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均匀进料的汽车零部件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0025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均匀进料的汽车零部件压铸模具,包括下模具、上模具、导向孔、导向柱、导向腔、缓冲弹簧、固定板、固定螺栓、进料箱、储料腔、进液口、活动板、缓冲柱、活动腔、缓冲腔、连接柱、出料头和通孔。在上模具的表面设有进料箱,可直接将进料箱底端的出料头卡合进下模具表面上的通孔内部,以此来将零部件液体原料均匀输送至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实现均匀上料的目的,增强了压铸效果;在合模时,活动板会顺着导向柱向底端运动,使得缓冲弹簧处于被压缩现象,同时活动板会带动缓冲柱向底端运动,此时活动腔内部填充的液压油会被缓慢的压缩至缓冲腔的内部,以此来起到缓冲作用,对上模具与下模具起到防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均匀进料的汽车零部件压铸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压铸模具,具体是一种可均匀进料的汽车零部件压铸模具,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

技术介绍
汽车零部件,是构成汽车配件加工整体的各单元及服务于汽车配件加工的产品,为了降低成本,占领市场,许多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纷纷向国际化发展;欧洲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纷纷向海外投资,进行国际化生产;北美汽车零部件厂家则纷纷投资欧洲,也想扩展的东欧市场,日本汽车企业也不断地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自己的分支生产机构。在现有技术中,汽车零部件压铸模具一般是直接通过进料口将原料输送至模腔内部,这样会使得模腔的内部积存空气,对产品质量会有一定的影响,且目前的模具在合模时缺乏缓冲结构,较大的冲击力会损伤模具。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可均匀进料的汽车零部件压铸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均匀进料的汽车零部件压铸模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可均匀进料的汽车零部件压铸模具,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安装的进液口、进料箱、储料腔、固定板、固定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均匀进料的汽车零部件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安装的进液口(10)、进料箱(9)、储料腔(91)、固定板(7)、固定螺栓(8)、上模具(2)、缓冲结构和下模具(1);/n所述进料箱(9)的下表面固接有出料头(16),且所述储料腔(91)与所述出料头(16)依次连通;所述上模具(2)的上表面开有通孔(17),且所述出料头(16)卡合在所述通孔(17)内部;/n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导向柱(4)、活动板(11)、缓冲柱(12)和连接柱(15),所述导向柱(4)的内部开有导向腔(5),所述缓冲柱(12)套接于所述导向腔(5)内部,所述活动板(11)套接于所述导向柱(4)表面,且所述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均匀进料的汽车零部件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安装的进液口(10)、进料箱(9)、储料腔(91)、固定板(7)、固定螺栓(8)、上模具(2)、缓冲结构和下模具(1);
所述进料箱(9)的下表面固接有出料头(16),且所述储料腔(91)与所述出料头(16)依次连通;所述上模具(2)的上表面开有通孔(17),且所述出料头(16)卡合在所述通孔(17)内部;
所述缓冲结构包括导向柱(4)、活动板(11)、缓冲柱(12)和连接柱(15),所述导向柱(4)的内部开有导向腔(5),所述缓冲柱(12)套接于所述导向腔(5)内部,所述活动板(11)套接于所述导向柱(4)表面,且所述活动板(11)与所述缓冲柱(12)之间固接有所述连接柱(15);所述导向腔(5)的底端开有活动腔(13),所述缓冲柱(12)底端套接于所述活动腔(13)内部,且所述缓冲柱(12)的底端开有缓冲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均匀进料的汽车零部件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4)固接在所述下模具(1)的上表面,所述上模具(2)的上表面开有导向孔(3),且所述导向柱(4)顶端卡合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勇唐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杰博辉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