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青砖瓦隧道窑的钟罩结构,该钟罩结构是由还原与保护气管路1、耐热钢制小喷嘴2、U型管3、耐热钢制外壳4、隔热纤维棉层5、耐热纤维棉层6及喷涂氧化铝层7组成,耐热钢制外壳4类似一个有盖无底方盒形状,在耐热钢制外壳4内分别设置隔热纤维棉层5、耐热纤维棉层6及喷涂氧化铝层7,在耐热钢制外壳4上面设置有还原与保护气管路1,还原与保护气管路1接上耐热钢制小喷嘴2通到由耐热钢制外壳4、隔热纤维棉层5、耐热纤维棉层6及喷涂氧化铝层7组成的钟罩内,钟罩内顶壁设置有U型管3,U型管3是从钟罩两侧通入到钟罩内的。利用这种钟罩与现代化的隧道窑相结合的生产工艺,可大规模、连续化生产青砖瓦,并可降低能耗,提高产品合格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青砖瓦的还原与保护冷却装置的结构设计范畴, 具体地讲,涉及到一种青砖瓦隧道窑的钟罩结构设计范畴。技术背景目前,屆内青砖瓦的还原与保护冷却一般采用红砖粘土砌筑的马蹄窑和 筒子窑来完成,这类窑炉属于间歇窑能源消耗量很大,窑体采取砌筑形式, 砖缝间的缝隙造成窑体密封极不严密,容易造成窑体跑风漏气。还原时大量 还原气体泄露,操作环境恶劣并伴有爆燃的可能性,同时对能源也是极大的 浪费。保护冷却时由于其气密性不强、无间接冷却设备,不得不从窑顶注入 大量水来强制性冷却,同时产生蒸汽形成正压防止外界空气进入氧化制品。 这种保护冷却方式有很大的缺陷, 一方面水蒸气与煤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硫反 应形成硫酸,对窑体的侵蚀严重,造成窑体使用寿命縮短,同时,注水强制冷却易造成砖瓦开裂损坏,成品合格率仅为60%。并且冷却余热完全排空,无 法有效加以回收利用造成能源浪费。这种古建青砖瓦的还原与保护冷却的传 统方式完全,靠窑炉工人的经验操作,无法精确控制,这样产品质量无连续性 并且波动很大,对连续生产极为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青砖瓦的还原与保护冷却装置,即青砖瓦 隧道窑的钟罩结构。利用这种钟罩与现代化的隧道窑相结合的生产工艺,可 大规模、连续化生产青砖瓦,并可降低能耗,提高产品合格率。实现本技术的一种青砖瓦隧道窑的钟罩结构设计是 青砖瓦隧道窑的钟罩结构(见图l)是由还原与保护气管路l、耐热钢制小喷嘴2、 U型管3、耐热钢制外壳4、隔热纤维棉层5、耐热纤维棉层6及喷涂 氧化铝层7组成,耐热钢制外壳4类似一个有盖无底方盒形状,在耐热钢制 外壳4内分别设置隔热纤维棉层5、耐热纤维棉层6及喷涂氧化铝层7,在 耐热钢制外壳4上面设置有还原与保护气管路1,还原与保护气管路l接上耐 热钢制小喷嘴2通到由耐热钢制外壳4、隔热纤维棉层5、耐热纤维棉层6及 喷涂氧化铝层7组成的钟罩内,钟罩内顶壁设置有U型管3, U型管3是从钟罩 两侧通入到钟罩内的。在青砖瓦生产中,利用本设计的钟罩结构,解决了传统工艺中还原时大 量还原气体泄露,节约了大量的能源。利用这种钟罩与现代化的隧道窑相结 合的生产工艺,可大规模、连续化生产青砖瓦,并可降低能耗,提高产品合 格率。附图说明图l为钟罩结构侧视剖面图;图2为钟罩结构正视剖面图;图3为钟罩结构俯视图。