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万米吊糙的煮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蚕茧加工的煮茧缫丝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降低万米吊糙的煮茧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的蚕茧质量还存在着万米吊糙次数多而影响缫丝效率和生丝质量。发生吊糙的主要原因多为茧丝纤维分裂变异、丝胶凝集,煮茧过熟或索绪过久、形成部分丝缕紊乱成糙块,茧内层煮的过熟、蛹衬变形不脱蛹等。因此,在煮茧时,采用充分渗透、充分煮熟的方法,使茧层丝胶充分膨润软化和适当溶解,在煮茧后期的调整部,进一步强化调整茧外层与茧内层的煮熟程度一致性,使茧外层的丝胶得到适当的凝固收敛,又使茧内层的丝胶充分膨润,并在出口和桶汤中继续对茧外层丝胶进行冷却保护,使之煮熟茧具有较强的抗索绪和抗剥离张力的能力。此外,自动缫丝的索绪力较大,煮茧过熟的蚕茧易被索成蓬糙茧,所以,缫丝车头的二次煮茧,采用降低温度的措施。从而在缫丝时减少丝条故障,降低吊糙次数。所以,在煮茧工序中,采用适当的工艺技术,控制蚕茧层丝胶的膨润程度,对于降低万米吊糙次数,提高生丝品质和缫丝效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生产精品生丝的重要保障。专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万米吊糙的煮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在煮茧机的上槽进行浸渍处理;/n(2)蒸煮室:增加蒸汽作用;/n(3)调整部:调整中水段温度为90-95℃;调整后动摇段温度为80-85℃;调整静煮段温度为55-75℃;/n(4)保护段温度为35-50℃;/n(5)缫丝车头二次煮茧的温度为80-8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万米吊糙的煮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煮茧机的上槽进行浸渍处理;
(2)蒸煮室:增加蒸汽作用;
(3)调整部:调整中水段温度为90-95℃;调整后动摇段温度为80-85℃;调整静煮段温度为55-75℃;
(4)保护段温度为35-50℃;
(5)缫丝车头二次煮茧的温度为80-8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良均,杨明英,徐向宏,吴海平,帅亚俊,潘美良,马焕艳,章朝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