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极管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400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配件领域,具体为一种三极管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外壳、设于所述散热外壳中的三极管放置腔,所述散热外壳中设有固定连接的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一侧设有三极管引脚,所述三极管引脚的外端穿出所述三极管放置腔,所述散热外壳底部设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中部设有卡扣槽,所述散热外壳底部设有与所述卡扣槽形状一致的对应子扣;实际应用中,将三极管放入三极管放置腔中固定,再将散热外壳底部对应子扣卡入隔热板中部的卡扣槽中,实现无螺纹孔固定三极管、散热外壳和隔热板,拆卸方便、节省空间;通过隔热板隔绝电路板与三极管,防止三极管发热烧坏电路板;通过散热外壳加大三极管的散热面积,提高三极管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极管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配件领域,具体为一种三极管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三极管,全称应为半导体三极管,也称双极型晶体管、晶体三极管,是一种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号放大成幅度值较大的电信号,也用作无触点开关。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整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三极管在工作时,易散发大量的热量,而现有的三极管散热机构经过封装过后拆卸或封装过程中的返工非常复杂,稍有不慎甚至损坏三极管的管芯等部件;此外,现有的散热机构效果差,空气中的粉尘极易通过散热孔落入外壳内部,影响散热效果,严重时还会引起电路板的烧毁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的三极管散热机构经过封装过后拆卸或封装过程中的返工非常复杂,散热效果差,空气中的粉尘极易通过散热孔落入外壳内部的问题,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极管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外壳、设于所述散热外壳中的三极管放置腔,所述散热外壳中设有固定连接的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一侧设有三极管引脚,所述三极管引脚的外端穿出所述三极管放置腔,所述散热外壳底部设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中部设有卡扣槽,所述散热外壳底部设有与所述卡扣槽形状一致的对应子扣。进一步,所述散热外壳包括左外壳和右外壳,所述左外壳的内部设有左半腔,所述右外壳的内部设有右半腔,左外壳和右外壳合模后,左半腔和右半腔形成所述三极管放置腔,所述三极管固定设置在该三极管放置腔中。进一步,所述左外壳和所述右外壳的底部设有子扣单元,所述左外壳和右外壳合模后,两个所述子扣单元形成所述对应子扣。进一步,所述左外壳与所述右外壳均为矩形壳体,所述左外壳与所述右外壳外侧壁上均水平开设有多个散热槽,所述散热槽连通散热外壳的两个端面且与所述三极管和所述三极管引脚的安装位置平行。进一步,所述卡扣槽为从所述隔热板中部延伸至隔热板一侧的通槽,所述通槽底部设有朝向所述隔热板一侧的斜面,所述斜面延伸至所述通槽的中部。进一步,所述隔热板的一侧设有螺纹安装通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际应用中,将三极管放入三极管放置腔中固定,再将散热外壳底部对应子扣卡入隔热板中部的卡扣槽中,实现无螺纹孔固定三极管、散热外壳和隔热板,拆卸方便、节省空间;通过隔热板隔绝电路板与三极管,防止三极管发热烧坏电路板;通过散热外壳加大三极管的散热面积,提高三极管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散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隔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散热外壳1;三极管放置腔11;散热槽12;对应子扣13;左外壳14;右外壳15;三极管2;三极管引脚21;隔热板3;卡扣槽31;通槽32;斜面33;螺纹安装通孔34。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三极管散热结构,包括散热外壳1、设于所述散热外壳1中的三极管放置腔11,所述散热外壳1中设有固定连接的三极管2,所述三极管2的一侧设有三极管引脚21,所述三极管引脚21的外端穿出所述三极管放置腔11,所述散热外壳1底部设有隔热板3,所述隔热板3中部设有卡扣槽31,所述散热外壳1底部设有与所述卡扣槽31形状一致的对应子扣13。实际应用中,将三极管2放入三极管放置腔11中固定,再将散热外壳1底部对应子扣13卡入隔热板3中部的卡扣槽31中,实现无螺纹孔固定三极管2、散热外壳1和隔热板3,拆卸方便、节省空间;通过隔热板3隔绝电路板与三极管2,防止三极管2发热烧坏电路板;通过散热外壳1加大三极管2的散热面积,提高三极管2的散热效果。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散热外壳1包括左外壳14和右外壳15,所述左外壳14的内部设有左半腔,所述右外壳15的内部设有右半腔,左外壳14和右外壳15合模后,左半腔和右半腔形成所述三极管放置腔,所述三极管2固定设置在该三极管放置腔11中;本实施例中,通过左外壳14和右外壳15合模形成三极管放置腔11和底部的对应子扣13,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免去了传统的螺钉连接对三极管2的损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左外壳14和所述右外壳15的底部设有子扣单元,所述左外壳14和右外壳15合模后,两个所述子扣单元形成所述对应子扣13;本实施例中,通过左外壳14和右外壳15合模形成三极管放置腔11和底部的对应子扣13,卡扣槽31固定对应子扣13实现对三极管2和散热外壳1的固定,结构简单,将三极管2封入散热外壳1中还可防止灰尘进入三极管2和三极管放置腔11,提高防尘效果,使用方便。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左外壳14与所述右外壳15均为矩形壳体,所述左外壳14与所述右外壳15外侧壁上均水平开设有多个散热槽12,所述散热槽12连通散热外壳1的两个端面且与所述三极管2和所述三极管引脚21的安装位置平行;本实施例中,多个散热槽12加大了散热外壳1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果,使三极管2的散热效果更佳。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卡扣槽31为从所述隔热板3中部延伸至隔热板3一侧的通槽32,所述通槽32底部设有朝向所述隔热板3一侧的斜面33,所述斜面33延伸至所述通槽32的中部;本实施例中,子扣13沿通槽32一侧的斜面33底部进入卡扣槽31,无螺栓将散热外壳1和隔热板3连接,拆卸更方便。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隔热板3的一侧设有螺纹安装通孔34;本实施例中,螺纹安装通孔34用以将散热结构固定在多种环境中,提高了散热结构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极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外壳(1)、设于所述散热外壳(1)中的三极管放置腔(11),所述散热外壳(1)中设有固定连接的三极管(2),所述三极管(2)的一侧设有三极管引脚(21),所述三极管引脚(21)的外端穿出所述三极管放置腔(11),所述散热外壳(1)底部设有隔热板(3),所述隔热板(3)中部设有卡扣槽(31),所述散热外壳(1)底部设有与所述卡扣槽(31)形状一致的对应子扣(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极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外壳(1)、设于所述散热外壳(1)中的三极管放置腔(11),所述散热外壳(1)中设有固定连接的三极管(2),所述三极管(2)的一侧设有三极管引脚(21),所述三极管引脚(21)的外端穿出所述三极管放置腔(11),所述散热外壳(1)底部设有隔热板(3),所述隔热板(3)中部设有卡扣槽(31),所述散热外壳(1)底部设有与所述卡扣槽(31)形状一致的对应子扣(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极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外壳(1)包括左外壳(14)和右外壳(15),所述左外壳(14)的内部设有左半腔,所述右外壳(15)的内部设有右半腔,左外壳(14)和右外壳(15)合模后,左半腔和右半腔形成所述三极管放置腔(11),所述三极管(2)固定设置在该三极管放置腔(1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极管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宁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鑫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