附图中l一还原与保护气管路;2—耐热钢制小喷嘴;3—U型管; 4一耐热钢制外壳;5—隔热纤维棉层;6—耐热纤维棉层;7—喷涂氧化 铝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设计的一种青砖瓦隧道窑的钟罩结 构青砖瓦隧道窑的钟罩结构(见图l、图2)是由还原与保护气管路l、耐热 钢制小喷嘴2、 U型管3、耐热钢制外壳4、隔热纤维棉层5、耐热纤维棉层6及 喷涂氧化铝层7组成,耐热钢制外壳4类似一个有盖无底方盒形状,在耐热 钢制外壳4内分别设置隔热纤维棉层5、耐热纤维棉层6及喷涂氧化铝层7, 在耐热钢制外壳4上面设置有还原与保护气管路1 (见图3),还原与保护气管路1在耐热钢制外壳4上面环绕,还原与保护气管路l与若干个耐热钢制小喷嘴2连接,耐热钢制小喷嘴2通到由耐热钢制外壳4、隔热纤维棉层5、耐 热纤维棉层6及喷涂氧化铝层7组成的钟罩内,钟罩内顶壁设置有U型管3, U 型管3是从钟罩两侧通入到钟罩内的(见图2)。权利要求1. 一种青砖瓦隧道窑的钟罩结构,其特征在于青砖瓦隧道窑的钟罩结构是由还原与保护气管路(1)、耐热钢制小喷嘴(2)、U型管(3)、耐热钢制外壳(4)、隔热纤维棉层(5)、耐热纤维棉层(6)及喷涂氧化铝层(7)组成,耐热钢制外壳(4)类似一个有盖无底方盒形状,在耐热钢制外壳(4)内分别设置隔热纤维棉层(5)、耐热纤维棉层(6)及喷涂氧化铝层(7),在耐热钢制外壳(4)上面设置有还原与保护气管路(1),还原与保护气管路在耐热钢制外壳(4)上面环绕,还原与保护气管路(1)与若干个耐热钢制小喷嘴(2)连接,耐热钢制小喷嘴(2)通到由耐热钢制外壳(4)、隔热纤维棉层、耐热纤维棉层(6)及喷涂氧化铝层(7)组成的钟罩内,钟罩内顶壁设置有U型管(3),U型管(3)是从钟罩两侧通入到钟罩内的。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青砖瓦隧道窑的钟罩结构,该钟罩结构是由还原与保护气管路1、耐热钢制小喷嘴2、U型管3、耐热钢制外壳4、隔热纤维棉层5、耐热纤维棉层6及喷涂氧化铝层7组成,耐热钢制外壳4类似一个有盖无底方盒形状,在耐热钢制外壳4内分别设置隔热纤维棉层5、耐热纤维棉层6及喷涂氧化铝层7,在耐热钢制外壳4上面设置有还原与保护气管路1,还原与保护气管路1接上耐热钢制小喷嘴2通到由耐热钢制外壳4、隔热纤维棉层5、耐热纤维棉层6及喷涂氧化铝层7组成的钟罩内,钟罩内顶壁设置有U型管3,U型管3是从钟罩两侧通入到钟罩内的。利用这种钟罩与现代化的隧道窑相结合的生产工艺,可大规模、连续化生产青砖瓦,并可降低能耗,提高产品合格率。文档编号F27B9/30GK201104100SQ200720154979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3日专利技术者蒲文军, 伟 陈, 陈升利 申请人:北京市西六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青砖瓦隧道窑的钟罩结构,其特征在于:青砖瓦隧道窑的钟罩结构是由还原与保护气管路(1)、耐热钢制小喷嘴(2)、U型管(3)、耐热钢制外壳(4)、隔热纤维棉层(5)、耐热纤维棉层(6)及喷涂氧化铝层(7)组成,耐热钢制外壳(4)类似一个有盖无底方盒形状,在耐热钢制外壳(4)内分别设置隔热纤维棉层(5)、耐热纤维棉层(6)及喷涂氧化铝层(7),在耐热钢制外壳(4)上面设置有还原与保护气管路(1),还原与保护气管路[1]在耐热钢制外壳(4)上面环绕,还原与保护气管路(1)与若干个耐热钢制小喷嘴(2)连接,耐热钢制小喷嘴(2)通到由耐热钢制外壳(4)、隔热纤维棉层[5]、耐热纤维棉层(6)及喷涂氧化铝层(7)组成的钟罩内,钟罩内顶壁设置有U型管(3),U型管(3)是从钟罩两侧通入到钟罩内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陈升利,蒲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西六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