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公开了一种滚动摩擦传动回转式高温烧结装置,包括高温烧结装置本体、炉管和位于炉管外面的加热装置,可旋转地安装在高温烧结装置本体上的传动轴,传动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电机相连接,以随着电机的旋转而旋转,炉管的两端均套设有炉管端套,炉管端套的内表面与炉管的外表面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传动轴和炉管端套之间设有两个第二传动机构,以使炉管端套通过摩擦带动炉管的两端随着传动轴的旋转而旋转,炉管两端的炉管端套固定至两个轴承座中,轴承座固定在高温烧结装置本体的两侧。由于炉管外表面和炉管端套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因此这种滚动摩擦传动回转式高温烧结装置可以大大降低炉管所承受的扭矩,同时能够自动消除因不同步而施加在炉管上的破坏性扭矩。(*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温烧结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炉管可以旋转的滚动摩擦传动回转 式高温烧结装置。
技术介绍
高温烧结装置用于对陶瓷、粉末冶金等制品的高温烧结,其工作温度可以达到1650° C, 对于薄壁大口径陶瓷管制品、高温度敏感性烧结制品的高温烧结,以及烧结温度带狭窄、高 温度均匀性烧结制品(如粉末冶金等)的高温烧结,其烧结工艺要求烧结设备的烧结工作区 在较大的容积与跨度上具备稳定的温度场及极高的温度均勾性,才能获得高品质的制成品。 为满足这一使用要求,烧结设备必须采用薄壁回转型圆管式炉膛。对于这种回转型炉管而言,待烧结的制品位于炉管内,而加热装置则位于炉管的外面, 因此炉管所承受的温度需高于其烧结制品的烧结温度,即高于1650° C,就现有的炉管材料(刚 玉制品)而言,这个温度已接近其材料本身的高温蠕变温度,而烧结过程一般又需要在30小 时以上,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使用,炉管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特别是抗折强度比常温状态急 剧下降。这种非金属的炉管没有经过机械加工,其两端的同轴度无法保证,且炉管材料不能 进行弹性变形,这样炉管旋转时由传动系统施加在炉管上的扭矩和弯矩极易造成炉管的折断 损坏,使烧结过程无法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合理的炉管可以旋转的滚动摩擦传动回 转式高温烧结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炉管易折断损坏的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滚动摩擦传动回转式高温 烧结装置,包括高温烧结装置本体、炉管和位于炉管外面的加热装置,其中,所述滚动摩擦 传动回转式高温烧结装置还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高温烧结装置本体上的传动轴,所述传 动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电机相连接,以随着电机的旋转而旋转,所述炉管的两端均套设有 炉管端套,所述炉管端套与所述炉管形成之间形成有一定的间隙,所述传动轴和所述炉管端套之间分别设有两个第二传动机构,以使所述炉管端套带动炉管的两端随着传动轴的旋转而 旋转,所述炉管两端的炉管端套分别固定至两个轴承座中,所述轴承座固定在所述高温烧结装置本体的两侧。本技术在炉管的外表面和炉管端套的内表面之间设置了间隙,这样当炉管端套在第 二传动机构的带动下随着传动轴的旋转而旋转时,炉管端套将通过炉管端套的内表面和炉管 的外表面之间的摩擦来带动炉管旋转。由于炉管外表面和炉管端套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因 此这种滚动摩擦传动回转式高温烧结装置可以大大降低炉管所承受的扭矩,同时能够自动消 除因不同步而施加在炉管上的破坏性扭矩。且由于炉管两端的炉管端套分别固定至两个轴承 座中,而所述轴承座固定在所述高温烧结装置本体的两侧,因此炉管两端能够得到一定的支 撑,有利于改善第二传动机构的传动性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现形式,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传动带和带轮,所述带轮固 定在所述传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带连接所述带轮和固定在所述电机的转轴上的带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滚动摩擦传动回转式高温烧结装置还包括套在 炉管两端的炉管端套上的两个驱动轴套,所述炉管端套与所述驱动轴套固定,且分别通过所 述驱动轴套固定至所述轴承座中,且所述炉管端套通过驱动轴套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连接。 此时,所述炉管端套可以由刚玉材料制成,而所述驱动轴套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这样既能 保证炉管端套在炉口高温区能够正常工作,又能使驱动轴套和第二传动构件的连接更加容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实现形式,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传动轴的两端 的两个主动链轮;分别固定在各驱动轴套上的两个从动链轮;以及连接所述主动链轮和所述 从动链轮的两条传动链。