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衬砌台车及其支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衬砌台车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衬砌台车及其支模装置。
技术介绍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衬砌台车的侧模都是通过丝杆铰接安装在门架结构上,在衬砌台车的侧模收支过程中,首先通过斜撑油缸将侧模板收支到固定位置,然后通过人工方式对丝杆的销轴进行装拆,并旋转丝杆套筒调整丝杆的长度。这种方法有以下几个不足:(1)衬砌台车中的门架结构作为主受力结构,结构强度要求较高,设计重量较重,而且内部连接丝杆等构件纵横交错,占据空间大,内部空间狭小,施工人员通行和操作不方便,存在安全隐患;(2)一般衬砌台车的支撑丝杆有几十根,全部需要人工装拆,而且丝杆所处空间狭窄,不方便工人操作,劳动强度大,施工时间长,降低了衬砌台车的施工效率;(3)人工调整丝杆精度很低,为了保证衬砌台车定位准确,需要不断的调整丝杆,增加了支模的施工时间;(4)所有的丝杆不能同步进行调整,导致在模板收支过程中受力不均匀,容易使模板产生变形,影响衬砌台车的施工质量。中国专利申请CN201720454154.7公开了一种衬砌台车,通过设置连接于门架系统和模板系统之间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两组可折叠连接件,可折叠连接件包括第一折叠臂和第二折叠臂以及伸缩控制机构,通过设置合适的连接关系,可以使第二折叠臂与第一折叠臂发生相对旋转,从而带动模板系统进行动作实现立模和脱模。然而该装置中的收支模结构支模机构在开始时需要调节丝杆来保证横向尺寸和纵向直线度,手动调节丝杆会引起各支模机构受力不均匀,影响模板受力;并且 ...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衬砌台车的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用于支撑衬砌台车左侧模(1)和右侧模(2)的两个支模机构(4),两个所述支模机构(4)相对设置且均位于衬砌台车的顶模(3)、左侧模(1)和右侧模(2)围成的空间内;/n所述支模机构(4)包括/n侧模固定梁(41),所述侧模固定梁(41)用于与衬砌台车相应的侧模固定;/n支撑梁(42),所述支撑梁(42)位于所述侧模固定梁(41)的下方;/n伸缩件(43),所述伸缩件(43)包括固定端(431)以及可相对所述固定端(431)伸缩的移动端(432);/n所述固定端(431)固定于所述支撑梁(42)上,所述移动端(432)与所述侧模固定梁(41)的底端连接,所述侧模固定梁(41)的顶端与衬砌台车的顶模(3)铰接,所述移动端(432)相对固定端(431)伸缩过程中可带动所述侧模固定梁(41)绕铰接点转动,以带动相应的侧模支模或脱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衬砌台车的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用于支撑衬砌台车左侧模(1)和右侧模(2)的两个支模机构(4),两个所述支模机构(4)相对设置且均位于衬砌台车的顶模(3)、左侧模(1)和右侧模(2)围成的空间内;
所述支模机构(4)包括
侧模固定梁(41),所述侧模固定梁(41)用于与衬砌台车相应的侧模固定;
支撑梁(42),所述支撑梁(42)位于所述侧模固定梁(41)的下方;
伸缩件(43),所述伸缩件(43)包括固定端(431)以及可相对所述固定端(431)伸缩的移动端(432);
所述固定端(431)固定于所述支撑梁(42)上,所述移动端(432)与所述侧模固定梁(41)的底端连接,所述侧模固定梁(41)的顶端与衬砌台车的顶模(3)铰接,所述移动端(432)相对固定端(431)伸缩过程中可带动所述侧模固定梁(41)绕铰接点转动,以带动相应的侧模支模或脱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砌台车的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43)为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包括油缸外筒和滑设于所述油缸外筒中的活塞杆,所述油缸外筒形成所述移动端(432),所述活塞杆形成所述固定端(4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砌台车的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固定梁(41)的底端通过铰接件(44)与所述伸缩件(43)的移动端(432)相连,所述铰接件(44)的顶端与所述侧模固定梁(41)的底端铰接,所述铰接件(44)的底端与所述伸缩件(43)的移动端(432)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衬砌台车的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42)上与所述铰接件(44)对应的位置设有沿衬砌台车左右方向(y)布置的轨道(45),所述铰接件(44)滑设于所述轨道(4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衬砌台车的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42)沿衬砌台车的前后方向(x)布置,每个支模机构(4)的侧模固定梁(41)和伸缩件(43)均设有多个,每个支模机构(4)的侧模固定梁(41)和伸缩件(43)一一对应,每个支模机构(4)的多个侧模固定梁(41)沿衬砌台车的前后方向(x)间隔布置,每个支模机构(4)的多个伸缩件(43)也相应沿衬砌台车的前后方向(x)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衬砌台车的支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模装置还包括两根用于与衬砌台车的顶模(3)固定的顶模固定梁(5),两根顶模固定梁(5)分设于顶模(3)沿衬砌台车左右方向(y)的两端,所述顶模固定梁(5)沿衬砌台车的前后方向(x)布置,所述侧模固定梁(41)通过相应的顶模固定梁(5)与顶模(3)的相应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清华,吴应明,单葆岩,武艳霞,李校珂,田德俊,左转玲,李武俊,
申请(专利权)人: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