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262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具备不会导致线材的不经意的切断并能够稳定实现充分且适当的热压接的构造的线圈部件。在鼓状芯(15)的凸缘部(13、14)的朝向安装基板侧的安装面(21、22)设置有端子电极(25、26),并且设置有内侧端面(17、18)侧敞开的凹部(27、28)和除凹部以外的平坦面(29、30)。在凹部的底面形成凸状的弧面(31、32),该弧面具有相对于平坦面具有小于或等于线材(23)直径的高低差而存在的部分,线材(23)的与端子电极连接的端部通过以从内侧端面侧朝向外侧端面(19、20)侧延伸的状态沿着弧面(31、32)存在,从而厚度连续地变化为在外侧端面侧比较薄并且在内侧端面侧比较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鼓状芯卷绕有线材的构造的绕线型的线圈部件,特别是涉及线材与端子电极间的连接部分的构造。
技术介绍
例如日本特开2006-286807号公报(专利文献1)或者日本特开2011-216681号公报(专利文献2)记载一种绕线型的线圈部件,通过热压接将线材的端部连接于在位于鼓状芯两端的凸缘部分别设置的端子电极。图8将位于鼓状芯1一端的凸缘部2的局部放大而以剖视图示出。图8所示的凸缘部2图示出在安装时朝向安装基板侧的安装面3,并在安装面3设置有端子电极4。端子电极4具备:通过例如以银为导电成分的导电性膏的烧制而形成的基底的导体膜和形成于导体膜之上的Ni、Cu、Sn等镀敷膜。此外,为了实现安装时的良好的焊接性,端子电极4的表面由Sn镀敷膜形成。另一方面,绕鼓状芯1的卷芯部5以螺旋状卷绕的线材6的端部通过热压接而与上述的端子电极4连接。线材6例如由铜线构成,其四周被由聚氨酯、聚酰亚胺等树脂构成的绝缘皮膜覆盖。由树脂构成的绝缘皮膜因例如热压接中的热而被分解并被除去。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8680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16681号公报为了充分并适当地实现线材6向图8所示那样的端子电极4热压接,需要对线材6施加例如300~500℃这样比较高的温度并施加比较高的压力,使线材6适度地塑性变形。然而,本案专利技术人发现,作为上述的热压接工序中的加压的结果,线材6在凸缘部2的安装面3与内侧端面7交叉的棱线附近的部分8处应力集中,有时在该部分8处容易断线。具体而言,可知例如在伴随着线圈部件的小型化而线材6直径细到15~100μm的情况下、线圈部件暴露于120~150℃的高温的情况下可能产生上述断线。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具备能够同时实现防止线材断线和使热压接稳定的构造的线圈部件。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面和第2方面均面向线圈部件,线圈部件具备:鼓状芯,其具有卷芯部和在卷芯部的端部设置的凸缘部;线材,其卷绕于卷芯部;以及端子电极,其供线材的端部连接。上述凸缘部具有:内侧端面,其朝向卷芯部侧并且使卷芯部的端部定位;外侧端面,其朝向内侧端面相反侧的外侧;以及安装面,其将内侧端面与外侧端面连结,且在安装时上述安装面朝向安装基板侧。另外,端子电极设置于凸缘部的安装面。在具有上述那样的结构的线圈部件中,对于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面而言,为了解决前述的技术课题,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安装面形成有弧面,上述弧面以沿与该安装面和外侧端面平行的在宽度方向延伸的线作为中心轴线并具有比内侧端面与外侧端面之间的距离大的曲率半径,线材的端部从内侧端面侧朝向外侧端面侧沿着弧面。对于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面而言,除了上述第1方面和第2方面所共有的结构之外,为了解决前述的技术课题,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安装面设置有内侧端面侧敞开的凹部和除凹部以外的平坦面,线材的端部从内侧端面侧朝向外侧端面侧被接受在凹部内,并且厚度连续地变化为在外侧端面侧比较薄并且在内侧端面侧比较厚。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线圈部件,能够同时实现防止线材断线和使热压接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使朝向安装基板的面成为上方而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使朝向安装基板的面成为上方而示出图1所示的线圈部件11所具备的鼓状芯15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将图2所示的鼓状芯15的局部放大而示出的剖视图。图4是用于对热压接工序进行说明的,并将图1所示的线圈部件11所具备的鼓状芯15和线材23的各自局部放大而示出的剖视图。图5是将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所具备的鼓状芯15a和线材23的各自局部放大而示出的与图4对应的图。图6是将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所具备的鼓状芯15b的局部放大而示出的与图3对应的图。图7是将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所具备的鼓状芯15c的局部放大而示出的与图3对应的图。