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感纸及应用该压感纸的锂离子电池热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2424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感纸,包括依次层叠相连的上基材层、生色层、显色层以及下基材层,还包括上耐热层,所述上耐热层贴附于所述上基材层背离所述生色层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感纸结构合理,通过增设耐热层有效地阻隔大部分外界热量,避免生色层的微囊结构受热而提前破裂,这样,该压感纸结构具有良好耐热性以及测温精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感纸及应用该压感纸的锂离子电池热封装置
本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感纸及应用该压感纸的锂离子电池热封装置。
技术介绍
双片型压感纸可精确的测量压力、压力分布和压力平衡,是当前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精度最好、可量化、可操作性好的平面压力测量方式。施压时在胶片上会出现红色区。红色的浓度会随着压力的改变而改变。锂离子电池热封过程中,一般选择压力量程为0.2-2.5Mpa的压感纸进行压力监测,根据压感纸颜色的深浅和区域的不同,以此实时反映施压压力的大小和范围。然而,压感纸中的微囊生色物质受热温度超过35℃后,更易发生破裂,导致压力的测量值与实际值产生误差,并且,随着温度与室温差异越大,误差也会越大,直到无法使用,最终限制了压感纸的使用场景和精度,因此,亟需解决现有的压感纸耐热性能差以及测试精度易受测试温度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压感纸,旨在解决现有的压感纸耐热性能差以及测试精度易受测试温度影响的问题。本技术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的压感纸包括依次层叠相连的上基材层、生色层、显色层以及下基材层,还包括上耐热层,所述上耐热层贴附于所述上基材层背离所述生色层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上耐热层为第一气凝胶层,所述第一气凝胶层的导热系数小于等于0.08W/m·K,且厚度范围为0.5-1mm。进一步地,还包括下耐热层,所述下耐热层贴附于所述下基材层背离所述显色层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下耐热层为第二气凝胶层,所述第二气凝胶层的导热系数小于等于0.08W/m·K,且厚度范围为0.5-1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气凝胶层和所述第二气凝胶层均为二氧化硅气凝胶层,且所述第一气凝胶层和所述第二气凝胶层中的孔隙率范围为90-98%,比表面积为580-650m2/g。进一步地,还包括上气体隔热层,所述上气体隔热层摄于所述上耐热层与所述上基材层之间。进一步地,所述上气体隔热层厚度范围为0.5-2.0mm。进一步地,还包括下气体隔热层,所述下气体隔热层设于所述下耐热层与所述下基材层之间。进一步地,所述下气体隔热层的厚度范围为0.5-2.0mm。本技术中还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封装置,该热封装置包括上述压感纸结构,所述锂离子电池热封装置的热封封头压设于所述压感纸的上耐热层中。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压感纸结构合理,通过增设耐热层有效地阻隔大部分外界热量,避免生色层的微囊结构受热而提前破裂,这样,该压感纸结构具有良好耐热性以及测温精度更高。2、本技术的锂离子电池热封装置,在测试时,将压感纸结构的上耐热层朝向热封封头。热封封头的温度在160至200℃,当热封封头作用于压感纸结构的上耐热层时,由于上耐热层的隔热作用,热传导速率降慢,在不到1分钟的测试过程中,生色层和显色层之间的温度不会超过室温摄氏度,有效地阻隔了热量的传递,从而能够获得精确可靠的测试结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压感纸的结构示意图;图2位本技术中另一种结构的压感纸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上耐热层;20、上基材层;30、生色层;40、显色层;50、下基材层;60、下耐热层;70、上气体隔热层;80、下气体隔热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压感纸结构如附图1所示,包括依次层叠相连的上基材层20、生色层30、显色层40、下基材层50以及上耐热层10,上耐热层10贴附于上基材层20背离生色层30的一侧。生色层30通过上基材层20进行固定保护,显色层40通过下基材层50进行固定保护。其中,生色层30为一层微囊结构层,并且,该层的微囊结构内包含生色物质,同时,显色层40为一层涂附有显色物质的结构层,在外力施加作用下微囊结构破裂,生色物质与显色层40的显色物质相接触并发生显色反应,并在生色层30和显色层40之间形成压感染色区域,根据压感纸结构颜色的深浅和区域的不同,以此反映施压压力的大小和范围。而上耐热层10能够有效地阻隔外界温度对生色层30的影响。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压感纸结构增设了一层上耐热层10,通过该上耐热层10有效地阻隔大部分外界热量,避免生色层30的微囊结构受热而提前破裂,这样,该压感纸结构具有良好耐热性以及测温精度更高。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耐热层10为第一气凝胶层,第一气凝胶层的导热系数小于0.08W/m·K,且厚度在0.5-1mm范围内为宜。气凝胶是一种固体材料,是通过使用气体代替凝胶中的液体而本质上不改变凝胶本身的网络结构的特殊凝胶,是凝胶干燥后的产物。其具有纳米级的多孔结构和高孔隙率等特点。由于气凝胶中80%以上都是空气,所以有非常好的隔热效果。优选地,第一气凝胶层的厚度范围为0.5mm~1.0mm。可以理解地,第一气凝胶层的厚度为0.5mm、0.55mm、0.6mm、0.65mm、0.7mm、0.75mm、0.8mm、0.85mm、0.9mm、0.95mm、1.0mm。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压感纸结构还包括下耐热层60,下耐热层60贴附于下基材层50背离显色层40的一侧。可以理解地,下耐热层60和上耐热层10的作用的相同,同样是阻隔外界热量进入生色层30的速率。当压感纸结构两侧均受到热压时,上耐热层10和下耐热层60均能够达到隔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压感纸结构整体的耐热性。同理地,下耐热层60为第二气凝胶层,第二气凝胶层的导热系数小于0.08W/m·K,且厚度在0.5-1mm范围内为宜。即下耐热层60同为气凝胶,当然,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也可选其他的耐热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感纸,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相连的上基材层、生色层、显色层以及下基材层,还包括上耐热层,所述上耐热层贴附于所述上基材层背离所述生色层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感纸,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相连的上基材层、生色层、显色层以及下基材层,还包括上耐热层,所述上耐热层贴附于所述上基材层背离所述生色层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压感纸,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耐热层为第一气凝胶层,所述第一气凝胶层的导热系数小于等于0.08W/m·K,且厚度范围为0.5-1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压感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耐热层,所述下耐热层贴附于所述下基材层背离所述显色层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压感纸,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耐热层为第二气凝胶层,所述第二气凝胶层的导热系数小于等于0.08W/m·K,且厚度范围为0.5-1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压感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凝胶层和所述第二气凝胶层均为二氧化硅气凝胶层,且所述第一气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治国张海林张勍李艳邹美靓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