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动力混合调节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672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动力混合调节池,包括池体及设置在池体内的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混合池、设置在混合池内的搅拌组件及延伸至混合池内的若干进液管;所述混合池上端具有一架设在混合池上的安装条,侧壁上均布设置若干溢流口;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轴、均布固定在转轴上端部的推板、固定在推板下方的转轴侧壁上的若干搅拌轴;若干所述推板呈环形均布设置在转轴侧壁上,并呈倾斜状设置;所述进液管从池体外侧贯穿池体侧壁并延伸至混合池内,处在推板上方,靠近推板的一侧向下折弯呈倾斜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流作用推动搅拌组件转动,从而实现各类废水的混合,无需使用动力驱动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动力混合调节池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无动力混合调节池。
技术介绍
废水处理的达标排放是环保行业的重中之重,其处理包含多种处理工序,首先第一步采用调节池,该调节池主要有如下作用:1、初步沉降、分离;2、调节水质,使水质能够均衡一些,有利于下一道工序;3、调节水量,如果进水不是匀速的,调节池就可以进行调节;4、可实现事故缓冲的作用,如果后面的处理工序出现小的故障,废水可在调节池做短暂的贮存,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生产工序因废水不能排除而停机;过程中,为保证各类废水能够均衡,需要进行搅拌,常用的搅拌方法采用机械搅拌或者空气曝气搅拌,此种搅拌均需要提供动力进行驱动,具有一定的能源消耗,因此本技术研制了一种无动力混合调节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经检索,未发现与本技术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动力混合调节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调节池需通过动力驱动进行搅拌而产生一定能源消耗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动力混合调节池,包括池体及设置在池体内的混合装置;所述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动力混合调节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及设置在池体内的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设置在池体内侧上端,并通过若干筋板与池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混合池、设置在混合池内的搅拌组件及延伸至混合池内的若干进液管;所述混合池呈上端开口的柱形结构,上端具有一架设在混合池上的安装条,侧壁上均布设置若干溢流口;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轴、均布固定在转轴上端部的推板、固定在推板下方的转轴侧壁上的若干搅拌轴;所述转轴上下两端分别与安装条及混合池下端面活动连接;若干所述推板呈环形均布设置在转轴侧壁上,并呈倾斜状设置;所述进液管从池体外侧贯穿池体侧壁并延伸至混合池内,处在推板上方,靠近推板的一侧向下折弯呈倾斜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动力混合调节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及设置在池体内的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设置在池体内侧上端,并通过若干筋板与池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混合池、设置在混合池内的搅拌组件及延伸至混合池内的若干进液管;所述混合池呈上端开口的柱形结构,上端具有一架设在混合池上的安装条,侧壁上均布设置若干溢流口;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轴、均布固定在转轴上端部的推板、固定在推板下方的转轴侧壁上的若干搅拌轴;所述转轴上下两端分别与安装条及混合池下端面活动连接;若干所述推板呈环形均布设置在转轴侧壁上,并呈倾斜状设置;所述进液管从池体外侧贯穿池体侧壁并延伸至混合池内,处在推板上方,靠近推板的一侧向下折弯呈倾斜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红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