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批量双向剪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0681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批量双向剪料装置,包括剪切装置,所述剪切装置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环形基座,所述环形基座上表面设有若干定位部;所述环形基座下方外刀盘及内刀盘,所述外刀盘及内刀盘中部设有下料孔,所述外刀盘朝向环形基座的一面设有朝其径向方向开设、并与定位部等数设置的滑槽,所述滑槽上均设有可朝外刀盘径向方向滑动调节的外刀片,所述内刀盘的下料孔内壁沿其周向方向设有与定位部等数设置的刀片槽,所述刀片槽沿内刀盘轴向方向开设,所述刀片槽上均设有内刀片,所述外刀片刀刃朝向外刀盘转动方向、所述内刀片刀刃朝向内刀盘转动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注塑产品剪切后光滑度,并能有效减少毛刺降低变形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批量双向剪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注塑产品的修剪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批量双向剪料装置。
技术介绍
当今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对应的餐具也供不应求,因此在很多生产厂家看来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员工劳动强度便是一个需要去解决的问题,餐勺叉子等餐具一般通过注塑生产而成,其注塑出来时往往是一模多腔,将多把餐具排列围成一圈,并将注塑的流道设置于圈内,最后在注塑完成后通过机械手吸盘同时吸取各餐具将其全部转移到切割设备上统一切除,目前市面上虽然存在批量切除设备,但是还处于冷却过程中、或者不同材质注塑的餐具及流道往往会因为收缩导致流道与餐具连接处的回转半径发生改变,而目前的切割设备刀片回转半径在设计时就已经固定死,因此出现不同的收缩量时切除就无法做到精准切除,容易使餐具与流道连接处产生毛刺导致扎手,因此上述缺陷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申请了专利号为:201821886697.7的一种可调式批量剪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剪切装置,所述剪切装置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环形基座,所述环形基座上表面设有定位部,所述环形基座中间设有可相对于环形基座中心轴线转动的刀盘,所述刀盘中部设有下料孔,所述下料孔内壁沿其周向方向均布有若干沿其轴向方向贯穿开设的刀片槽,所述刀片槽上设有刀片,所述刀片顶端高于环形基座表面,所述刀片顶端可朝下料孔径向方向摆动调节切割半径,所述环形基座底面与刀盘之间设有朝环形基座周向方向推动刀盘转动的剪切气缸。本技术可对不同材质、温度造成不同收缩量的注塑产品所带来的流道位置变化进行调节修剪。<br>但在实际生产使用中申请人发现由于刀片在剪切时是往一个方向移动,因此其剪切时产生的抗力都将通过注塑产品与定位部挤压以此支撑,注塑件在刚出来时其温度较高,自身强度较低,因此在刀片做单向切割运动时容易造成产品变形,如花费足够的时间冷却注塑件,又会占用机械手工位并拖延生产效率,因此有必要针对现存的问题做出进一步优化改进,提高切割效率及光滑度,以减少产品的变形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注塑产品流道剪切后光滑度,并能有效减少毛刺降低变形量的批量双向剪料装置。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批量双向剪料装置,包括剪切装置,所述剪切装置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环形基座,所述环形基座上表面设有若干沿其周向均布设置的定位部;所述环形基座下方依次设有可相对于环形基座中心轴线转动的外刀盘及内刀盘,所述外刀盘及内刀盘中部设有下料孔,所述外刀盘及内刀盘均可彼此对向转动不超过两个定位部之间的分度度数,所述外刀盘朝向环形基座的一面设有朝其径向方向开设、并与定位部等数设置的滑槽,所述滑槽上均设有可朝外刀盘径向方向滑动调节的外刀片,所述内刀盘的下料孔内壁沿其周向方向设有与定位部等数设置的刀片槽,所述刀片槽沿内刀盘轴向方向开设,所述刀片槽上均设有内刀片,所述外刀片及内刀片顶端高于环形基座表面,所述外刀片刀刃朝向外刀盘转动方向、所述内刀片刀刃朝向内刀盘转动方向,所述外刀盘及内刀盘转动时、外刀片刀刃与内刀片刀刃相互靠近实现剪切。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外刀盘及内刀盘,利用外刀盘及内刀盘的彼此相对转动使外刀片与内刀片彼此靠近,从而在相邻定位部之间的居中位置处剪断注塑件的流道,在剪断时流道可依靠外刀片刀刃与内刀片刀刃的相互挤压实现自我固定并断开,避免现有技术在剪断时需要通过定位部的挤压来抵抗切削力,造成注塑产品未完全冷却时发生变形,同时由于剪切时受力居中,注塑件也不存在因切割力造成歪斜的情况,因此其切口相比现有切割方式更为光滑平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刀片包括与滑槽滑动配合的刀柄及垂直向上延伸的刀体,所述外刀片的刀刃位于刀体上,所述滑槽上旋有螺钉,所述刀柄上设有通过螺钉紧固以此调节滑动距离的腰型孔。上述结构中,腰型孔用于滑动调节外刀片,使其刀刃靠近或远离内刀片,便于装配调试以及更换外刀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刀片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刀片槽上设有与固定孔旋合固定的螺钉。上述结构中,内刀片通过固定孔与螺钉旋合实现固定,便于后期更换内刀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下方设有用于推动外刀盘转动的第一气缸及用于推动内刀盘转动的第二气缸。