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内取放装置的螺母预埋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0654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内取放装置的螺母预埋机构,属于自动化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用于放置螺母的放置架和与机械臂固定连接的底座,所述底座远离机械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用于容纳螺母的容纳管,所述容纳管连接有限定螺母位置的限位机构,所述底板穿设有若干将螺母从容纳管内顶出的顶出杆,所述顶出杆穿过底座插入容纳管内滑动,所述放置架水平放置且其上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套接螺母的放置杆,所述放置杆上端分别插入容纳管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合理,通过将螺母人工放置于支撑杆上,之后利用容纳管和底座将螺母整体埋入模具内,此时减少了因人工向模具内埋入螺栓所造成的模具的停机时间,从而增加了模具的注塑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内取放装置的螺母预埋机构
本技术属于自动化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模内取放装置的螺母预埋机构。
技术介绍
在注塑件生产过程中,部分注塑件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植入螺母,植入的螺母一般为圆形螺母。在植入时通常将螺母先预埋于射出型模具的空内,之后熔融的塑料进入模具内将预埋的螺母包裹,冷却之后螺母与模具连接。预埋于模具的螺母其外壁通常周向会开设若干防滑棱,且同轴开设有环形槽,用于提高螺母与注塑件的连接强度。现有的螺母在埋入模具内时,通常依靠人工完成,当需要埋入的螺母的数量较多时,人工埋入螺母的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生产的效率。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内取放装置的螺母预埋机构,减少人工埋设螺母导致模具停机时间长,影响模具生产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内取放装置的螺母预埋机构,包括用于放置螺母的放置架和与机械臂固定连接的底座,所述底座远离机械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用于容纳螺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内取放装置的螺母预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螺母的放置架(1)和与机械臂固定连接的底座(2),所述底座(2)远离机械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用于容纳螺母的容纳管(24),所述容纳管(24)连接有限定螺母位置的限位机构(3),所述底座(2)穿设有若干将螺母从容纳管(24)内顶出的顶出杆(25),所述顶出杆(25)穿过底座(2)插入容纳管(24)内滑动,所述放置架(1)水平放置且其上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套接螺母的放置杆(11),所述放置杆(11)上端分别插入容纳管(2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内取放装置的螺母预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螺母的放置架(1)和与机械臂固定连接的底座(2),所述底座(2)远离机械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用于容纳螺母的容纳管(24),所述容纳管(24)连接有限定螺母位置的限位机构(3),所述底座(2)穿设有若干将螺母从容纳管(24)内顶出的顶出杆(25),所述顶出杆(25)穿过底座(2)插入容纳管(24)内滑动,所述放置架(1)水平放置且其上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套接螺母的放置杆(11),所述放置杆(11)上端分别插入容纳管(2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内取放装置的螺母预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套接于容纳管(24)外的弹性套(32)和限制螺母位置的若干限位件(31),所述容纳管(24)外壁周向贯穿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若干限位孔(241),所述限位件(31)穿过限位孔(241)与螺母抵接,所述限位件(31)远离螺母的一端与弹性套(32)内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内取放装置的螺母预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1)呈球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内取放装置的螺母预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2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宝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海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