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机的自动调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35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抛光机的自动调整机构,属于车圈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只能用手工进行辅助抛光,而手工辅助抛光不仅费力费时,而且质量不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抛光机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两个抛光盘,自动调整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及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能驱动第一导向轮旋转,第一导向轮及第二导向轮分别位于抛光工位的两侧且第一导向轮及第二导向轮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的自动调整机构还包括压轮及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能驱动压轮来回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对车圈的支撑并带动车圈旋转,能在车圈抛光过程对车圈进行限位,通过上述各结构能实现车圈抛光的自动进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抛光机的自动调整机构
本技术属于车圈制造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抛光机的自动调整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抛光机在进行车圈抛光作业时,车圈相对抛光轮位置不能自动调节,即不能自动调节抛光盘的进给量。只能用手工辅助进行抛光,而手工辅助抛光不仅费力费时,而且质量不好。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在抛光过程能自动调节抛光轮与车圈抛光面相对位置的抛光机自动调整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车圈抛光过程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在抛光过程能自动调节抛光轮与车圈抛光面相对位置的抛光机的自动调整机构。抛光机的自动调整机构,抛光机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两个抛光盘,车圈能位于两个抛光盘之间,两个抛光盘之间形成抛光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调整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及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能驱动第一导向轮旋转,第一导向轮及第二导向轮分别位于抛光工位的两侧且第一导向轮及第二导向轮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的自动调整机构还包括压轮及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能驱动压轮来回运动。车圈位于抛光工位时,车圈的下部位于两个抛光盘之间,车圈的两侧位于第一导向轮及第二导向轮之间,第一导向轮及第二导向轮卡在车圈的凹槽内对车圈起到限位支撑作用,压轮、第一导向轮及第二导向轮均在同一个平面内,压轮位于车圈的斜上方,第二驱动机构能驱动压轮靠近或者远离车圈,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压轮贴近车圈,使得压轮的轮沿靠在车圈的凹槽上时,再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导向轮旋转,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车圈也跟着旋转,从而整个车圈均能被抛光到,实现车圈的自动进给抛光。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上述第一导向轮连接。优选的,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板及设置在固定安装板上的驱动气缸、滑块及滑轨,压轮转动设置在一叉架上,叉架固定在滑块上,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与滑块滑动连接驱动滑块沿着滑轨来回运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及第一驱动机构能实现对车圈的支撑并带动车圈旋转,通过设置压轮及第二驱动机构,能在车圈抛光过程对车圈进行限位,通过上述各结构能实现车圈抛光的自动进给。本技术结构紧凑,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抛光盘;3、抛光工位;4、第一导向轮;5、第二导向轮;6、压轮;7、车圈;8、驱动电机;9、驱动气缸;10、固定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抛光机包括机架1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两个抛光盘2,车圈7能位于两个抛光盘2之间,两个抛光盘2之间形成抛光工位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抛光机的自动调整机构,其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第一导向轮4、第二导向轮5及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能驱动第一导向轮4旋转,第一导向轮4及第二导向轮5分别位于抛光工位3的两侧且第一导向轮4及第二导向轮5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的自动调整机构还包括压轮6及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能驱动压轮6来回运动。第一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与上述第一导向轮4连接。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板10及设置在固定安装板10上的驱动气缸9、滑块及滑轨,压轮6转动设置在一叉架(图中未示出)上,叉架固定在滑块上,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驱动气缸9的活塞杆伸出与滑块滑动连接驱动滑块沿着滑轨来回运动。车圈7位于抛光工位3时,车圈7的下部位于两个抛光盘2之间,车圈7的两侧位于第一导向轮4及第二导向轮5之间,第一导向轮4及第二导向轮5卡在车圈7的凹槽内对车圈7起到限位支撑作用,压轮6、第一导向轮4及第二导向轮5均在同一个平面内,压轮6位于车圈7的斜上方,第二驱动机构能驱动压轮6靠近或者远离车圈7,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压轮6贴近车圈7,使得压轮6的轮沿靠在车圈7的凹槽上时,再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导向轮4旋转,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车圈7也跟着旋转,从而整个车圈7均能被抛光到,实现车圈7的自动进给抛光。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导向轮4、第二导向轮5及第一驱动机构能实现对车圈7的支撑并带动车圈7旋转,通过设置压轮6及第二驱动机构,能在车圈7抛光过程对车圈7进行限位,通过上述各结构能实现车圈7抛光的自动进给。本技术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应该理解,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抛光机的自动调整机构,抛光机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两个抛光盘,车圈能位于两个抛光盘之间,两个抛光盘之间形成抛光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调整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及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能驱动第一导向轮旋转,第一导向轮及第二导向轮分别位于抛光工位的两侧且第一导向轮及第二导向轮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的自动调整机构还包括压轮及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能驱动压轮来回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抛光机的自动调整机构,抛光机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两个抛光盘,车圈能位于两个抛光盘之间,两个抛光盘之间形成抛光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调整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及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能驱动第一导向轮旋转,第一导向轮及第二导向轮分别位于抛光工位的两侧且第一导向轮及第二导向轮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的自动调整机构还包括压轮及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能驱动压轮来回运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日升张磊龚金荣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双星铝圈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