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包塑轴承的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654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制造包塑轴承的模具结构,包括动模结构和定模结构,动模结构包括动模支架、动模型腔和动模型腔套,动模支架包括模具条铁、顶针板、回顶杆、模具型腔底板和模具型腔板,定模结构包括定模支架、定模型腔和轴承定位块,定模支架包括定模推板、限位导柱、定模底板、限位件和进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节吸合磁铁磁力大小的方式来合模和脱模,相较传统的机械锁块寿命更长、维修次数更少、可控性更好;模具进料口位于顶部中心,可以在产品的凹陷处进料,有利于包塑材料的流动和填充;脱模时料柄上端先与定模底板脱开,再从产品脱开,实现二次分离,料柄脱落更加稳定,不易发生断裂、粉碎等情况,产品表面分离处更加平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制造包塑轴承的模具结构
本技术涉及轴承模具领域,尤其是用于制造包塑轴承的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包塑轴承一般指外周包裹塑料层的轴承,塑料材质常用尼龙、聚甲醛及工程塑料聚丙烯等。包塑轴承的外包塑料具有一定的硬度,且具有良好的抗冲击力、耐摩擦性能及一定的自润滑性能。传统包塑轴承生产的过程中,模具才有机械锁扣结构,在长期多次启闭后容易磨损失效。脱模时,料柄直接从产品上脱落,由于料柄细长,容易发生碎裂,且一次分离时应力较大,容易损伤产品表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包塑轴承的模具结构,采用寿命更长、更易使用的磁性锁扣,配合能实现料柄二次分离的定模结构,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也改善了产品的加工质量。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包括动模结构和定模结构;动模结构包括动模支架、动模型腔和动模型腔套,动模支架包括模具条铁、顶针板、回顶杆、模具型腔底板和模具型腔板,模具条铁围合形成“匚”字形结构,顶针板嵌接于模具条铁的“匚”字形结构内,于顶针板的一侧表面均布若干根回顶杆和顶针,模具型腔板与模具型腔底板贴合并一体靠接于模具条铁上,动模型腔抵接于模具型腔板的型腔装配孔内,回顶杆和顶针依次贯穿模具型腔底板和模具型腔板,顶针还伸出模具型腔板连接动模型腔,于动模型腔上套接动模型腔套;定模结构包括定模支架、定模型腔和轴承定位块,定模支架包括定模推板、限位导柱、定模底板、限位件和进料口,于定模底板的一侧表面均布若干根限位导柱,限位导柱贯穿定模推板并与动模结构连接,于定模底板的另一侧表面设置进料口,于定模底板的中心开设用于安装进料口的进料孔,于定模底板的侧面对称设置限位件,定模推板与模具型腔板抵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于模具条铁的中心开设用于固定动模结构的动模安装孔;顶针板为矩形结构,回顶杆设置于矩形结构的四角,顶针沿矩形结构中心呈周向分布;于模具型腔底板上分别开设适于回顶杆、限位导柱和顶针穿过的第一回顶孔、第一限位孔和第一顶针孔;于模具型腔板上分别开设与第一回顶孔和第一限位孔相对的第二回顶孔和第二限位孔,于模具型腔板与定模推板相对的一侧表面设置若干个定位柱;于定模推板上开设与第二限位孔相对的第三限位孔,于定模推板与模具型腔板相对的一侧表面开设若干个与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柱安装孔;于模具型腔板和定模推板的两侧相对设置第一磁铁块和第二磁铁块,于各第一磁铁块和第二磁铁块上分别设置若干个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于动模型腔的中心开设动模通孔,以动模通孔为中心、沿动模通孔周向设置动模轮毂,于动模轮毂的外周、沿动模腔体表面向外延伸形成动模凸台,于动模轮毂上还相对第一顶针孔开设第二顶针孔;于定模型腔的中心开设定模通孔,以定模通孔为中心、沿定模通孔周向设置定模轮毂,于定模轮毂的外周、沿定模腔体表面向外延伸形成定模凸台,于定模凸台上设置若干个注胶口;轴承定位块为阶梯柱状结构,轴承定位块一端插接于动模型腔的动模通孔内,另一端插接于相连轴承的中心孔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通过调节吸合磁铁磁力大小的方式来合模和脱模,相较传统的机械锁块寿命更长、维修次数更少、可控性更好;模具进料口位于顶部中心,可以在产品的凹陷处进料,有利于包塑材料的流动和填充;脱模时料柄上端先与定模底板脱开,再从产品脱开,实现二次分离,料柄脱落更加稳定,不易发生断裂、粉碎等情况,产品表面分离处更加平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模具型腔底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模具型腔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动模型腔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定模推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定模型腔结构示意图。