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管棚结构及具有其的管棚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9453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管棚结构及具有其的管棚施工方法,该管道应用在管棚结构中,管道包括:管体,管体上设有多个回浆孔;第一封孔板和第二封孔板,第一封孔板和第二封孔板分别设置在管体的两端,以对管体进行封闭;其中,第一封孔板上设有注浆口和透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管道应用在隧道管棚结构施工中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隧道施工造成地面轨道沉降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管棚结构及具有其的管棚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道、管棚结构及具有其的管棚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隧道在施工过程和施工完成后对于地上施工的路基沉降的要求精度不是很高,而随着铁路和公路的扩张,一些隧道的施工其上方是现有的建筑,一旦下方隧道开挖必然造成一定程度的沉降现象,时间越长沉降越明显,对隧道施工上方的建筑造成破坏,甚至倒塌,十分危险。例如,现有的某火车站,由于处于市中心,路上交通拥堵,急需开设新的道路以分散车流,某市政规划建两条地下车道以穿过火车站,这样不仅能缓解了现有的道路拥堵,同时还解决了之前公路需要绕开火车站造成路程加长的问题。但是,在隧道施工中需要两条公路需要穿过火车站下方,其在开挖过程中对于现有的路面沉降具有极为严苛的要求,路基最大沉降为10mm,故,该隧道施工工艺中如何控制地面沉降将成为本工程成败关键,而现有技术中的隧道管幕施工方法无法保证路上地面的沉降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管棚结构及具有其的管棚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隧道施工造成地面轨道沉降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管道,应用在管棚结构中,管道包括:管体,管体上设有多个回浆孔;第一封孔板和第二封孔板,第一封孔板和第二封孔板分别设置在管体的两端,以对管体进行封闭;其中,第一封孔板上设有注浆口和透气孔。进一步地,管道上还设有观察管,观察管与透气孔连通。进一步地,观察管上设有开关阀,以对透气孔打开或关闭。进一步地,管体上设有压力阀,以实时监测管体内的压力。进一步地,注浆口为螺纹孔,以便通过螺钉将注浆口封闭。进一步地,注浆口处设有止逆阀,以在浇灌完毕后将注浆口封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管棚结构,应用在隧道施工中,包括多个管道,管道为上述的管道。进一步地,管棚结构包括第一管棚组和第二管棚组,第一管棚组设置在隧道的上方,以对隧道上方的路基进行支撑,第二管棚组设置在隧道的下方,以对隧道进行支撑;其中,第一管棚组包括多个管道,多个管道间隔地设置成一排,以覆盖在隧道的正上方,第二管棚组包括多个管道,多个管道间隔地设置成一排,以支撑在隧道的正下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管棚施工方法,管棚施工方法用于形成上述的管棚结构,管棚施工方法包括:吊装已加工好的管道,并沿管道的长度方向向管道内穿入螺旋钻具;旋转螺旋钻具进行施工,同时对管道进行顶进操作;完成管道的顶进工作后,拔出螺旋钻具,并封闭管道的孔口;将螺旋钻具移位,以对下一根管道进行施工;在管道打通后,对管道进行封孔注浆。进一步地,对管棚结构的管道进行注浆的方法包括:从注浆口内注入浆料直至浆料从透气孔内流出;封闭透气孔,以预设的压力向管道内补注浆料,使浆料从管体上的回浆孔向外溢出,以填充到管体外侧的空间内。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管道,该管道主要应用在管棚结构的施工中,该管道包括管体、在管体上错落的设置有多个回浆孔,该管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封孔板和第二封孔板,第二封孔板为钢板,焊接在管体的一端形成密封,第一封孔板上设有注浆口和透气孔,在注浆时,浇灌枪通过注浆口插入管体内以进行注浆,管体内气体通过透气孔排出,本申请的管道应用在管棚结构中具有注浆效果好,同时浆料能够通过回浆孔溢出到管道外侧的泥土中进一步对管道外部的周边地基进行加固,多个管道形成一排,构成管棚结构从而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隧道施工造成地面轨道沉降大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管道的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以及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管道的实施例的主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管体;11、回浆孔;12、注浆口;13、透气孔;20、第一封孔板;30、观察管。