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玻璃片抛光用水冷机构,包括底部四角固定安装有支腿的台体,所述台体的顶部开有安装槽,且安装槽靠近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储水斗,且储水斗的顶端与安装槽的相对一侧构成沉槽,所述台体的顶部外壁一侧安装有供水机构,且储水斗的一侧安装有制冷机构,所述制冷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储水斗内壁的环形换热板,且储水斗靠近环形换热板的一侧开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半导体制冷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储水斗、供水机构以及接水台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在抛光作业中进行循环供水,增加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的制冷机构,能够根据需求确保储水斗中冷却水保持较低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玻璃片抛光用水冷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玻璃片抛光
,尤其涉及一种光学玻璃片抛光用水冷机构。
技术介绍
光学玻璃是用高纯度硅、硼、钠、钾、锌、铅、镁、钙、钡等的氧化物按特定配方混合,在白金坩埚中高温融化,用超声波搅拌均匀,去气泡;然后经长时间缓慢地降温,以免玻璃块产生内应力。冷却后的玻璃块需要经过光学仪器测量,检验纯度、透明度、均匀度、折射率和色散率。光学玻璃片在生产过程中抛光作业也为必不可少的。为了防止镜片抛光过热,一般需要配合水冷机构进行作业。但是传统的水冷机构大多结构较为简单,且一般不能够进行循环作业,在长时间的抛光作业中,耗水量较大,冷却水的利用率较低,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光学玻璃片抛光用水冷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学玻璃片抛光用水冷机构,包括底部四角固定安装有支腿的台体,所述台体的顶部开有安装槽,且安装槽靠近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储水斗,且储水斗的顶端与安装槽的相对一侧构成沉槽,所述台体的顶部外壁一侧安装有供水机构,且储水斗的一侧安装有制冷机构,所述制冷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储水斗内壁的环形换热板,且储水斗靠近环形换热板的一侧开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半导体制冷器,且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端与环形换热板相接触,所述供水机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台体顶部外壁的小型抽水泵,且小型抽水泵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分别连接有输水管一和输水管二,所述输水管二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滤头,所述支腿的底端均安装有缓冲移动机构。进一步的,所述输水管一的端部连接有金属定形软管,且金属定形软管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喷头。进一步的,所述台体的顶部外壁一侧固定安装有接水台,且接水台开有导水槽。进一步的,所述储水斗的底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卸料阀,且台体的一侧外壁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把手。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移动机构包括开设于支腿底端的滑槽,且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柱。进一步的,所述滑柱的外壁套接有弹簧,且滑柱的底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带刹轮。进一步的,所述滑柱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凸杆,且滑槽的内壁两侧均开有与凸杆相适配的限位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玻璃片抛光用水冷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光学玻璃片抛光用水冷机构,通过设置的储水斗、供水机构以及接水台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在抛光作业中进行循环供水,增加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的制冷机构,能够根据需求确保储水斗中冷却水保持较低的温度,以保证该机构的水冷效果。2.该光学玻璃片抛光用水冷机构,通过设置的缓冲移动机构,能够在该机构移动过程中,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有效防止在移动过程中对其造成内部结构的损坏。3.该光学玻璃片抛光用水冷机构,通过设置的凸杆以及限位滑槽,能够有效提高缓冲移动机构的稳定性。