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反射电极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035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1:45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反射电极,包括第一区域和相对于第一区域倾斜的第二区域;下电极,在反射电极的第一区域上;堤绝缘层,覆盖下电极的边缘,堤绝缘层延伸到反射电极的第二区域上;上电极,在下电极的被堤绝缘层暴露的部分上,上电极延伸到堤绝缘层上;以及发光层,在下电极与上电极之间。发光层在堤绝缘层与上电极之间延伸。反射电极的第二区域和上电极之间的光程与反射电极的第一区域和上电极之间的光程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反射电极的显示装置本申请要求2018年12月2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173032号的优先权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如同全文记载于本文中一样。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提高光提取效率的具有反射电极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诸如监控器、电视(TV)、膝上型电脑或数码相机的电子设备包括显示装置以显示图像。在示例中,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多个发光元件。每个发光元件可以发射显示特定颜色的光。此外,每个发光元件可以包括下电极与上电极之间的发光层。显示装置可以使用反射电极来提高发光元件的效率。例如,在显示装置中,反射电极可以包括平坦区域和倾斜区域。发光元件可以设置在反射电极的平坦区域上。因此,在显示装置中,受全反射限制的光可以通过反射电极的倾斜区域发射到外部。然而,因为从反射电极的倾斜区域发射的光具有可能与由反射电极的平坦区域反射的光不同的亮度和色坐标,所以由显示装置实现的图像的亮度和颜色由于从反射电极的倾斜区域发射的光而可能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反射电极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能够提高光提取效率而不会使所实现图像的质量劣化。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中从反射电极的倾斜区域发射的光的亮度和色坐标可以与由反射电极的平坦区域反射的光的亮度和色坐标相同。本公开的附加优点、目的和特征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审查下面的内容时将变得明显,或者可以从本公开的实践中获知。本公开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书面描述及其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并且根据本公开的目的,如本文所体现和广泛描述的,显示装置包括:反射电极,包括第一区域和相对于第一区域倾斜的第二区域;下电极,在反射电极的第一区域上;堤绝缘层,覆盖下电极的边缘,堤绝缘层延伸到反射电极的第二区域上;上电极,在下电极的被堤绝缘层暴露的部分上,上电极延伸到堤绝缘层上;以及发光层,在下电极与上电极之间,发光层在堤绝缘层与上电极之间延伸。反射电极的第二区域和上电极之间的光程与反射电极的第一区域和上电极之间的光程相同。反射电极的第二区域和上电极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与反射电极的第一区域和上电极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同。发光层可以与下电极和堤绝缘层接触。堤绝缘层的折射率可以小于下电极的折射率,反射电极的第二区域上的堤绝缘层的厚度可以大于下电极的厚度。谐振层可以位于反射电极的第一区域与下电极之间,其中,谐振层可以在反射电极的第二区域与堤绝缘层之间延伸。反射电极的第一区域和下电极之间的谐振层的厚度可以与反射电极的第二区域和堤绝缘层之间的谐振层的厚度相同。谐振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接触孔,该至少一个接触孔部分地暴露反射电极的第一区域,并且谐振层的接触孔可以与堤绝缘层重叠。堤绝缘层可以包括无机绝缘材料。在另一方面中,显示装置包括:下电极,在下基板上;第一堤绝缘层,与下电极间隔开,第一堤绝缘层具有面向下电极的倾斜侧表面;第二堤绝缘层,覆盖下电极的边缘并且在第一堤绝缘层的倾斜侧表面上;反射电极,在下基板与下电极之间,反射电极在第一堤绝缘层与第二堤绝缘层之间延伸;发光层,在下电极的被第二堤绝缘层暴露的部分上;以及上电极,在发光层上,其中,第二堤绝缘层和下电极的厚度比与下电极和第二堤绝缘层的折射率比相同。第二堤绝缘层和下电极可以与反射电极接触。第二堤绝缘层可以包括与第一堤绝缘层的材料不同的材料。第一堤绝缘层可以包括有机绝缘材料。第一堤绝缘层的倾斜侧表面可以包括具有第一倾斜角的第一区域,以及具有小于第一倾斜角的第二倾斜角的第二区域,并且第一堤绝缘层的第一区域可以在下基板与第一堤绝缘层的第二区域之间。第一堤绝缘层的第一区域可以具有大于反射电极的厚度的垂直距离。外涂层可以在下基板与下电极之间,其中,第二堤绝缘层可以包括与外涂层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应理解,前面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进一步解释。附图说明本公开包括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并入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视图;图2是图1中的区域P的放大图;图3至图7是分别示出根据本公开其它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公开的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下文中,通过参考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将清楚地理解与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目的、技术配置和操作效果有关的细节。