其中:1、模具条铁;101、动模安装孔;2、顶针板;3、回顶杆;4、模具型腔底板;401、底板板面;402、第一回顶孔;403、第一限位孔;404、第一顶针孔;5、模具型腔板;501、型腔板面;502、第二限位孔;503、定位柱;504、第二回顶孔;505、型腔装配孔;506、第一磁铁块;507、第一安装孔;6、动模型腔;601、动模腔体;602、动模凸台;603、第二顶针孔;604、动模轮毂;605、动模通孔;7、动模型腔套;701、型腔套装配孔;8、定模推板;801、推板板面;802、第三限位孔;803、定位柱安装孔;804、定模通孔;805、第二磁铁块;806、第二安装孔;9、限位导柱;10、定模底板;1001、进料孔;11、顶针;12、轴承定位块;13、定模型腔;1301、定模腔体;1302、定模凸台;1303、注胶口;1304、定模轮毂;1305、定模通孔;14、限位件;1401、开槽金属片;1402、紧固螺栓;15、进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本技术包括动模结构和定模结构:动模结构包括动模支架、动模型腔6和动模型腔套7,动模支架包括模具条铁1、顶针板2、回顶杆3、模具型腔底板4和模具型腔板5,模具条铁1围合形成“匚”字形结构,顶针板2嵌接于模具条铁1的“匚”字形结构内,于顶针板2的一侧表面均布若干根回顶杆3和顶针11,模具型腔板5和模具型腔底板4贴合并一体靠接于模具条铁1上,动模型腔6抵接于模具型腔板5的型腔装配孔505内,回顶杆3和顶针11依次贯穿模具型腔底板4和模具型腔板5,顶针11还伸出模具型腔板5连接动模型腔6,于动模型腔6上套接动模型腔套7;定模结构包括定模支架、定模型腔13和轴承定位块12,定模支架包括定模推板8、限位导柱9、定模底板10、限位件14和进料口15,于定模底板10的一侧表面均布若干根限位导柱9,限位导柱9贯穿定模推板8并与动模结构连接,于定模底板10的另一侧表面设置进料口15,于定模底板10的中心开设用于安装进料口15的进料孔1001,于定模底板10的侧面对称设置限位件14,定模推板8与模具型腔板5抵接。于模具条铁1的中心开设用于固定动模结构的动模安装孔101。顶针板2为矩形结构,回顶杆3设置于矩形结构的四角,顶针11沿矩形结构中心呈周向分布。于模具型腔底板4上分别开设适于回顶杆3、限位导柱9和顶针11穿过的第一回顶孔402、第一限位孔403和第一顶针孔404。于模具型腔板5上分别开设与第一回顶孔402和第一限位孔403相对的第二回顶孔504和第二限位孔502,于模具型腔板5与定模推板8相对的一侧表面设置若干个定位柱503。于定模推板8上开设与第二限位孔502相对的第三限位孔802,于定模推板8与模具型腔板5相对的一侧表面开设若干个与定位柱503相适配的定位柱安装孔803。于模具型腔板5和定模推板8的两侧相对设置第一磁铁块506和第二磁铁块805,于各第一磁铁块506和第二磁铁块805上分别设置若干个第一安装孔507和第二安装孔806。于动模型腔6的中心开设动模通孔605,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制造包塑轴承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结构和定模结构;/n所述动模结构包括动模支架、动模型腔(6)和动模型腔套(7),所述动模支架包括模具条铁(1)、顶针板(2)、回顶杆(3)、模具型腔底板(4)和模具型腔板(5),所述模具条铁(1)围合形成“匚”字形结构,所述顶针板(2)嵌接于模具条铁(1)的“匚”字形结构内,于顶针板(2)的一侧表面均布若干根回顶杆(3)和顶针(11),所述模具型腔板(5)与模具型腔底板(4)贴合并一体靠接于模具条铁(1)上,所述动模型腔(6)抵接于模具型腔板(5)的型腔装配孔(505)内,所述回顶杆(3)和顶针(11)依次贯穿模具型腔底板(4)和模具型腔板(5),所述顶针(11)还伸出模具型腔板(5)连接动模型腔(6),于动模型腔(6)上套接动模型腔套(7);/n所述定模结构包括定模支架、定模型腔(13)和轴承定位块(12),所述定模支架包括定模推板(8)、限位导柱(9)、定模底板(10)、限位件(14)和进料口(15),于所述定模底板(10)的一侧表面均布若干根限位导柱(9),所述限位导柱(9)贯穿定模推板(8)并与动模结构连接,于定模底板(10)的另一侧表面设置进料口(15),于定模底板(10)的中心开设用于安装进料口(15)的进料孔(1001),于定模底板(10)的侧面对称设置限位件(14),所述定模推板(8)与模具型腔板(5)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制造包塑轴承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结构和定模结构;
所述动模结构包括动模支架、动模型腔(6)和动模型腔套(7),所述动模支架包括模具条铁(1)、顶针板(2)、回顶杆(3)、模具型腔底板(4)和模具型腔板(5),所述模具条铁(1)围合形成“匚”字形结构,所述顶针板(2)嵌接于模具条铁(1)的“匚”字形结构内,于顶针板(2)的一侧表面均布若干根回顶杆(3)和顶针(11),所述模具型腔板(5)与模具型腔底板(4)贴合并一体靠接于模具条铁(1)上,所述动模型腔(6)抵接于模具型腔板(5)的型腔装配孔(505)内,所述回顶杆(3)和顶针(11)依次贯穿模具型腔底板(4)和模具型腔板(5),所述顶针(11)还伸出模具型腔板(5)连接动模型腔(6),于动模型腔(6)上套接动模型腔套(7);
所述定模结构包括定模支架、定模型腔(13)和轴承定位块(12),所述定模支架包括定模推板(8)、限位导柱(9)、定模底板(10)、限位件(14)和进料口(15),于所述定模底板(10)的一侧表面均布若干根限位导柱(9),所述限位导柱(9)贯穿定模推板(8)并与动模结构连接,于定模底板(10)的另一侧表面设置进料口(15),于定模底板(10)的中心开设用于安装进料口(15)的进料孔(1001),于定模底板(10)的侧面对称设置限位件(14),所述定模推板(8)与模具型腔板(5)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包塑轴承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模具条铁(1)的中心开设用于固定动模结构的动模安装孔(1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包塑轴承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板(2)为矩形结构,回顶杆(3)设置于所述矩形结构的四角,顶针(11)沿所述矩形结构中心呈周向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制造包塑轴承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模具型腔底板(4)上分别开设适于回顶杆(3)、限位导柱(9)和顶针(11)穿过的第一回顶孔(402)、第一限位孔(403)和第一顶针孔(404)。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巍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腾达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