上述结构中,外刀盘及内刀盘分别通过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推动,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可通过调节行程来控制外刀盘及内刀盘的转动度数,使外刀片与内刀片能够精准剪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刀盘底部设有第一卡箍,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一卡箍连接;所述内刀盘底部设有第二卡箍,所述第二气缸与第二卡箍连接。上述结构中,由于环形基座与外刀盘及内刀盘为套装方式同心固定,为了方便拆装,分别通过第一卡箍及第二卡箍与外刀盘及内刀盘固定后、再与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卡箍位于第二卡箍上方。上述结构中,避免因外刀盘直径大于内刀盘使得第二卡箍安装及运转时与第一卡箍发生碰撞。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刀盘外壁与环形基座内壁之间通过第一轴承连接,所述内刀盘外壁与外刀盘内壁之间通过第二轴承连接。上述结构中,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可有效保证环形基座、外刀盘及内刀盘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有利于提高剪切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外刀盘及内刀盘,利用外刀盘及内刀盘的彼此相对转动使外刀片与内刀片彼此靠近,从而在相邻定位部之间的居中位置处剪断注塑件的流道,在剪断时流道可依靠外刀片刀刃与内刀片刀刃的相互挤压实现自我固定并断开,避免现有技术在剪断时需要通过定位部的挤压来抵抗切削力,造成注塑产品未完全冷却时发生变形,同时由于剪切时受力居中,注塑件也不存在因切割力造成歪斜的情况,因此其切口相比现有切割方式更为光滑平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剪切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外刀片及内刀片爆炸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5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含义:10-机架;20-剪切装置;21-环形基座;211-定位部;22-外刀盘;221-滑槽;222-第一卡箍;223-第一轴承;23-内刀盘;231-刀片槽;232-第二卡箍;233-第二轴承;24-下料孔;25-外刀片;251-刀柄;252-刀体;253-腰型孔;26-内刀片;261-固定孔;27-第一气缸;28-第二气缸;a-注塑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考图1至图6,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批量双向剪料装置,包括剪切装置20,所述剪切装置20包括固定于机架10上的环形基座21,所述环形基座21上表面设有若干沿其周向均布设置的定位部211;所述环形基座21下方依次设有可相对于环形基座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批量双向剪料装置,包括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装置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环形基座,所述环形基座上表面设有若干沿其周向均布设置的定位部;所述环形基座下方依次设有可相对于环形基座中心轴线转动的外刀盘及内刀盘,所述外刀盘及内刀盘中部设有下料孔,所述外刀盘及内刀盘均可彼此对向转动不超过两个定位部之间的分度度数,所述外刀盘朝向环形基座的一面设有朝其径向方向开设、并与定位部等数设置的滑槽,所述滑槽上均设有可朝外刀盘径向方向滑动调节的外刀片,所述内刀盘的下料孔内壁沿其周向方向设有与定位部等数设置的刀片槽,所述刀片槽沿内刀盘轴向方向开设,所述刀片槽上均设有内刀片,所述外刀片及内刀片顶端高于环形基座表面,所述外刀片刀刃朝向外刀盘转动方向、所述内刀片刀刃朝向内刀盘转动方向,所述外刀盘及内刀盘转动时、外刀片刀刃与内刀片刀刃相互靠近实现剪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批量双向剪料装置,包括剪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装置包括固定于机架上的环形基座,所述环形基座上表面设有若干沿其周向均布设置的定位部;所述环形基座下方依次设有可相对于环形基座中心轴线转动的外刀盘及内刀盘,所述外刀盘及内刀盘中部设有下料孔,所述外刀盘及内刀盘均可彼此对向转动不超过两个定位部之间的分度度数,所述外刀盘朝向环形基座的一面设有朝其径向方向开设、并与定位部等数设置的滑槽,所述滑槽上均设有可朝外刀盘径向方向滑动调节的外刀片,所述内刀盘的下料孔内壁沿其周向方向设有与定位部等数设置的刀片槽,所述刀片槽沿内刀盘轴向方向开设,所述刀片槽上均设有内刀片,所述外刀片及内刀片顶端高于环形基座表面,所述外刀片刀刃朝向外刀盘转动方向、所述内刀片刀刃朝向内刀盘转动方向,所述外刀盘及内刀盘转动时、外刀片刀刃与内刀片刀刃相互靠近实现剪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批量双向剪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刀片包括与滑槽滑动配合的刀柄及垂直向上延伸的刀体,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云峰叶维沣陈成丰朱育琛彭世才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海航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