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横向外凸筋多楔轮旋压加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184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横向外凸筋多楔轮旋压加工工装,包括一对相互配合的上模、下模,上模与下模共同配合实现对工件的定位安装;所述上模包括一上模座,上模座的中部位置具有第一定心通孔;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杆、下模座、下模内板,在下模内板的中部具有第二定心通孔,在下模杆的中部位置具有第三定心盲孔,通过一定心杆依次穿过第一定心通孔、第二定心通孔、第三定心盲孔后实现上模座、下模内板、下模杆的定心;一旋压组件,所述旋压组件包括一设置于上、下模旁侧旋压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加工工装多楔槽加工方便,而且加工出的多楔槽表面光滑,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横向外凸筋多楔轮旋压加工工装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楔轮加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带横向外凸筋多楔轮旋压加工工装。
技术介绍
减震皮带轮为引擎部分重要的一项零件,相较于一般的普利盘,减震皮带轮需要更多技术的結合,不仅要有一般普利盘的效能,更需要达到減震避免噪音的功能,此項技术可以增加各种交通工具在运作时的稳定性以及噪音的降低。减震皮带轮包括内轮、外轮以及橡胶圈夹层,内轮靠键槽连接曲轮,外轮上有楔形齿,用于连接皮带,内外轮之间有一条减震的橡胶圈夹层。目前,在对带有楔形齿的外轮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常用的加工方式采用的是厚壁钢管车削加工完成,其缺点为加工时间长、耗料多,而且多楔槽不光滑,进而导致皮带寿命短,而且传统的加工工艺采用锻件或铸件毛坯车削加工而成,材料和加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方便、成本低的带横向外凸筋多楔轮旋压加工工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横向外凸筋多楔轮旋压加工工装,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一对相互配合的上模、下模,上模与下模共同配合实现对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横向外凸筋多楔轮旋压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对相互配合的上模、下模,上模与下模共同配合实现对工件的定位安装;/n所述上模包括一上模座,上模座为一由第一圆盘段与第一圆柱段共同构成的T字形结构,在第一圆盘段的中部位置具有一延伸至第一圆柱段的盲孔,在第一圆柱段的中部位置具有第一定心通孔;/n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杆、下模座、下模内板,下模杆为一由第二圆盘段与第二圆柱段共同构成的T字形结构,所述下模座为一由第三圆盘段与第三圆柱段共同构成的倒T字形结构,在下模座的第三圆盘段的内部具有一容下模杆的第二圆盘段嵌入安装的通孔,在下模座的第三圆柱段的中部位置具有一容上模座的第一圆柱段及下模内板嵌入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横向外凸筋多楔轮旋压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相互配合的上模、下模,上模与下模共同配合实现对工件的定位安装;
所述上模包括一上模座,上模座为一由第一圆盘段与第一圆柱段共同构成的T字形结构,在第一圆盘段的中部位置具有一延伸至第一圆柱段的盲孔,在第一圆柱段的中部位置具有第一定心通孔;
所述下模包括下模杆、下模座、下模内板,下模杆为一由第二圆盘段与第二圆柱段共同构成的T字形结构,所述下模座为一由第三圆盘段与第三圆柱段共同构成的倒T字形结构,在下模座的第三圆盘段的内部具有一容下模杆的第二圆盘段嵌入安装的通孔,在下模座的第三圆柱段的中部位置具有一容上模座的第一圆柱段及下模内板嵌入的凹槽,且该凹槽与第三圆盘段上的通孔相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江伟徐红梅曹进蔡建刚严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福乐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