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铝锭生产使用的电炉。技术背景现有的电炉炉形均为箱形结构,其电加热体分一般都是金属电阻带,由于电阻带因遮蔽系数大,热量散不出去,造成自身烧坏,并且更换困难。另外,现在的电炉还存在以下问题1、结构上,电加热体掛于固定的炉顶下,而电加热体的下面留有炉门的高度、加料及手工搅拌、扒渣的操作空间和炉料溢出的安全高度,这样,电加热体至液面的距离就在1米以上,与液面两者之间的辐射传热量必然小,要保证液面所需的热量,就必须提高电加热体的功率,这导致电加热体的表面负荷增高而易损坏;2、加料、搅拌及扒渣等手工操作中,铝液极易飞溅到电加热体上,就改变了电加热体的电阻及功率,而损坏电加热体;3、因电加热体的制作长度受到限制,当炉容量增大时,炉体只能作长度的延长,这样,全炉铝液的均质效果难以保证;4、只能用笨重的人工操作,并且搅拌、扒渣效果不好;5、炉体极易变形,也导致电加热体断裂。在铝工业生产中,作为电加热体对被加热体的加热形式只有唯一的辐射传热。而辐射传热的特点是在两辐射面之间的辐射传热量决定于物体的性质、表面状态、温度和相对位置等因素。在特定的物体性质、表面状态和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