更优地,在所述炉管的外表面上,沿纵向等间隔地固定有多个加强筋,且所述多个加强 筋的外侧环设有多个彼此间隔开的保护环,所述保护环与所述加强筋固定在一起。所述加强 筋和所述保护环可以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且通过高温粘结剂粘结固定在一起。加强筋可以 提高炉管的强度,同时又不致于对炉管的传热性能造成太大影响。加强筋的外侧再配合以保 护环,更能防止加强筋脱落。综上所述,由于炉管端部外表面和炉管端套内表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炉管依靠炉管 端套的内表面和炉管端部的外表面之间的摩擦传动而旋转,因此本技术的滚动摩擦传动 回转式高温烧结装置可以大大降低炉管所承受的扭矩,同时能够自动消除因不同步而施加在 炉管上的破坏性扭矩,有效克服了炉管固定刚性支撑时由于炉管两端不同轴,且刚玉材料炉 管无弹性变形所造成的对炉管的折断损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滚动摩擦传动回转式高温烧结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滚动摩擦传动回转式高温烧结装置中炉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一种滚动摩擦传动回转式高温烧结装置如图1、图2所示,其大体上包括位 于下部的配电箱18、位于上部的高温烧结装置本体19、以及位于所述高温烧结装置本体19 的外侧的外軍20。在高温烧结装置本体19中包含有圆筒形炉管1、位于炉管l的外側的、由 电热元件8和耐火材料15构成的加热装置、以及位于两侧的两个支架10。待烧结的制品放置 在炉管1的内部,炉管1的两端由炉塞2封堵。传动轴7设置在高温烧结装置本体19的上部, 传动轴7由两个轴承座6安装在支架10上,传动轴7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电机及减速机组件 14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可以包括传动带17和带轮9,其中带轮9固定在传动轴7的一端, 电机及减速机组件14通过传动带17与带轮9相连接,即传动带17连接固定在传动轴7上的 带轮9和固定在电机的通过减速机减速的主轴上的带轮(图中未示出),从而带动传动轴7旋 转。炉管1的两端设有两个炉管端套12,炉管端套12套在炉管1的外面并且与炉管1之间形 成有一定的间隙。所述传动轴7和所述炉管端套12之间分别设有两个第二传动机构,以在所 述传动轴7旋转时,所述炉管端套12通过摩擦传动带动炉管1的两端随着传动轴7的旋转而 旋转。所述滚动摩擦传动回转式高温烧结装置还可包括套在炉管1两端的炉管端套12上的两 个驱动轴套13,所述炉管端套12与所述驱动轴套13固定,且分别通过所述驱动轴套13固定 至所述轴承座16中,且所述炉管端套12通过驱动轴套13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炉 管1两端的炉管端套12分别固定至两个轴承座16中,所述轴承座16固定在所述高温烧结装 置本体19的两侧。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可以包括固定在所述传动轴7的两端的两个主动链轮 5;分别固定在各驱动轴套13上的两个从动链轮3;以及连接所述主动链轮5和所述从动链轮 3的两条传动链4。工作时,电机启动,电机的主轴经减速器减速至适当的速度,并通过传动带17使传动轴 7旋转。旋转的传动轴7通过传动链4带动位于炉管两端的驱动轴套13在固定的轴承座16中 旋转,同时躯动轴套13带动与之固定的炉管端套12旋转,由于炉管端套12与炉管1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因此炉管1的两端将在炉管端套12的内表面和炉管1的外表面的摩擦力的作 用下旋转。如图3和图4所示,炉管1的外表面上还固定有加强筋lb,加强筋lb可以与炉管1、炉 管端套12 —样都是由刚玉材料制成,加强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动摩擦传动回转式高温烧结装置,包括高温烧结装置本体(19)、炉管(1)和位于炉管外面的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滚动摩擦传动回转式高温烧结装置还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高温烧结装置本体(19)上的传动轴(7),所述传动轴(7)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电机相连接,以随着电机的旋转而旋转,所述炉管(1)的两端均套设有炉管端套(12),所述炉管端套(12)与所述炉管(1)形成之间形成有一定的间隙,所述传动轴(7)和所述炉管端套(12)之间分别设有两个第二传动机构,以使所述炉管端套(12)带动炉管(1)的两端随着传动轴(7)的旋转而旋转,所述炉管(1)两端的炉管端套(12)分别固定至两个轴承座(16)中,所述轴承座(16)固定在所述高温烧结装置本体(19)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儒尹,沈军华,金国亮,董剑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广益高温技术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