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热管理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2427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及车辆,涉及电动车辆技术领域。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循环回路,第一循环回路中依次串接有第一水泵、驱动电机、散热器以及第一换热器;第二循环回路,第二循环回路依次串接有第二水泵、电池、第二换热器;管路切换单元,管路切换单元具有多个连接口,管路切换单元串接在第二循环回路中,且至少一个连接口与第二换热器串接;其中,第一换热器具有四个连接口,其中两个串接在第一循环回路中,另外两个接口分别与第二循环回路以及管路切换单元的一接口连接。通过管路切换单元的设置,可以控制第二循环回路是否通过第二换热器与第一循环回路之外的回路进行热交换,以保证随时都能够有热量为电池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对于电动车辆,为了改善电池在高温以及低温条件下的充放电性能,电池一般需要热交换。现有的技术方案中,是将电池的热管理循环回路与电机的热管理循环回路通过换热器连接并进行热交换,进而实现两个回路的独立运行的情况下的热交换。另外,为了实现对两个回路间的热交换的控制,现有技术还在电池的热管理循环回路中与换热器连接的位置设置三通阀,以切换电池的热管理循环回路是否流经换热器。但是,现有技术中仅使用电机的热管理循环回路与电池热管理循环回路热交换,而电机也有处于低温状态的时候,所以无法保证随时都能够有热量为电池加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及车辆,为解决电机循环回路中的热量无法随时为电池加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一循环回路中依次串接有第一水泵、驱动电机、散热器以及第一换热器;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依次串接有第二水泵、电池、第二换热器;管路切换单元,所述管路切换单元具有多个连接口,所述管路切换单元串接在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中,且至少一个连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串接;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两条管路,其中一条管路串接在所述第一循环回路中,另外一条管路分别与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以及所述管路切换单元的一接口连接;所述管路切换单元处于第一连通状态,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被断接,所述管路切换单元处于第二连通状态,所述第二换热器被断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串入所述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管路切换单元处于第三连通状态,所述第一换热器被断接,所述第二换热器串入所述第二循环回路。具体地,所述管路切换单元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电池串接,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接口串接,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为所述管路切换单元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的接口,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接口串接,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串接在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接口之间。具体地,所述第二循环回路还包括蒸发式换热器;所述蒸发式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串接,所述蒸发式换热器的另一端串接在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接口之间。具体地,所述管路切换单元为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串接在所述电池和第二水泵之间,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为所述管路切换单元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的接口,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接口串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接口连接在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之间。具体地,所述第二循环回路还包括蒸发式换热器;其中,所述蒸发式换热器串接在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二水泵之间。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还包括:第三三通阀,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串接在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散热器之间,所述第三三通阀的第三接口连接在所述散热器和所述第一水泵之间。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还包括:第一膨胀水箱和第二膨胀水箱;所述第一膨胀水箱连接在所述散热器和所述第一水泵之间,所述第二膨胀水箱连接在靠近所述第二水泵输入端的位置。具体地,所述第一膨胀水箱与所述第一循环回路之间连接有返气管,所述第二膨胀水箱与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之间连接有返气管。具体地,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驱动电机之间依次串接有直流转换器和电机控制器。另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电池热管理系统;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一循环回路中依次串接有第一水泵、驱动电机、散热器以及第一换热器;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依次串接有第二水泵、电池、第二换热器;管路切换单元,所述管路切换单元具有多个连接口,所述管路切换单元串接在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中,且至少一个连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串接;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两条管路,其中中一条管路串接在所述第一循环回路中,另外一条管路分别与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以及所述管路切换单元的一接口连接;所述管路切换单元处于第一连通状态,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被断接,所述管路切换单元处于第二连通状态,所述第二换热器被断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串入所述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管路切换单元处于第三连通状态,所述第一换热器被断接,所述第二换热器串入所述第二循环回路。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及车辆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第一循环回路与第二循环回路通过第一换热器连接进行热交换,可以实现两条回路独立运行的情况下,利用驱动电机产生的热量为电池加热。且第一循环回路中设置有管路切换单元以及第二换热器,管路切换单元可以控制第二循环回路是否串入第一换热器,以及控制第二换热器是否接入第二循环回路中。所以通过管路切换单元的设置,即可以控制第二循环回路与第一循环回路的热交换,还可以控制第二循环回路是否通过第二换热器与第一循环回路之外的回路进行热交换,进而保证第二循环回路在电机处于低温状态下,能够连接其他回路,例如空调回路,以保证随时都能够有热量为电池加热。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01-第一循环回路,102-第二循环回路,1-第一水泵,2-驱动电机,3-散热器,4-第一换热器,5-第二水泵,6-电池,7-第二换热器,8-管路切换单元,81-第一三通阀,82-第二三通阀,9-蒸发式换热器,10-第三三通阀,11-第一膨胀水箱,12-第二膨胀水箱,13-直流转换器,14-电机控制器,15-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一循环回路中依次串接有第一水泵、驱动电机、散热器以及第一换热器;/n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依次串接有第二水泵、电池、第二换热器;/n管路切换单元,所述管路切换单元具有多个连接口,所述管路切换单元串接在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中,且至少一个连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串接;/n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两条管路,其中一条管路串接在所述第一循环回路中,另外一条管路分别与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以及所述管路切换单元的一接口连接;/n所述管路切换单元处于第一连通状态,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被断接,所述管路切换单元处于第二连通状态,所述第二换热器被断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串入所述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管路切换单元处于第三连通状态,所述第一换热器被断接,所述第二换热器串入所述第二循环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一循环回路中依次串接有第一水泵、驱动电机、散热器以及第一换热器;
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依次串接有第二水泵、电池、第二换热器;
管路切换单元,所述管路切换单元具有多个连接口,所述管路切换单元串接在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中,且至少一个连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串接;
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两条管路,其中一条管路串接在所述第一循环回路中,另外一条管路分别与所述第二循环回路以及所述管路切换单元的一接口连接;
所述管路切换单元处于第一连通状态,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被断接,所述管路切换单元处于第二连通状态,所述第二换热器被断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串入所述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管路切换单元处于第三连通状态,所述第一换热器被断接,所述第二换热器串入所述第二循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路切换单元包括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
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电池串接,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接口串接,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为所述管路切换单元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接的接口,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接口串接,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串接在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接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循环回路还包括蒸发式换热器;
所述蒸发式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串接,所述蒸发式换热器的另一端串接在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