这里,提供本公开的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的技术精神圆满地转移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因此本公开可以以其他形式实施,并且不限于下面描述的实施例。另外,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可以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在附图中,为方便起见,可以夸大层和区域的长度和厚度。应当理解,当第一元件被称为在第二元件“上”时,尽管第一元件可以设置在第二元件上以便与第二元件接触,但是第三元件可以插设在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之间。这里,例如,诸如“第一”和“第二”的术语可用于将任何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区分开。然而,在不背离本公开的技术精神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方便任意命名。本公开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例如,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否则以单数形式描述的元件旨在包括多个元件。另外,在本公开的说明书中,将进一步理解,术语“包括”和“包含”指定所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合。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示例实施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将进一步理解,诸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领域的背景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定义。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横截面的视图。图2是图1中的区域P的放大图。参考图1和图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下基板100。下基板100可以包括绝缘材料。例如,下基板100可以包括玻璃或塑料。具有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200的驱动电路可以设置在下基板100上。驱动电路可以根据由扫描线供应的扫描信号,产生与由数据线提供的数据信号对应的驱动电流。例如,薄膜晶体管200可以包括半导体图案210、栅极绝缘层220、栅极230、层间绝缘层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n反射电极,包括第一区域和相对于所述第一区域倾斜的第二区域;/n下电极,在所述反射电极的所述第一区域上;/n堤绝缘层,覆盖所述下电极的边缘,所述堤绝缘层延伸到所述反射电极的所述第二区域上;/n上电极,在所述下电极的被所述堤绝缘层暴露的部分上,所述上电极延伸到所述堤绝缘层上;以及/n发光层,在所述下电极与所述上电极之间,所述发光层在所述堤绝缘层与所述上电极之间延伸,/n其中,所述反射电极的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上电极之间的光程与所述反射电极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上电极之间的光程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8 KR 10-2018-0173032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反射电极,包括第一区域和相对于所述第一区域倾斜的第二区域;
下电极,在所述反射电极的所述第一区域上;
堤绝缘层,覆盖所述下电极的边缘,所述堤绝缘层延伸到所述反射电极的所述第二区域上;
上电极,在所述下电极的被所述堤绝缘层暴露的部分上,所述上电极延伸到所述堤绝缘层上;以及
发光层,在所述下电极与所述上电极之间,所述发光层在所述堤绝缘层与所述上电极之间延伸,
其中,所述反射电极的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上电极之间的光程与所述反射电极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上电极之间的光程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反射电极的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上电极之间的间隔距离与所述反射电极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上电极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发光层与所述下电极和所述堤绝缘层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堤绝缘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下电极的折射率,并且
所述反射电极的所述第二区域上的所述堤绝缘层的厚度大于所述下电极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谐振层,在所述反射电极的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下电极之间,
其中,所述谐振层在所述反射电极的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堤绝缘层之间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反射电极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下电极之间的所述谐振层的厚度与所述反射电极的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堤绝缘层之间的所述谐振层的厚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谐振层包括至少一个接触孔,所述至少一个接触孔部分地暴露所述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炅彦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