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水位软土桥头路基的处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91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水位软土桥头路基的处治结构,包括:浮力体,设置于软土层的地下水位以下,且为体积密度不大于1.0g/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水位软土桥头路基的处治结构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中深厚软基地层的防沉降处治
,具体涉及一种高水位软土桥头路基的处治结构。
技术介绍
深厚软基地区由于其土层通常具有:压缩性高、强度低、渗透性小、固结缓慢、且灵敏度高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修建公路时,如不对其下软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治,在其上路堤荷载的作用下,软土层固结压缩,产生较大沉降,对后期运营影响安全与舒适影响较大。特别是在桥头路基段,由于桥梁桩基往往支承在其下的硬持力层上,故完工后不再产生沉降,而与桥梁相连的桥头路基段,受造价与技术、施工可行性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采取深入到深厚软基层的处治方案。这就导致公路完工运行一段时间后,桥头与路基段出现有较大差异沉降,为使得该差异不影响通行质量,现有处治方式中,通常是在桥梁和桥头路基之间设置一定长度的过渡段进行顺接过渡,从而缓解差异性沉降。然而,若软基厚度较大(厚度达到50~60m),地下水位较高,根据理论,其变形压缩层(附加应力小于等于自重应力的0.1倍的地层)较厚,设置桥头过渡段的处治方式难以在这种环境下实现,而常规的处治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水位软土桥头路基的处治结构,设置在桥头路基段路面结构层下方的土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n浮力体,设置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体内,且为体积密度不大于1.0g/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水位软土桥头路基的处治结构,设置在桥头路基段路面结构层下方的土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浮力体,设置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体内,且为体积密度不大于1.0g/cm3的不透水材质,所述浮力体沿道路的通行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每一浮力体沿道路的宽度方向水平设置;
顶管,在每一所述浮力体的上部各设置一个,且与浮力体同向水平布置,所述顶管为一侧开口的半管结构,顶管的开口扣合在浮力体的上表面;及
刚性连接体,连接在相邻两顶管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水位软土桥头路基的处治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斐张东长李海平阎宗岭徐建强苟栋元王洋刘朝辉付玉
申请(专利权)人: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