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民用轻便型飞行器,包括飞行器主体和飞行器动力系统,所述飞行器主体呈蝠形,所述飞行器主体包括机身和机翼;机身中部开设有呈环状的通槽,所述通槽内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机身连接;所述机翼为两个,两个所述机翼固定至机身两侧端面;所述动力系统包括驱动单元和两组传动单元,两组所述传动单元分别设置于机身两侧,所述驱动单元设置于固定座内,所述机身两侧内部均设置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用于连接传动单元与驱动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飞行器通过调整飞行器机身内的两个电机的转速迫使两个螺旋桨随壳体转动,转向角度不受限制,增加了飞行器的姿态调节手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飞行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民用轻便型飞行器
本技术涉及飞行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民用轻便型飞行器。
技术介绍
目前无人机在航拍、农业,植保、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等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无人机的用途,但是已有的直升机主旋翼在结构上可以实现零航速状态下的姿态控制,但是航程较低,而螺旋桨固定翼飞行器又会在低速状态下处于失速的威胁下。并且即使是直升机的旋翼系统可以改变扇面的区域内量的输出也不能保证直升机可以在苛刻环境下,在坡度较大的斜坡上起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垂直起降、环境适应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方便垂直起降、环境适应性好的无人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民用轻便型飞行器,包括飞行器主体和飞行器动力系统,所述飞行器主体呈蝠形结构,所述飞行器主体包括机身和机翼,所述机身前端与后端均呈“V”形结构,机身中部为长方形板体,所述机身前端与后端均向机身中部平滑过渡;机身中部开设有呈环形的通槽,所述通槽内设置有内部中空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机身连接;所述机翼为两个,两个所述机翼固定至机身两侧端面;单个所述机翼包括多个翅片,单个所述翅片呈纺锤形,多个所述翅片顺次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系统包括驱动单元和两组传动单元,两组所述传动单元分别设置于机身两侧,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电机、输出轴和动力输出装置,所述电机固定于机翼与机身连接处内部,所述动力输出装置与电机连接,所述输出轴为两个,单个所述输出轴一端与动力输出装置连接、另一端穿过机身的通槽设置于固定座内;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动力转换装置和旋翼装置,所述动力转换装置设置于固定座内,所述动力转换装置包括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均为两个,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呈十字形布设,两个所述第三锥齿轮相对设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与其两侧的第四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锥齿轮固定于输出轴端部,所述第四锥齿轮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旋翼装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机翼内斜向设置有连接杆,单个翅片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杆顺次穿过多个翅片上的通孔将多个翅片固定连接。进一步地,相邻两个翅片的其中一个翅片的面积小于另一个翅片的面积。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包括壳体和套管,所述壳体与套管均为中空管体,所述套管为两个,单个所述套管一端与壳体连通、另一端穿过机身设置于电机一侧,所述输出轴设置于套管内。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于输出轴端部,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转换装置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为两个,单个所述轴承套合至传动轴外壁,所述轴承与固定座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旋翼装置包括旋翼绞和桨叶,所述旋翼绞与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旋翼绞两端连接有桨叶。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上连接有倾斜盘,所述倾斜盘分别与动力转换装置和旋翼装置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动力系统结构简单、紧凑,通过两组传动单元与驱动单元实现飞行器的动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通过两组传动单元的电机的速度差实现旋翼装置随固定座转动,转向角度不受限制,增加了飞行器的姿态调节手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飞行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本技术的飞行器主体为蝠形,机身前端与后端均呈“V”形结构,机身前端与后端均向机身中部平滑过渡;减小机身在飞行过程中的风阻,机翼为多个呈纺锤形的翅片组成,多个翅片通过斜向设置的连接杆连接,增加机翼的强度与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民用轻便型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民用轻便型飞行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民用轻便型飞行器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民用轻便型飞行器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民用轻便型飞行器的图3中B处放大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民用轻便型飞行器的驱动单元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民用轻便型飞行器的动力固定座内部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民用轻便型飞行器的动力系统原理图。