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式制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桥,具体涉及一种湿式制动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的工程车辆或者重型车辆采用湿式制动器来制动。湿式制动器为全封闭式的制动器,用于制动的部件均与外界相隔离,这使得湿式制动器具有良好的防尘、防水以及防杂质的效果,相对于盘式制动或鼓式制动,湿式制动器的使用寿命更长,制动效果也更好。现有的湿式制动器由于没有相应的冷却机构,其散热效果不好,在长期制动后,其制动效果会产生下降,大量的热量聚集,容易破坏湿式制动器的内部结构,严重的,将损坏湿式制动器,这对车辆的行驶安全造成一定的风险。因此,这种湿式制动器比较适用于低速行驶的车辆或者制动强度不高的车辆,而当车辆行驶速度较快或者需要的制动强度较高时,这种湿式制动器难以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湿式制动结构,以改善现有的湿式制动器的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湿式制动结构,包括桥壳、安装在所述桥壳左端上的轮毂、安装在所述桥壳上的湿式制动器以及循环冷却系统,所述湿式制动器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制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式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桥壳(1)、安装在所述桥壳(1)左端上的轮毂(2)、安装在所述桥壳(1)上的湿式制动器以及循环冷却系统,所述湿式制动器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制动缸(3)、活塞缸(4)以及连接盘(5),所述制动缸(3)、活塞缸(4)、连接盘(5)、桥壳(1)以及轮毂(2)形成用于容纳冷却液的密封腔;所述循环冷却系统包括设在所述连接盘(5)上的冷却液入口(10)、设在所述连接盘(5)上的冷却液出口(11)、循环泵(12)、冷却液输入管和冷却液输出管,所述循环泵(12)的出液口通过冷却液输入管和所述冷却液入口(10)相连通,所述循环泵(12)的入液口通过冷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式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桥壳(1)、安装在所述桥壳(1)左端上的轮毂(2)、安装在所述桥壳(1)上的湿式制动器以及循环冷却系统,所述湿式制动器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制动缸(3)、活塞缸(4)以及连接盘(5),所述制动缸(3)、活塞缸(4)、连接盘(5)、桥壳(1)以及轮毂(2)形成用于容纳冷却液的密封腔;所述循环冷却系统包括设在所述连接盘(5)上的冷却液入口(10)、设在所述连接盘(5)上的冷却液出口(11)、循环泵(12)、冷却液输入管和冷却液输出管,所述循环泵(12)的出液口通过冷却液输入管和所述冷却液入口(10)相连通,所述循环泵(12)的入液口通过冷却液输出管和所述冷却液出口(11)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湿式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缸(3)内设有摩擦副(6);所述活塞缸(4)内从左至右依次设有行车活塞(7)、驻车活塞(8)以及蝶形弹簧(9);所述蝶形弹簧(9)通过向左压紧所述行车活塞(7)和驻车活塞(8)以使所述行车活塞(7)压紧所述摩擦副(6)以实现驻车制动,所述驻车活塞(8)通过向右压缩所述蝶形弹簧(9)以使所述行车活塞(7)放松所述摩擦副(6)以解除驻车制动,所述行车活塞(7)在解除驻车制动时向左压紧所述摩擦副(6)以实现行车制动。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湿式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5)上设有螺栓过孔,所述螺栓过孔内设有解锁螺栓(13),所述解锁螺栓(13)的头部位于所述密封腔内且和所述驻车活塞(8)相连,所述解锁螺栓(13)的远离其头部的一端位于所述密封腔外且套设有解锁螺母(14),通过旋紧所述解锁螺母(14)可使所述解锁螺栓(13)拉动所述驻车活塞(8)以使所述驻车活塞(8)压缩所述蝶形弹簧(9)以实现手动解除驻车制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力,黄兴刚,周湘林,高云,孔冬泉,谭江湖,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江车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