对其压实。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油箱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工作状态图。其中,1、工业吸油毛毡,2、六方调节螺钉Ⅰ,3、油盖,4、六方螺钉Ⅰ,5、油箱薄盖板,5.1、压板,6、油箱,6.1、键槽,6.2、油箱底座,6.3、凸台,7、油窗,8、第一螺母,9、CKD220极压型齿轮油,10、托轮,11、托轮架,12、转盘,13、六方螺钉Ⅱ,14、六方螺钉Ⅲ,15、第二螺母,16、六方调节螺钉Ⅱ、17、托轮底座和18、油箱厚盖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一种成缆机转盘托轮用自动润滑装置,包括托轮10、托轮架本体11,托轮架本体11分别设置于转盘12底部两侧,托轮架本体11上均配合安装托轮10,托轮10均与转盘12表面相互接触,托轮架本体11上部设置润滑油涂抹机构,润滑油涂抹机构包括油箱6,油箱6上部设置油箱厚盖板18,油箱6一侧上部设置有开口,开口上设置导油器,导油器的出油端与托轮10表面相对应,托轮架本体11通过六方螺钉Ⅲ14固定设置在托轮底座17上,托轮底座17一端设置有垂直板,垂直板上横向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外侧设置第二螺母15,第二螺母15的螺纹孔与安装孔内壁相互对应,第二螺母15上配合安装六方调节螺钉Ⅱ16,六方调节螺钉Ⅱ16的末端与托轮架本体11一侧相互接触,导油器包括工业吸油毛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缆机转盘托轮用自动润滑装置,包括托轮(10)、托轮架本体(11),所述托轮架本体(11)分别设置于转盘(12)底部两侧,所述托轮架本体(11)上均配合安装托轮(10),所述托轮(10)均与所述转盘(12)表面相互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轮架本体(11)上部设置润滑油涂抹机构,所述润滑油涂抹机构包括油箱(6),所述油箱(6)上部设置油箱厚盖板(18),所述油箱(6)一侧上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导油器,所述导油器的出油端与所述托轮(10)表面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缆机转盘托轮用自动润滑装置,包括托轮(10)、托轮架本体(11),所述托轮架本体(11)分别设置于转盘(12)底部两侧,所述托轮架本体(11)上均配合安装托轮(10),所述托轮(10)均与所述转盘(12)表面相互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轮架本体(11)上部设置润滑油涂抹机构,所述润滑油涂抹机构包括油箱(6),所述油箱(6)上部设置油箱厚盖板(18),所述油箱(6)一侧上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导油器,所述导油器的出油端与所述托轮(10)表面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缆机转盘托轮用自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轮架本体(11)通过六方螺钉Ⅲ(14)固定设置在托轮底座(1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成缆机转盘托轮用自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轮底座(17)一端设置有垂直板,所述垂直板上横向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外侧设置第二螺母(15),所述第二螺母(15)的螺纹孔与所述安装孔内壁相互对应,所述第二螺母(15)上配合安装六方调节螺钉Ⅱ(16),所述六方调节螺钉Ⅱ(16)的末端与所述托轮架本体(11)一侧相互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缆机转盘托轮用自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器包括工业吸油毛毡(1),所述工业吸油毛毡(1)一端通过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油箱(6)内,所述工业吸油毛毡(1)另一端与所述托轮(10)表面相互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成缆机转盘托轮用自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上设置有凸台(6.3),所述凸台(6.3)上放置工业吸油毛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伟
申请(专利权)人:白银有色长通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