图9是本技术民用轻便型飞行器的单个翅片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为:1为机身,2为机翼,3为提手,4为套管,5为桨叶,6为通槽,7为旋翼绞,8为倾斜盘,9为翅片,10为壳体,11为电机座,12为电机,13为第二锥齿轮,14为第一锥齿轮,16为输出轴,17为第三锥齿轮,18为第四锥齿轮,19为传动轴,20为通孔,21为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9所示,一种民用轻便型飞行器,包括飞行器主体和飞行器动力系统,所述飞行器主体呈蝠形结构,所述飞行器主体包括机身1和机翼2,所述机身1前端与后端均呈“V”形结构,减小机身1在飞行过程中的风阻,机身1中部为长方形板体,所述机身1前端与后端均向机身1中部平滑过渡。机身1中部开设有呈环形的通槽6,所述通槽6内设置有内部中空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机身1连接;具体的,所述固定座包括壳体10和套管4,所述壳体10与套管4均为中空管体,所述套管4为两个,单个所述套管4一端与壳体10连通、另一端穿过机身1设置于电机12一侧,壳体10与套管4螺纹连接。所述机翼2为两个,两个所述机翼2固定至机身1两侧端面;单个所述机翼2包括多个翅片9,单个所述翅片9呈纺锤形,多个所述翅片9顺次固定连接;相邻两个翅片9的其中一个翅片9的面积小于另一个翅片9的面积。纺锤形设计使翅片9顺次固定连接后形成流线型结构,减小风阻,提高无人机的轻便性。所述机翼2内斜向设置有连接杆,单个翅片9上开设有通孔20,所述连接杆顺次穿过多个翅片9上的通孔20将多个翅片9固定连接,增加机翼2的稳定性。所述动力系统包括驱动单元和两组传动单元。两组所述传动单元分别设置于机身1两侧,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电机12、输出轴16和动力输出装置,所述电机12固定于机翼2与机身1连接处内部,所述机翼2与机身1连接处内部设置有电机12座11,所述电机12固定至电机12座11上;所述动力输出装置与电机12连接,所述输出轴16为两个,单个所述输出轴16一端与动力输出装置连接、另一端穿过机身1的通槽6设置于固定座内;所述输出轴16设置于套管4内。所述动力输出装置包括第一锥齿轮14与第二锥齿轮13,所述第一锥齿轮14与电机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13固定于输出轴16端部,所述第一锥齿轮14与第二锥齿轮13啮合。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动力转换装置和旋翼装置,所述动力转换装置设置于固定座内,所述动力转换装置包括第三锥齿轮17、第四锥齿轮18和轴承21,所述第三锥齿轮17与第四锥齿轮18均为两个,第三锥齿轮17与第四锥齿轮18呈十字形布设,两个所述第三锥齿轮17相对设置,所述第三锥齿轮17与其两侧的第四锥齿轮18啮合,所述第三锥齿轮17固定于输出轴16端部,所述第四锥齿轮18连接有传动轴19,所述传动轴19与旋翼装置连接。所述动力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民用轻便型飞行器,包括飞行器主体和飞行器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主体呈蝠形结构,所述飞行器主体包括机身(1)和机翼(2),所述机身(1)前端与后端均呈“V”形结构,机身(1)中部为长方形板体,所述机身(1)前端与后端均向机身(1)中部平滑过渡;机身(1)中部开设有呈环形的通槽(6),所述通槽(6)内设置有内部中空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机身(1)连接;所述机翼(2)为两个,两个所述机翼(2)固定至机身(1)两侧端面;单个所述机翼(2)包括多个翅片(9),单个所述翅片(9)呈纺锤形,多个所述翅片(9)顺次固定连接;/n所述动力系统包括驱动单元和两组传动单元,两组所述传动单元分别设置于机身(1)两侧,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电机(12)、输出轴(16)和动力输出装置,所述电机(12)固定于机翼(2)与机身(1)连接处内部,所述动力输出装置与电机(12)连接,所述输出轴(16)为两个,单个所述输出轴(16)一端与动力输出装置连接、另一端穿过机身(1)的通槽(6)设置于固定座内;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动力转换装置和旋翼装置,所述动力转换装置设置于固定座内,所述动力转换装置包括第三锥齿轮(17)与第四锥齿轮(18),所述第三锥齿轮(17)与第四锥齿轮(18)均为两个,第三锥齿轮(17)与第四锥齿轮(18)呈十字形布设,两个所述第三锥齿轮(17)相对设置,所述第三锥齿轮(17)与其两侧的第四锥齿轮(18)啮合,所述第三锥齿轮(17)固定于输出轴(16)端部,所述第四锥齿轮(18)连接有传动轴(19),所述传动轴(19)与旋翼装置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民用轻便型飞行器,包括飞行器主体和飞行器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主体呈蝠形结构,所述飞行器主体包括机身(1)和机翼(2),所述机身(1)前端与后端均呈“V”形结构,机身(1)中部为长方形板体,所述机身(1)前端与后端均向机身(1)中部平滑过渡;机身(1)中部开设有呈环形的通槽(6),所述通槽(6)内设置有内部中空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机身(1)连接;所述机翼(2)为两个,两个所述机翼(2)固定至机身(1)两侧端面;单个所述机翼(2)包括多个翅片(9),单个所述翅片(9)呈纺锤形,多个所述翅片(9)顺次固定连接;
所述动力系统包括驱动单元和两组传动单元,两组所述传动单元分别设置于机身(1)两侧,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电机(12)、输出轴(16)和动力输出装置,所述电机(12)固定于机翼(2)与机身(1)连接处内部,所述动力输出装置与电机(12)连接,所述输出轴(16)为两个,单个所述输出轴(16)一端与动力输出装置连接、另一端穿过机身(1)的通槽(6)设置于固定座内;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动力转换装置和旋翼装置,所述动力转换装置设置于固定座内,所述动力转换装置包括第三锥齿轮(17)与第四锥齿轮(18),所述第三锥齿轮(17)与第四锥齿轮(18)均为两个,第三锥齿轮(17)与第四锥齿轮(18)呈十字形布设,两个所述第三锥齿轮(17)相对设置,所述第三锥齿轮(17)与其两侧的第四锥齿轮(18)啮合,所述第三锥齿轮(17)固定于输出轴(16)端部,所述第四锥齿轮(18)连接有传动轴(19),所述传动轴(19)与旋翼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民用轻便型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东伟,荆大庆,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技师学院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