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模内搓压型两面无毛刺冲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182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模内搓压型两面无毛刺冲压机构,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其上方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左右两端通过连接板与底座连接固定,所述底座上端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下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上方的安装架上设有冲压导向孔,所述冲压导向孔中滑动配合有冲压柱,所述冲压柱下端可拆卸设有与下模组件相配合的冲压头,所述冲压柱上端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与安装架之间通过第二复位弹簧连接固定,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冲压头与下模组件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装置的弊端进行设计,可以完成对工件冲压表面进行往复搓压操作,实现无毛刺冲压,同时还可以实现下模块的切换,降低取料耽误的时间,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模内搓压型两面无毛刺冲压机构
本技术涉及冲压设备
,具体是一种连续模内搓压型两面无毛刺冲压机构。
技术介绍
板料,模具和设备是冲压加工的三要素。按冲压加工温度分为热冲压和冷冲压。前者适合变形抗力高,塑性较差的板料加工;后者则在室温下进行,是薄板常用的冲压方法。它是金属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也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技术。现有冲压机构在进行冲压时候会对工件表面进行挤压,在挤压头回撤时又会与工件表面产生摩擦,从而在工件表面产生相应的毛刺,一般需要后期对毛刺进行打磨,才能对工件表面进行修复,打磨也是通过不断的对工件表面进行挤压摩擦,基于此原理,现在提供一种可以对工件表面不断的搓压,从而消除毛刺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模内搓压型两面无毛刺冲压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续模内搓压型两面无毛刺冲压机构,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其上方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左右两端通过支撑板与底座连接固定,所述底座上端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模内搓压型两面无毛刺冲压机构,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其上方的安装架(13),所述安装架(13)左右两端通过支撑板(14)与底座(1)连接固定,所述底座(1)上端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下模组件(2);/n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件(2)上方的安装架(13)上设有冲压导向孔(131),所述冲压导向孔(131)中滑动配合有冲压柱(16),所述冲压柱(16)下端可拆卸设有与下模组件(2)相配合的冲压头(15),所述冲压柱(16)上端安装有顶板(12),所述顶板(12)与安装架(13)之间通过第二复位弹簧连接固定,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冲压头(15)与下模组件(2)分离;/n所述顶板(12)右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模内搓压型两面无毛刺冲压机构,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其上方的安装架(13),所述安装架(13)左右两端通过支撑板(14)与底座(1)连接固定,所述底座(1)上端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下模组件(2);
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件(2)上方的安装架(13)上设有冲压导向孔(131),所述冲压导向孔(131)中滑动配合有冲压柱(16),所述冲压柱(16)下端可拆卸设有与下模组件(2)相配合的冲压头(15),所述冲压柱(16)上端安装有顶板(12),所述顶板(12)与安装架(13)之间通过第二复位弹簧连接固定,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冲压头(15)与下模组件(2)分离;
所述顶板(12)右端连接用于带动冲压柱(16)上下运动的驱动组件;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贯穿安装架(13)上下端面的导向套(10),所述导向套(10)中滑动配合有上端与顶板(12)连接的导向杆(11),所述导向杆(11)下端连接与底座(1)平行设置的受力板(4);
所述受力板(4)下侧面与底座(1)之间通过第一复位弹簧(3)连接固定;
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安装架(13)右上侧的安装缺口(94),所述安装缺口(94)中设有转动盘(9),所述转动盘(9)中心位置的固定轴与设置在安装架(13)上的轴承座转动连接,固定轴的一端设有从动带轮(93),从动带轮(93)通过皮带与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所述转动盘(9)外侧阵列分布有若干个第一驱动凸起(91)和第二驱动凸起(92),第一驱动凸起(91)的凸起高度与第二驱动凸起(92)的高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模内搓压型两面无毛刺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件(2)包括第一下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卓轩
申请(专利权)人:香江精密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