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腔小产品小水口热流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819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腔小产品小水口热流道,包括唧嘴、搭桥上板、搭桥下板、流道上板、流道下板、咀芯、前模模芯,其中流道上板有半圆形流道,流道下板有半圆形流道,流道上板、流道下板用螺钉锁紧后两个半圆形流道合成一个整个流道,搭桥上板有半圆形流道,搭桥下板有半圆形流道,搭桥上板、搭桥下板用螺钉锁紧后两个半圆形流道合成一个整个圆形流道,所述咀芯经过前模模芯的流道与产品型腔连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搭桥板、流道板设置加热丝、通过在流道板设置咀芯,来解决主流道水口料的浪费问题,通过设置咀芯经过前模模芯的流道来浇注产品来解决外观类产品进胶问题并解决型腔内水口料浪费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腔小产品小水口热流道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多腔小产品小水口热流道。
技术介绍
在注塑生产中,水口料的处理是一个大问题,如果在水口里添加再生料,那么经过多次循环后,每个产品里就有一小部分多次循环的再生料,但就是这很小的一部分再生料,却很能影响产品的性能,尤其是一种小产品的模具,其流道料占整个注塑料的比例很大,有的能占到80%,即80%的重量为水口20%的重量为产品,这水口部分是要浪费的。一些产品不能直接用普通热流道那样用咀芯对产品注塑,因为这类产品前模芯都是外观面,不容许设置进胶点,这就是这类产品在使用热流道时受到限制。故设计开发一种多腔小产品小水口热流道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腔小产品小水口热流道,解决水口料浪费问题和外观类产品进胶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腔小产品小水口热流道,包括唧嘴、搭桥上板、搭桥下板、流道上板、流道下板、咀芯、前模模芯,其中流道上板有半圆形流道,流道下板有半圆形流道,流道上板、流道下板用螺钉锁紧后两个半圆形流道合成一个整个流道,搭桥上板有半圆形流道,搭桥下板有半圆形流道,搭桥上板、搭桥下板用螺钉锁紧后两个半圆形流道合成一个整个圆形流道,所述咀芯经过前模模芯的流道与产品型腔连通。优选的,所述流道上板设有电加热丝、半圆形流道。优选的,所述流道下板设有电加热丝、半圆形流道。优选的,所述搭桥上板设有电加热丝、半圆形流道。优选的,所述搭桥下板设有电加热丝、半圆形流道。优选的,所述前模模芯的单个流道长度L,L小于15毫米。优选的,所述流道下板安装有咀芯,咀芯连通前模型芯里的流道。优选的,所述咀芯包括尖端段平面、尖端段圆锥面、分流道孔、封胶面,其中尖端段平面为圆形,分流道孔设在尖端段圆锥面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搭桥板、流道板设置加热丝、通过在流道板设置咀芯,来解决主流道水口料的浪费问题,通过设置咀芯经过前模模芯的流道来浇注产品来解决外观类产品进胶问题并解决型腔内水口料浪费问题,使型腔内剩余水口料小而不需要粉粹就可以直接加入注塑机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多腔小产品小水口模具前模的立体图。图2为移走前模固定板后的前模的立体图。图3为移走搭桥上板后的前模的立体图。图4为移走流道上板、搭桥下板后的前模的立体图。图5为移走流道下板后的前模的立体图。图6为前模模芯与咀芯配合部位的立体图。图7为前模模芯产品部位和流道部位的立体图。图8为咀芯与前模模芯接触部位的剖面图。图9为咀芯的立体图。图中,1-唧嘴,2-搭桥上板,3-搭桥下板,4-流道上板,5-流道下板,6-咀芯,7-前模模芯与咀芯配合部位,8-前模模芯产品部位和流道部位,9-封胶面,10-分流道孔,11-尖端段平面,12-尖端段圆锥面,13-前模模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一种多腔小产品小水口热流道,包括唧嘴1、搭桥上板2、搭桥下板3、流道上板4、流道下板5、咀芯6、前模模芯13,其中流道上板4有半圆形流道,流道下板5有半圆形流道,流道上板4、流道下板5用螺钉锁紧后两个半圆形流道合成一个整个流道,搭桥上板2有半圆形流道,搭桥下板3有半圆形流道,搭桥上板2、搭桥下板3用螺钉锁紧后两个半圆形流道合成一个整个流道,所述咀芯6与前模模芯13的流道连通,所述咀芯6经过前模模芯13的流道与产品型腔连通。优选的,所述流道上板4设有电加热丝、半圆形流道。