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备发酵型植物蛋白饮料的菌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发酵型饮料的菌剂,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发酵型植物蛋白饮料的菌剂、该菌剂的制备方法和用途、以及由该菌剂制备得到的发酵型植物蛋白饮料。
技术介绍
根据GB10789-2007饮料通则5.3.2“植物蛋白饮料”的规定,植物蛋白饮料是指用具有一定蛋白质含量的植物果实、种子或果仁(例如大豆、花生、杏仁、核桃仁、椰子等)等作为原料,向经加工制得(可经乳酸菌发酵)的浆液中加入水或其它食品配料制成的乳状饮料(因此有时也称为“植物乳饮料”),属于蛋白饮料类。植物蛋白饮料以其不含胆固醇或胆固醇含量较少、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适量不饱和脂肪酸以及营养成分较全面等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植物蛋白饮料产品根据其使用的主要原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核桃露(乳)饮料、杏仁露(乳)饮料、花生露(乳)饮料、椰子汁(乳)饮料、豆奶(乳)饮料以及含有多种植物蛋白的复合植物蛋白饮料等品种。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对健康的诉求越来越强,体现在饮食方面,除了注重美味的体验,人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备发酵型植物蛋白饮料的菌剂,所述菌剂包含LCX25菌株和LL9菌株,其中,/n所述LCX25菌株的分类名称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于2018年11月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713;/n所述LL9菌株的分类名称为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于2018年11月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北京市朝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发酵型植物蛋白饮料的菌剂,所述菌剂包含LCX25菌株和LL9菌株,其中,
所述LCX25菌株的分类名称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paracasei),于2018年11月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No.16713;
所述LL9菌株的分类名称为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LactissubspLactis),于2018年11月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No.167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剂,其中,所述菌剂以1:10-10:1、优选1:8-8:1、更优选1:5-5:1、进一步优选1:3-3:1、特别优选1:2-2:1、最优选1:1的比例包含所述LCX25菌株和所述LL9菌株。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菌剂,其中,所述菌剂为冻干粉形式。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发酵型植物蛋白饮料的菌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LCX25菌株和所述LL9菌株分别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在30-37℃下以转速180-200rpm培养12-24h,得到种子培养液;
(2)将步骤(1)获得的所述种子培养液分别接种至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中,在30-37℃下以转速180-200rpm连续发酵12-24h,发酵过程中将发酵液的pH维持为5-7,得到菌种发酵液,其中,以1-2v/v%的比例将所述种子培养液分别接种至所述发酵培养基中;
(3)对步骤(2)获得的所述菌种发酵液进行离心并收集菌泥,分别得到所述LCX25菌株的菌泥和所述LL9菌株的菌泥;以及
(4)将所述LCX25菌株的菌泥和所述LL9菌株的菌泥混合,得到所述用于制备发酵型植物蛋白饮料的菌剂,
优选地,在步骤(4)中,以1:10-10:1、优选1:8-8:1、更优选1:5-5:1、进一步优选1:3-3:1、特别优选1:2-2:1、最优选1:1的比例将所述LCX25菌株的菌泥和所述LL9菌株的菌泥混合。
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琳,郑晓卫,陈博,杨洁,申彤,陈红征,岳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