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极管测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15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极管测试座,包括基座,基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多个支撑腿在基座的下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基座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在基座的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基座的背面设置有测试装置,且测试装置包括有连接块,连接块的正面与基座的背面固定连接。该二极管测试座,通过设置基座的背面设置有测试装置,且测试装置包括有连接块,连接块的正面与基座的背面固定连接,从而具有质检人员在需要对不同尺寸的二极管本体进行测试时,通过使用本装置来有效提高质检人员对二极管本体测试效率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极管测试座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二极管测试座。
技术介绍
二极管电子元件当中,一种具有两个电极的装置,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流过,许多的使用是应用其整流的功能,而变容二极管则用来当作电子式的可调电容器,大部分二极管所具备的电流方向性我们通常称之为“整流”功能,二极管最普遍的功能就是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通过,反向时阻断,因此,二极管可以想成电子版的逆止阀。二极管在制作完成后,还需要经过质检人员对二极管进行抽样质检,而现有的质检人员对二极管的测试方法,通常都是质检人员先在制作完成的二极管中进行抽取,再通过万用表对其进行分批次测试,但是,此测试方法不仅测试效率低,而且质检人员在对二极管进行测试的过程中,易因操作失误造成二极管出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极管测试座,其具有在对不同尺寸的二极管进行测试时,提高质检人员测试效率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极管测试座,包括基座,基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多个支撑腿在基座的下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基座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在基座的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基座的背面设置有测试装置,且测试装置包括有连接块,连接块的正面与基座的背面固定连接。进一步地,连接块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的截面均呈半圆形状,多个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均在连接块的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进一步地,第一放置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正表笔,第二放置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负表笔,基座的背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多个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均在基座的背面呈矩形阵列分布;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正表笔与第一放置槽配合使用,负表笔与第二放置槽配合使用,便于分别对正表笔和负表笔进行支撑固定,有效提高质检人员的检测效率。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孔的内壁和第二安装孔的内壁均滑动套接有二极管本体,第一安装槽的内底壁和第二安装槽的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接触棒,正表笔的背面和负表笔的背面均设置有万用表,正表笔和负表笔均与万用表电性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同位置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对应不同尺寸的二极管本体,从而便于质检人员对不同尺寸的二极管本体进行测试。进一步地,接触棒的材质为银材料制成,接触棒的外表面开设有半圆孔,半圆孔的内壁与二极管本体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接触棒的背面开设有卡槽,卡槽的截面呈圆锥形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接触棒由银材质制成,因为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进一步地,半圆孔的内壁与二极管的外表面相适配,正表笔的外表面和负表笔的外表面均与卡槽的内壁卡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正表笔和负表笔与卡槽卡接,从而便于质检人员对二极管本体进行测试。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槽、卡槽和第一放置槽的轴线均位于同一轴线上,正表笔的外表面和负表笔的外表面均与卡槽的内壁相适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槽、卡槽和第一放置槽的轴线均位于同一轴线上,从而保证了同心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基座的背面设置有测试装置,且测试装置包括有连接块,连接块的正面与基座的背面固定连接,从而具有质检人员在需要对不同尺寸的二极管本体进行测试时,通过使用本装置来有效提高质检人员对二极管本体测试效率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基座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基座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基座结构后视图;图5为本技术接触棒结构立体图。图中:1、基座;2、支撑腿;3、第一安装孔;4、第二安装孔;5、连接块;51、第一放置槽;52、第二放置槽;53、正表笔;54、负表笔;55、第一安装槽;56、第二安装槽;57、二极管本体;58、接触棒;59、万用表;510、半圆孔;511、卡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二极管测试座,如图1-4所示,包括基座1,基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多个支撑腿2在基座1的下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基座1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和第二安装孔4,第一安装孔3和第二安装孔4均在基座1的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基座1的背面设置有测试装置,且测试装置包括有连接块5,连接块5的正面与基座1的背面固定连接。如图1-3所示,进一步地,连接块5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放置槽51和第二放置槽52,第一放置槽51和第二放置槽52的截面均呈半圆形状,多个第一放置槽51和第二放置槽52均在连接块5的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如图1-4所示,进一步地,第一放置槽5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正表笔53,第二放置槽5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负表笔54,基座1的背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槽55和第二安装槽56,多个第一安装槽55和第二安装槽56均在基座1的背面呈矩形阵列分布;如图1-5所示,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孔3的内壁和第二安装孔4的内壁均滑动套接有二极管本体57,第一安装槽55的内底壁和第二安装槽56的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接触棒58,正表笔53的背面和负表笔54的背面均设置有万用表59,正表笔53和负表笔54均与万用表59电性连接;如图1-5所示,进一步地,接触棒58的材质为银材料制成,接触棒58的外表面开设有半圆孔510,半圆孔510的内壁与二极管本体57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接触棒58的背面开设有卡槽511,卡槽511的截面呈圆锥形状;如图1-5所示,进一步地,半圆孔510的内壁与二极管的外表面相适配,正表笔53的外表面和负表笔54的外表面均与卡槽511的内壁卡接;如图1-5所示,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孔3、第一安装槽55、卡槽511和第一放置槽51的轴线均位于同一轴线上,正表笔53的外表面和负表笔54的外表面均与卡槽511的内壁相适配;如图1-4所示,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基座1的背面设置有测试装置,且测试装置包括有连接块5,连接块5的正面与基座1的背面固定连接,从而具有质检人员在需要对不同尺寸的二极管本体57进行测试时,通过使用本装置来有效提高质检人员对二极管本体57测试效率的特点;工作原理:步骤一,准备工作,质检人员需要对制作完成的二极管本体57进行测试时,质检人员先从制作完成的二极管本体57中随机抽取,质检人员控制万用表59开始工作,再将正表笔53和负表笔54与接触棒58上的卡槽511进行卡接,设置第一放置槽51和第二放置槽52便于对正表笔53和负表笔54进行固定;步骤二,测试开始,质检人员将需要的二极管本体57插入第一安装孔3和第二安装孔4的内部,与接触棒58上的半圆孔510进行接触,此时质检人员从万用表59处观察测试结果,设置第一安装孔3和第二安装孔4便于第一质检人员根据不同位置的第一安装孔3和第二安装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极管测试座,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多个所述支撑腿(2)在基座(1)的下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和第二安装孔(4),所述第一安装孔(3)和第二安装孔(4)均在基座(1)的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基座(1)的背面设置有测试装置,且测试装置包括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正面与基座(1)的背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极管测试座,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多个所述支撑腿(2)在基座(1)的下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基座(1)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和第二安装孔(4),所述第一安装孔(3)和第二安装孔(4)均在基座(1)的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基座(1)的背面设置有测试装置,且测试装置包括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正面与基座(1)的背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极管测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5)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放置槽(51)和第二放置槽(52),所述第一放置槽(51)和第二放置槽(52)的截面均呈半圆形状,多个所述第一放置槽(51)和第二放置槽(52)均在连接块(5)的上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极管测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槽(5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正表笔(53),所述第二放置槽(5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负表笔(54),所述基座(1)的背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槽(55)和第二安装槽(56),多个所述第一安装槽(55)和第二安装槽(56)均在基座(1)的背面呈矩形阵列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俊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顺烨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