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可消烟除尘的倒焰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1438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消烟除尘的倒焰窑,它针对现有的因燃烧不充分而给环境带来严重烟尘污染的倒焰窑进行改进,它在原燃烧室内增加一个由烧嘴载体铸件、烧嘴及二次风室组成的高强耐火铸件,在通风装置中增加一个风机及风箱,使得燃料在二次进风、内强混合及旋转燃烧技术作用下实现完全燃烧,并在旋转、引射与碰撞中使粉尘与烟气分离,达到消烟除尘目的,在正常生产期间保证烟囱不冒烟,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倒焰窑,适合于陶瓷制品的烧成。随着陶瓷业的兴起与发展,各式各样的倒焰窑也应运而生,目前使用率最高的一种倒焰窑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即窑体、燃烧装置及通风装置,其中,窑体是由窑墙、窑门和窑顶构成,燃烧装置是由燃烧室、挡火墙、喷火口及炉排组成的,通风装置是由自然通风口、吸火孔、支烟道、主烟道及烟囱组成的。其工作原理是,在倒焰窑中,一次助燃空气是由燃烧室下面的灰坑穿过炉篦(炉栅),进入燃烧层(即煤层),为煤层供氧燃烧,产生的火焰自火箱沿挡火墙上行,经喷火口至窑顶,并在这一过程中,对喷火口和顶部附近的制品进行加热,然后在烟囱的抽力作用下,转而下行,并在下行途中,不断把热量以对流及辐射方式传给匣钵,对钵体内的制品进行加热。其窑体容积可根据生产的需要调整,可大可小,生产规模容易控制;而且可根据不同制品的要求,改变烧成温度,具有生产上的灵活性;同时倒焰窑的火焰流动经过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过程,使全窑上、中、下部制品全面得到加热,对制品的加热和烧成比较充分、均匀,因而得到广大陶瓷业主的普遍采用。但是由于现有倒焰窑中的燃烧设备只有一个燃烧室,这样在定时、定量的手工投煤燃烧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消烟除尘的倒焰窑,它是由窑体、燃烧装置和通风装置组成的,窑体是由窑墙、窑门和窑顶构成,燃烧装置包含有燃烧室、挡火墙、喷火口、炉排,通风装置包含有支烟道、主烟道及烟囱,其特征是在燃烧装置的燃烧室内还含有高强耐火铸件,它是由烧咀载体铸件、烧咀及二次风室组成的,烧咀载体铸件是由烧咀铸件及引火铸件组成的,在烧咀铸件的中央有一引射孔,孔的上部呈外展的流线结构,在引火铸件的中央有一吸火孔,孔的下部呈内弯流线结构;其侧面有一进风孔,烧咀呈空心圆柱状,在空心圆柱的侧面等距分布着向上斜切的布风孔,二次风室是一空心圆柱体,其上下底均有一孔,其上底孔直径大于下底孔直径,其侧面有一孔与二次进风管相连,二次进风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林余学义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福州科华环保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