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陶瓷制备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建筑陶瓷制备 过程中辊道窑余热利用的新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干压陶瓷砖辊道窑生产工艺中对辊道窑窑头的烟气热能、 缓冷带热能、自然冷却带热能均有利用, 一般用于生坯干燥或湿法磨 边后的瓷片干燥;而辊道窑窑头的烟气热能、缓冷带热能、自然冷却 带热能总体比较少,可利用空间有限。辊道窑急冷带砖坯从约1150 。C急冷至约70(TC,砖坯会释放出大量热能,可以利用的热能很大。如图1所示,现有的建筑瓷砖辊道窑布局及生产工艺。按生产工 艺过程的顺序自前向后摆放,虽然生产线顺畅,但辊道窑窑尾的急冷 带距喷雾塔比较远, 一般距离约为300m,用管道输送辊道窑急冷带 的热能至喷雾塔,如果不縮短距离则热能损失多,到达用户端的温度 会很低,不能满足喷雾塔干燥泥浆所需的热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上述缺点,提出了一种建筑陶瓷制备过程中辊道窑 余热利用的新工艺。利用辊道窑冷却带、熔块炉尾气余热对泥桨进行 喷雾造粒,减少干燥泥浆过程中的燃料耗用,减少陶瓷产品单位能耗。为了实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辊道窑余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辊道窑余热利用新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新工艺改变了生产车间辊道窑设备布局,调整了辊道窑进出砖方向,缩短辊道窑冷却带到喷雾干燥塔的距离,从而减少用风管输送辊道窑热空气到喷雾干燥塔的热量损失。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