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管道,应用在管棚结构中,请参考图1和图2,管道包括:管体10,管体10上设有多个回浆孔11;第一封孔板20和第二封孔板,第一封孔板20和第二封孔板分别设置在管体10的两端,以对管体10进行封闭;其中,第一封孔板20上设有注浆口12和透气孔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该管道主要应用在管棚结构的施工中,该管道包括管体10、在管体10上错落的设置有多个回浆孔11,该管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封孔板20和第二封孔板,第二封孔板为钢板,焊接在管体的一端形成密封,第一封孔板20上设有注浆口12和透气孔13,在注浆时,浇灌枪通过注浆口12插入管体10内以进行注浆,管体内气体通过透气孔排出,本申请的管道应用在管棚结构中具有注浆效果好,同时浆料能够通过回浆孔11溢出到管道外侧的泥土中进一步对管道外部的周边地基进行加固,多个管道形成一排,构成管棚结构从而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隧道施工造成地面轨道沉降大的问题。管道上还设有观察管30,观察管30与透气孔13连通,透气孔13设置在第一封孔板20远离圆心的位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管道上还设有观察管30,观察管30与透气孔13进行连通,工作人员通过透气孔和观察管30以便掌握注浆的动态,透气孔13设置在第一封孔板20的边缘处,在具体安装时,透气孔13设置在竖直方向的上侧,以便进行透气。观察管30上设有开关阀,以对透气孔13打开或关闭。管体10上设有压力阀,以实时监测管体10内的压力。注浆口12为螺纹孔,以便通过螺钉将注浆口12封闭。本实施例中的观察管30为1m左右,竖直设置,通过在观察管30上设置开关阀,以对注浆压力进行控制,通过管体10上的压力阀以便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压力值判断浆料从回浆孔的溢出程度,注浆口设置为螺纹孔,通过螺塞打开或封闭更加方便。注浆口12处设有止逆阀,以在浇灌完毕后将注浆口12封闭。本实施例中在注浆口12处还设置有止逆阀,以便在浇灌枪拔出管体时,能够快速有效的对注浆口进行封闭,防止浆料溢出造成浪费,同时也影响管体内的注浆质量。一种管棚结构,应用在隧道施工中,包括多个管道,管道为上述的管道。管棚结构包括第一管棚组和第二管棚组,第一管棚组设置在隧道的上方,以对隧道上方的路基进行支撑,第二管棚组设置在隧道的下方,以对隧道进行支撑;其中,第一管棚组包括多个管道,多个管道间隔地设置成一排,以覆盖在隧道的正上方,第二管棚组包括多个管道,多个管道间隔地设置成一排,以支撑在隧道的正下方。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管棚结构,该管棚结构包括两排管棚,位于隧道上方的一排为第一管棚组,位于隧道下方的一排为第二管棚组,每一排管棚组均包括多个管道,多个管道间隔地设置以对隧道的上方和下方进行支撑,不仅能够防止隧道上方的路基沉降,同时还能够防止隧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应用在管棚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包括:/n管体(10),所述管体(10)上设有多个回浆孔(11);/n第一封孔板(20)和第二封孔板,所述第一封孔板(20)和所述第二封孔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管体(10)的两端,以对所述管体(10)进行封闭;/n其中,所述第一封孔板(20)上设有注浆口(12)和透气孔(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应用在管棚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包括:
管体(10),所述管体(10)上设有多个回浆孔(11);
第一封孔板(20)和第二封孔板,所述第一封孔板(20)和所述第二封孔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管体(10)的两端,以对所述管体(10)进行封闭;
其中,所述第一封孔板(20)上设有注浆口(12)和透气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上还设有观察管(30),所述观察管(30)与所述透气孔(1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管(30)上设有开关阀,以对所述透气孔(13)打开或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0)上设有压力阀,以实时监测所述管体(10)内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口(12)为螺纹孔,以便通过螺钉将所述注浆口(12)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口(12)处设有止逆阀,以在浇灌完毕后将所述注浆口(12)封闭。


7.一种管棚结构,应用在隧道施工中,包括多个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为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占先王焕王可用路刚刘小果李腾郭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