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燃料电池的氢气输送装置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045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的氢气输送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进气腔、排气腔、金属钯以及转运组件,进气电磁阀及进气流量计,排气电磁阀及排气流量计,在排气腔上设置真空泵以及加热组件,在进气腔上设置降温组件;进气流量计及排气流量计将流量信号反馈至控制组件;控制组件控制进气电磁阀、排气电磁阀、真空泵、加热组件以及降温组件;控制方法为,S1、进气腔降温;S2、氢气瓶供气;S3、第一次转移金属钯;S4、排气腔抽真空;S5、加热金属钯;S6、向电堆供气;S7、第二次转移金属钯。实现净化氢气,将氢气中混杂的其他气体排出,不会出现催化剂中毒,延长电池寿命;两块金属钯交替使用,可以无缝对接,保证净化氢气的连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氢燃料电池的氢气输送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氢燃料电池的应用
,尤其是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的氢气输送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其基本原理是电解水的逆反应,把氢和氧分别供给阳极和阴极,氢通过阳极向外扩散和电解质发生反应后,放出电子通过外部的负载到达阴极。由于氢燃料电池根据其本身的特性,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从而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市场上氢气大部分来自燃油等有机物中提炼出来,氢气中混有一氧化碳、硫、氨气等杂质,当氢气中混有一氧化碳、硫、氨气时,会使电堆中催化剂中毒,影响氢燃料电池寿命。钯是银白色过渡金属,较软,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能锻造、压延和拉丝,块状金属钯能吸收大量氢气,常温下,1体积海绵钯可吸收900体积氢气,1体积胶体钯可吸收1200体积氢气,而加热到40~50℃,吸收的氢气即大部释出。由于金属钯的这种特性,可以解决氢燃料电池中燃料不纯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是提供一种可以对氢气进行提纯并输送至电堆内的氢燃料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氢燃料电池的氢气输送装置,设置于氢气瓶与电堆之间的输送管道(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于氢气瓶的进气腔(2)、连接于电堆的排气腔(3)、用于吸收及排放氢气的金属钯(4)以及用于将金属钯(4)在进气腔(2)与排气腔(3)之间来回运输的转运组件,与所述的进气腔(2)连接的输送管道(1)上设置进气电磁阀(5)及进气流量计(6),与所述的排气腔(3)连接的输送管道(1)上设置排气电磁阀(7)及排气流量计(8),在所述的排气腔(3)上设置真空泵(9)以及加热组件(10),在所述的进气腔(2)上设置降温组件(11);所述的进气流量计(6)及排气流量计(8)将检测的流量信号反馈至控制组件;所述的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燃料电池的氢气输送装置,设置于氢气瓶与电堆之间的输送管道(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于氢气瓶的进气腔(2)、连接于电堆的排气腔(3)、用于吸收及排放氢气的金属钯(4)以及用于将金属钯(4)在进气腔(2)与排气腔(3)之间来回运输的转运组件,与所述的进气腔(2)连接的输送管道(1)上设置进气电磁阀(5)及进气流量计(6),与所述的排气腔(3)连接的输送管道(1)上设置排气电磁阀(7)及排气流量计(8),在所述的排气腔(3)上设置真空泵(9)以及加热组件(10),在所述的进气腔(2)上设置降温组件(11);所述的进气流量计(6)及排气流量计(8)将检测的流量信号反馈至控制组件;所述的控制组件控制进气电磁阀(5)、排气电磁阀(7)、真空泵(9)、加热组件(10)以及降温组件(11)的开启与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燃料电池的氢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腔(2)与排气腔(3)由转运组件以及设置于转运组件外侧的壳体(12)组成,所述的壳体(12)呈圆形且内部为空腔,所述的转运组件设置于空腔内,所述的转运组件包括设置于壳体(12)圆心处的转动轴(13)、驱动转动轴(13)转动的电机、由转动轴(13)柱面向外伸出的挡板(14)以及固定于挡板(14)上且置于挡板(14)与壳体(12)之间的密封垫(15);所述的挡板(14)至少两个,所述的挡板(14)将壳体(12)的内腔分为进气腔(2)与排气腔(3);在所述的进气腔(2)与排气腔(3)内均设置一金属钯(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燃料电池的氢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腔(2)至少一个,所述的排气腔(3)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燃料电池的氢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轴(13)柱面向外伸出固定部(16),所述的金属钯(4)设置于固定部(16)上,在每个所述的进气腔(2)以及每个排气腔(3)内均设置一固定部(1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燃料电池的氢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兵许峻峰张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