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钢活底料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295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电弧炼钢炉的废钢活底料罐,二瓣球形活底径线对称两侧各有一拉索孔,每瓣球形活底分别与两对对称的回转臂固定联接,回转臂的上端与固定在罐体外周的加强箍上的支架铰接。与常用的链节扇形活底料罐相比,造价低,操作使用方便,并可延长料罐与电弧炉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领域电弧炼钢炉的附属设备,特别是废钢料罐。废钢活底料罐系冶金、机械工业中电弧炼钢炉必备的附属设备之一。目前电弧炼钢炉盛装废钢料罐,罐底多为由链节组成扇形,由6~8片扇形链节用钢丝绳连结集成罐底。盛废钢料时将罐放入料罐坑内装料,入炉后拉脱绳扣,罐底伸开,废钢落入炉内。采用这种料罐存有如下缺陷1、每用一次料罐,必须重新系扣;2、抽开绳扣,罐底链节常有废钢尖角插入,卸料不顺;3、与电炉炉墙碰击、摩损使炉寿命降低10~15%;4、链板和销钉经常摩损,每500~600炉次就需检查、更换,并且维修不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料罐结构带来的缺点,提供一种二瓣球形活底结构,使用方便、寿命长的料罐。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废钢活底料罐包括罐体、活底、挂耳。二瓣球形活底径线对称两侧各有一拉索孔,每瓣球形活底分别与两对对称的回转臂固定联接,回转臂的上端与固定在罐体外周的加强箍上的支架铰接。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拴在拉索孔上的钢丝绳拉动活底带动回转臂以支架上的铰接点为圆心向上翻转,当回转臂上旋60°时,两瓣活底完全打开,废钢料自动卸下;松动钢丝绳,两瓣活底在重力作用下复位闭合。该罐省去了人工系扣,操作方便;避免了链节与电炉炉墙的碰撞摩擦,延长了电炉使用寿命;不需要设料罐坑,节省9~10m2作业面积;罐底采用钢板结构,使用寿命长,正常可使用8~10年,且与链节组成的罐底相比降低成本10~15%。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示意图;附图2为图1的俯视图。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作描述。废钢活底料罐,包括罐体5、活底7、挂耳13,二瓣球形活底7径线对称两侧各有一拉索孔6,每瓣球形活底7分别与两对称的回转臂912固定联接,回转臂912的上端与固定在罐体5外周的加强箍1上的支架14铰接。回转臂9与动力臂4相交成夹角且为一体夹角既可以为钝角也可以为锐角,交点处由回转臂轴8固定在支架14上,动力臂4与连杆10铰接;回转臂12与受力臂11直角相交且为一体,交点处由回转臂轴(2)固定在支架14上,受力臂11与连杆10铰接。支架14外护盖上留有观察加油孔3。当回转臂9与动力臂4夹角成钝角时,回转臂9上旋,动力臂4下旋经连杆10下压受力臂11给回转臂12一个上旋力,使活底7更易打开。权利要求1.废钢活底料罐,包括罐体、活底、挂耳、其特征在于二瓣球形活底径线对称两侧各有一拉索孔,每瓣球形活底分别与两对对称的回转臂、固定联接,回转臂、的上端与固定在罐体外周的加强箍上的支架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钢活底料罐,其特征在于回转臂(9)与动力臂4相交成夹角且为一体,交点处由回转臂轴8固定在支架14上,动力臂4与连杆10铰接;回转臂12与受力臂11直角相交且为一体,交点处由回转臂轴2固定在支架14上,受力臂11与连杆10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钢活底料罐,其特征在于支架14外护盖上留有观察加油孔3。专利摘要用于电弧炼钢炉的废钢活底料罐,二瓣球形活底径线对称两侧各有一拉索孔,每瓣球形活底分别与两对对称的回转臂固定联接,回转臂的上端与固定在罐体外周的加强箍上的支架铰接。与常用的链节扇形活底料罐相比,造价低,操作使用方便,并可延长料罐与电弧炉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27D3/12GK2176526SQ93232058公开日1994年9月7日 申请日期1993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1993年10月18日专利技术者罗维声, 孙丰收 申请人:淄博昌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废钢活底料罐,包括罐体[5]、活底[7]、挂耳[19]、其特征在于:二瓣球形活底[7]经线对称两侧各有一拉索孔[6],每瓣球形活底[10]分别与两对对称的回转臂[9]、[12]固定联接,回转臂[9]、[12]的上端与固定在罐体[5]外周的加强箍[1]上的支架[14]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维声孙丰收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昌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