图8是将以往的线圈部件所具备的鼓状芯1和线材6的各自局部放大而示出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1...线圈部件;12...卷芯部;13...第1凸缘部;14...第2凸缘部;15、15a、15b...鼓状芯;17、18...内侧端面;19、20...外侧端面;21、22...安装面;23...线材;25、26...端子电极;27、28...凹部;29、30...平坦面;31、32...弧面;33...热压接头;35...完全没有塑性变形的区域;36...厚度连续变化的区域;38...边缘;CA...中心轴线;r...曲率半径;D...台阶。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1的外观。图1所示的线圈部件11使朝向安装基板的面朝向上方。参照图1,线圈部件11具备鼓状芯15,上述鼓状芯15具有:卷芯部12、以及分别在卷芯部12的相互相反的第1端部、第2端部设置的第1凸缘部13、第2凸缘部14。鼓状芯15由例如氧化铝或者铁氧体等构成。另外,鼓状芯15具有例如0.4~4.5mm左右的长边方向尺寸。图2单独示出鼓状芯15。参照图1和图2,第1凸缘部13和第2凸缘部14分别具有:内侧端面17、18,其朝向卷芯部12侧并且使卷芯部12的第1端部和第2端部分别定位;外侧端面19、20,其朝向内侧端面17、18各自相反侧的外侧;以及安装面21、22,其分别将内侧端面17、18分别与外侧端面19、20连结,且在安装时上述安装面21、22朝向安装基板侧。线圈部件11还具备:线材23,其卷绕于鼓状芯15的卷芯部12;和第1端子电极25、第2端子电极26,其分别与线材23的第1端部、第2端部连接。对端子电极25、26打上阴影而示出形成区域。端子电极25、26分别设置为覆盖第1凸缘部13和第2凸缘部14各自的安装面21、22整体。端子电极25、26以如下方式形成,将例如以Ag为导电成分、以玻璃料为接合成分并使它们含有于树脂粘合剂而成的导电性膏通过浸渍法涂覆于安装面21、22,并对其进行烧制,由此形成成为基底的导体膜,接下来,通过在基底的导体膜上实施Ni、Cu、Sn等的镀敷。作为上述的浸渍法的结果,端子电极25、26形成为从安装面21、22上延伸至与安装面21、22邻接的面的各自局部。此外,为了实现安装时的良好的焊接性,优选端子电极25、26的表面由Sn镀敷膜形成。另外,镀敷膜也可以仅形成于端子电极25、26的与线材23连接的连接部周边。前述的线材23具有:通过例如直径15~200μm左右的由Cu构成的芯线构成、且芯线的四周被由聚氨酯、聚酰亚胺等树脂构成的厚度为数μm左右的绝缘皮膜覆盖的构造。线材23的各端部与端子电极25、26间的连接应用热压接。处于线材23的端部的绝缘皮膜例如因被热压接时赋予的热分解而被除去,或者被通过激光的照射而除去。第1凸缘部13和第2凸缘部14各自的安装面21、22被赋予以下说明那样的特征的形式。此外,这样的特征的形式例如不是仅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n鼓状芯,其具有卷芯部和在所述卷芯部的端部设置的凸缘部;/n线材,其卷绕于所述卷芯部;以及/n端子电极,其供所述线材的端部连接,/n所述凸缘部具有:内侧端面,其朝向所述卷芯部侧并且使所述卷芯部的端部定位;外侧端面,其朝向所述内侧端面相反侧的外侧;以及安装面,其将所述内侧端面与所述外侧端面连结,且在安装时所述安装面朝向安装基板侧,/n所述端子电极设置于所述凸缘部的所述安装面,/n在所述安装面形成弧面,所述弧面以沿与该安装面和所述外侧端面平行的在宽度方向延伸的线为中心轴线并具有比所述内侧端面与所述外侧端面之间的距离大的曲率半径,/n所述线材的所述端部从所述内侧端面侧朝向所述外侧端面侧沿着所述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9 JP 2018-2487751.一种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鼓状芯,其具有卷芯部和在所述卷芯部的端部设置的凸缘部;
线材,其卷绕于所述卷芯部;以及
端子电极,其供所述线材的端部连接,
所述凸缘部具有:内侧端面,其朝向所述卷芯部侧并且使所述卷芯部的端部定位;外侧端面,其朝向所述内侧端面相反侧的外侧;以及安装面,其将所述内侧端面与所述外侧端面连结,且在安装时所述安装面朝向安装基板侧,
所述端子电极设置于所述凸缘部的所述安装面,
在所述安装面形成弧面,所述弧面以沿与该安装面和所述外侧端面平行的在宽度方向延伸的线为中心轴线并具有比所述内侧端面与所述外侧端面之间的距离大的曲率半径,
所述线材的所述端部从所述内侧端面侧朝向所述外侧端面侧沿着所述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面的所述中心轴线位于沿着所述外侧端面的面上或者位于比沿着所述外侧端面的面靠外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安装面形成有向所述内侧端面侧敞开的凹部和除所述凹部以外的平坦面,所述弧面形成于所述凹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面的靠所述内侧端面侧的端部与所述平坦面间的高低差为小于或等于所述线材的卷绕于所述卷芯部的部分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从所述外侧端面侧至所述内侧端面侧逐渐变深。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材的所述端部,厚度沿着所述弧面连续变化。


7.一种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鼓状芯,其具有卷芯部和在所述卷芯部的端部设置的凸缘部;
线材,其卷绕于所述卷芯部;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本昌史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