优选的,所述流道下板5设有电加热丝、半圆形流道。优选的,所述搭桥上板2设有电加热丝、半圆形流道。优选的,所述搭桥下板3设有电加热丝、半圆形流道。优选的,所述前模模芯13的单个流道长度L,L小于15毫米。优选的,所述流道下板5安装有咀芯6,咀芯6连通前模型芯13里的流道。优选的,所述咀芯6包括尖端段平面11、尖端段圆锥面12、分流道孔10、封胶面9,其中尖端段平面11为圆形,分流道孔10在尖端段圆锥面12上。图1是这个热流道模具的前模部分,后模根这个技术方案无关,所以没有画出来。这个前模部分,流道上板4有半圆形流道,流道下板5有半圆形流道,流道上板4、流道下板5用螺钉锁紧后两个半圆形流道合成一个整个流道,搭桥上板2有半圆形流道,搭桥下板3有半圆形流道,搭桥上板2、搭桥下板3用螺钉锁紧后两个半圆形流道合成一个整个流道。图2是这个热流道模具的前模移走前模固定板后的部分,在这里可以看出,搭桥上板2、搭桥下板3锁在一起后两个半圆形流道合成一个整个流道。搭桥上板2、搭桥下板3均设有加热丝来加热搭桥上板2、搭桥下板3。图4是这个热流道模具的前模移走搭桥上板2后的部分,在这里可以看出,搭桥下板3上的半圆形流道的情况,这里流道在注塑机成型时不会打开,是用螺钉和搭桥下板3锁在一起的,当流道里有冷却的水口时,这时才会打开搭桥上板2、搭桥下板3,取出冷却的水口。图5是这个热流道模具的前模移走流道上板4、搭桥下板3后的部分,在这里可以看出,流道上板4、流道下板5的情况,每个型腔的流道有一个咀芯,其中咀芯有三个小孔,流道上板4、流道下板5均设有加热丝来加热流道上板4、流道下板5。图6是这个热流道模具的前模移走流道下板5的部分。这图可以看出前模模芯与咀芯配合部位的情况,这里要求不能有多余的空间,否则会造成注塑料长期滞留,会引起料的变色等情况,但有不能空间太小,影响料流的流动。图7是这个热流道模具前模型腔的情况,可以看出,咀芯进胶是直接对分流道进胶的,而不是像正常的模具一样对着产品进胶的,这样是为了解决像按键这类产品外观的要求,外观面不能设置进胶口,于是就把进胶口设置在模芯的流道上,这个模芯的流道很短,就是为了方便进胶的,这么短的水口,在回收时可以直接加入注塑机使用,不用去粉粹了,这也节省了人工,这个水口的长度为L,L小于15mm。这个热流道的特点就是热流道咀芯在流道上进胶,再由流道向产品进胶,这样对于外观类的产品就可以使用热流道模具了。优选的,所述前模型腔的流道长度L为5.0mm。图8为咀芯与前模模芯13接触部位的剖面图。这里可以看出咀芯6与前模模芯13的配合情况,并配有局部放大图,其中有剖面线的为咀芯6。图9是这个热流道模具的咀芯6的情况,这种咀芯6,包括尖端段平面11、尖端段圆锥面12、分流道孔10、封胶面9,其中尖端段平面11为圆形,分流道孔10在尖端段圆锥面12上。优选的,所述尖端段平面11的面积为4mm2以下。优选的,所述封胶面9与前模模芯13的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腔小产品小水口热流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唧嘴、搭桥上板、搭桥下板、流道上板、流道下板、咀芯、前模模芯,其中流道上板有半圆形流道,流道下板有半圆形流道,流道上板、流道下板用螺钉锁紧后两个半圆形流道合成一个整个流道,搭桥上板有半圆形流道,搭桥下板有半圆形流道,搭桥上板、搭桥下板用螺钉锁紧后两个半圆形流道合成一个整个圆形流道,所述咀芯经过前模模芯的流道与产品型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腔小产品小水口热流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唧嘴、搭桥上板、搭桥下板、流道上板、流道下板、咀芯、前模模芯,其中流道上板有半圆形流道,流道下板有半圆形流道,流道上板、流道下板用螺钉锁紧后两个半圆形流道合成一个整个流道,搭桥上板有半圆形流道,搭桥下板有半圆形流道,搭桥上板、搭桥下板用螺钉锁紧后两个半圆形流道合成一个整个圆形流道,所述咀芯经过前模模芯的流道与产品型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腔小产品小水口热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上板设有电加热丝、半圆形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腔小产品小水口热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下板设有电加热丝、半圆形流道。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凯尔斯特热流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