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专利技术原理简单、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光学玻璃片抛光用水冷机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光学玻璃片抛光用水冷机构的储水斗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光学玻璃片抛光用水冷机构的缓冲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台体、2-小型抽水泵、3-输水管一、4-沉槽、5-金属定形软管、6-喷头、7-导水槽、8-把手、9-接水台、10-弹簧、11-带刹轮、12-半导体制冷器、13-储水斗、14-卸料阀、15-滑柱、16-支腿、17-滤头、18-环形换热板、19-滑槽、20-凸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光学玻璃片抛光用水冷机构,包括底部四角焊接有支腿16的台体1,台体1的顶部开有安装槽,且安装槽靠近顶部的一端焊接有储水斗13,且储水斗13的顶端与安装槽的相对一侧构成沉槽4,台体1的顶部外壁一侧安装有供水机构,且储水斗13的一侧安装有制冷机构,制冷机构包括焊接于储水斗13内壁的环形换热板18,且储水斗13靠近环形换热板18的一侧开有凹槽,凹槽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半导体制冷器12,且半导体制冷器12的制冷端与环形换热板相接触,供水机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台体1顶部外壁的小型抽水泵2,且小型抽水泵2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分别连接有输水管一3和输水管二,输水管二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滤头17,支腿16的底端均安装有缓冲移动机构,通过设置的沉槽4有方便对台体1进行清洁的好处。本专利技术中,输水管一3的端部连接有金属定形软管5,且金属定形软管5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喷头6。其中,台体1的顶部外壁一侧焊接有接水台9,且接水台9开有导水槽7。其中,储水斗13的底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卸料阀14,且台体1的一侧外壁两端均焊接有把手8。其中,缓冲移动机构包括开设于支腿16底端的滑槽19,且滑槽1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柱15。其中,滑柱15的外壁套接有弹簧10,且滑柱15的底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带刹轮11。工作原理:使用时,推动把手8将该机构移动至抛光作业点,确保卸料阀14关闭,向储水斗13中加入冷却水,根据实际需求,启动半导体制冷器12配合环形换热板18使冷却水保持较低的温度,确保水冷效果,操作人员在接水台9的上方进行抛光作业,启动小型抽水泵2配合金属定形软管5、喷头,进行水冷降温,打磨产生的颗粒伴随着冷却水,通过导水槽7重新落入储水斗13中,并经过滤头17过滤,实现循环水冷作业,增加该机构的实用性。实施例2参照图3,一种光学玻璃片抛光用水冷机构,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还包括滑柱15的两侧均焊接有凸杆20,且滑槽19的内壁两侧均开有与凸杆20相适配的限位滑槽。工作原理:使用时,利用凸杆20、限位滑槽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利用其限位效果,有效提高缓冲移动机构的稳定性。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玻璃片抛光用水冷机构,包括底部四角固定安装有支腿(16)的台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1)的顶部开有安装槽,且安装槽靠近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储水斗(13),且储水斗(13)的顶端与安装槽的相对一侧构成沉槽(4),所述台体(1)的顶部外壁一侧安装有供水机构,且储水斗(13)的一侧安装有制冷机构,所述制冷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储水斗(13)内壁的环形换热板(18),且储水斗(13)靠近环形换热板(18)的一侧开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半导体制冷器(12),且半导体制冷器(12)的制冷端与环形换热板相接触,所述供水机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台体(1)顶部外壁的小型抽水泵(2),且小型抽水泵(2)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分别连接有输水管一(3)和输水管二,所述输水管二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滤头(17),所述支腿(16)的底端均安装有缓冲移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玻璃片抛光用水冷机构,包括底部四角固定安装有支腿(16)的台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1)的顶部开有安装槽,且安装槽靠近顶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储水斗(13),且储水斗(13)的顶端与安装槽的相对一侧构成沉槽(4),所述台体(1)的顶部外壁一侧安装有供水机构,且储水斗(13)的一侧安装有制冷机构,所述制冷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储水斗(13)内壁的环形换热板(18),且储水斗(13)靠近环形换热板(18)的一侧开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半导体制冷器(12),且半导体制冷器(12)的制冷端与环形换热板相接触,所述供水机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台体(1)顶部外壁的小型抽水泵(2),且小型抽水泵(2)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分别连接有输水管一(3)和输水管二,所述输水管二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滤头(17),所述支腿(16)的底端均安装有缓冲移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玻璃片抛光用水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一(3)的端部连接有金属定形软管(5),且金属定形软管(5)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喷头(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群,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市天信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