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塑成型复合材料用长竹纤维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4202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塑成型复合材料用长竹纤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用三级光辊碾压设备将竹片碾压并冲洗得到松散状的竹带,用竹材基本组织、菌种加入至浸提液发酵后,分离纯化得到生物酶,再与木聚糖酶、果胶酶和水混合得到酶制剂,将竹带用激活后的酶制剂酶处理后,经水洗、沥干、开松和干燥得到模塑成型复合材料用长竹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模塑成型复合材料用长竹纤维长度长,细度细,且拉强度大,抗断裂强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塑成型复合材料用长竹纤维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竹材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模塑成型复合材料用长竹纤维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竹纤维制备技术主要有碾压开纤法、机械铣削法、机械梳理法、裂解开纤法、闪爆脱胶法、化学机械法和生物脱胶法,前五种方法属于物理机械方法,分离制取得到粗竹纤维;后两种属于物理-生化联合法,将竹纤维中的纤维与胶质分离的方法,得到精细化竹纤维。其中物理机械法和生物脱胶法具有环境污染小的优点,工艺耗时长、纤维质量较差的缺点;化学机械法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但是可以获得质量可控的竹纤维。利用单一的竹纤维制备方法和生产工艺获得的竹纤维尺寸较小和性能差异较大,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联合的方式,生产性能稳定的竹纤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塑成型复合材料用长竹纤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模塑成型复合材料用长竹纤维长度长,细度细,且拉强度大,抗断裂强度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塑成型复合材料用长竹纤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塑成型复合材料用长竹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nS1、竹材前期处理:采伐新鲜竹材,截断去节加工成竹筒,竹筒剖分成4片~8片,去除竹黄侧,保留竹青侧后,得到竹片;/nS2、竹片碾压:采用三级光辊碾压设备将S1中得到的竹片顺向碾压同时在碾压过程中用清水对所述竹片进行冲洗,最终得到松散状的竹带;碾压工艺条件为:将所述竹片依次在辊间间距为3.2mm~4.3mm的条件下碾压,然后在辊间间距为1.8mm~2.2mm的条件下碾压,最后在辊间间距为0.7mm~1mm的条件下碾压;/nS3、酶制剂的制备:去除竹材的维管束,得到竹材基本组织,然后研磨成粒径≤50μm的竹材基本组织粉末,将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塑成型复合材料用长竹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S1、竹材前期处理:采伐新鲜竹材,截断去节加工成竹筒,竹筒剖分成4片~8片,去除竹黄侧,保留竹青侧后,得到竹片;
S2、竹片碾压:采用三级光辊碾压设备将S1中得到的竹片顺向碾压同时在碾压过程中用清水对所述竹片进行冲洗,最终得到松散状的竹带;碾压工艺条件为:将所述竹片依次在辊间间距为3.2mm~4.3mm的条件下碾压,然后在辊间间距为1.8mm~2.2mm的条件下碾压,最后在辊间间距为0.7mm~1mm的条件下碾压;
S3、酶制剂的制备:去除竹材的维管束,得到竹材基本组织,然后研磨成粒径≤50μm的竹材基本组织粉末,将所述竹材基本组织粉末、菌种加入至浸提液中,在温度为30℃~50℃的条件下发酵24h~28h,得到发酵料;将发酵料加入至浓度为0.05mol/L的生理盐水中,在室温下震荡提取1h~2h后,用纱布过滤,将滤液在转速为4000r/min~5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0min~20min,取上清液,得到酶粗液,然后对所述酶粗液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生物酶;将所述生物酶、木聚糖酶、果胶酶和水混合均匀,得到酶制剂;所述菌种为芽孢杆菌、黑曲霉或者米曲霉;所述浸提液为柠檬酸-磷酸缓冲液、醋酸钠缓冲液或者丙二酸缓冲液;
S4、竹带酶处理:向S3中得到的酶制剂中加入葡萄糖,然后在室温的条件下放置2h,激活酶制剂,然后将S2中得到的竹带在温度为25℃~35℃的激活后的酶制剂中浸泡1.5h~2h,然后在转速为1500r/min~2500r/min的条件下离心30s,静置1min~30min后,在转速为1500r/min~2500r/min的条件下离心30s,静置1h后取出竹带,得到酶处理的竹带;
S5、竹带开松:将S4中得到酶处理的竹带经水洗、沥干后,用开松机从竹带中抽离束状长纤维,得到长度为50mm~250mm的束状竹纤维预成品;所述开松机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位置相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福王戈程海涛郑海军顾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